
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doc
14页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2012版)三级诊断技能部分(知识题)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5—6)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13)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3)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能P13)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P25—26)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三级咨询技能部分(知识题)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2)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3、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4、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任务5、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6、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二、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3—64)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7、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征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三、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三级技能P68—80)根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通过与求助者共同协商,确立双方共同接受的有效的咨询目标并加以整合其操作步骤如下: 1、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 2、 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3、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4、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心理学性质、可评估、多层次统一,并制定咨询目标; 5、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要整合四、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三级技能P72—75)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1. 具体或量化的2. 可行的3. 积极的4.双方接受的5.属于心理学范畴6.可以评估的7. 多层次统一的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五、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三级技能P72—75)1.具体的 2.可行的 3.可以评估的 4.积极的 5.双方接受的 6.属于心理学范畴 7.多层次统一的 六、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三级技能P81—82)1、诊断阶段:(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进行心理诊断2、咨询阶段:(1)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实施方案;(2)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促进求助者的发展与成长3、巩固阶段:(1)布置家庭作业(2)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3)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4)巩固咨询成果(5)做好追踪研究七、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三级技能P82—83)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八、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三级技能P82—83) 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九、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
三级技能P107—108) 1、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2、常见矛盾有:(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2)言行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十、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P109)1、以事实依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十一、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三级技能P108)1.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4.使求助者明确自己所具有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十二、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三级技能P125—126)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十三、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
(三级技能P125)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就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十四、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P126—127)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十五、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三级技能P132—136)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2)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3)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3、修通阶段:(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家庭作业(4)其他方法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十六、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是什么?(三级技能P132)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去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
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外界事件,B代表人们的认知,C代表情绪和行为反应十七、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三级技能P161—163)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2、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十八、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技能P163—164)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十九、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三级技能P171—172)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自评)。
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二十、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三级技能P172)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二十一、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