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数学试题(一)含答案与解析.pdf
12页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数 学(时 间:90分钟 满 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 择 题(共8小题)1.两个互相咬合的圆形齿轮的齿数之比是5:3,其中大齿轮有40 个齿,小齿 轮 有()个齿A.36 B.2 42.表示x和 y 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C.1 5)D.32A.x+y=2 B.丫=上Cr.一6=yXD.6x=y3.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A.1 B.0 C.偶数D.奇数4.打印同一份材料,王老师用了3 小时完成,李老师用了4 小时完成,王老师和李老师的工作效率比是()A.3:4B.4:3C.:425.在一个比中,前项是8,比值是g,后 项 是()4A.AB.6 C.D.3232636.在比2:3 中,如果前项加4,要使比值不变,后 项 应()A.减 4B.加 4 C.乘 4D.乘 37.如果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比例的两个内项()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8.下面与3:的比值相等的比是()5 2A.0.5:0.4 B.5:4 C.2 0:2 5二.填 空 题(共10小题)39.=4-1 2=1 2:4-1 0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2 4,一个内项是1.5,另 一 个 内 项 是.1 1 .某校男生人数如果减少,就与女生人数相等。
那么女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是 o1 2 .如下表,当x,y成正比例时,的值是;当x、y成反比例时,x 6 3y 2 a1 3.若把甲队的人数的调入到乙队中,则两队的人数相等.原来甲队的人数与乙队的人数的比6是1 4.把 3春0.6 化 成 最 简 整 数 比 是;比值是.1 5.如果用y和 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火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1 6 .已知 a:b=5:3,当 a=1 5 时,b=;当 6=1 5 时,a=.1 7 .在 8:9中,如果前项增加1 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扩大 倍1 8 .长方形的长为3力,宽 为 l l c ro,宽 与 长 的 比 是,比值是 o三.判 断 题(共 5 小题)1 9 .把一张长方形的图按1:2 0 的比缩小后,长和宽的比也缩小了2 0 .全班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2 1 .如果a:h6:5,则 6一定等于562 2 .小 亮身高1 6 5厘米,爸爸身高1.8 2 米,小亮和爸爸的身高比为1 6 5:1 8 2 02 3.比的前项增加2 1,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必须增加2 1。
四.计 算 题(共 2小题)2 4.解方程1)8:5=4.8:x2 5.化简下面各比48:6 45 3,12:京五.应 用 题(共 7小题)5 2 7 521.8:392 4分:凑时2 6.在比例尺是1:2 0 0 0 0 0 0 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5 厘米.有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一辆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 7 0 千米,另一辆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 30 千米.大约经过多少小时两车还差9 5千 米 相 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 7.一种稀释消毒液,用药液和水按1:20 0 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稀释消毒液6 0 3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用比例知识解答)28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行了全程的35%,乙车行的与全程的比是1:4,此时甲车比乙车正好多行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9 .质量相同的冰和水,体积之比是1 0:95 4立方分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30 .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从相距4 5 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与轿车的速度比是4:5,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1 .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4 0%,第二天加工了 7 2个,这时已经加工的零件与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的比是5:3。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2.元旦那一天,李刚一家人去吃麦当劳,他们要了一个套餐1 7.5元,要了 2对鸡翅1 0元,一包大薯条7.5元,三个冰淇淋6元,还要了两杯咖啡1 3.5元,请问:他们共花多少钱?参考答案一.选 择 题(共8小题)1 .【分析】由“两个互相咬合的圆形齿轮的齿数之比是5:3”可知,小轮齿数是大轮齿数的后,把大齿轮的齿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大齿轮的齿数乘推,就是小轮齿的齿数5【解答】解:4 0 X-1-=24 (个)5答:小齿轮有24个齿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小轮齿数是大轮齿数的!,)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5解答2.【分析】判断x和y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积一定,如果是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反比例.【解答】解:A、x+y=1 2(一定),是和一定,所以x和),不成比例;B、则y:x=(一定),所以x和y正比例;4 4C、=y,则x y=6 (一定),所以y和x成反比例;D、6xy,则 工=6 (一定),所以x和y正比例.x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积一定,再做出判断.3.【分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0.【解答】解: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要明白: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0.4.【分析】把这份材料看作单位“1”,分别表示出王老师和李老师的工作效率是、4-然后写出3 4王老师和李老师的工作效率比,再化简即可.【解答】解:=:=4:33 4答:王老师和李老师的工作效率比是4:3.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还可以根据工作量一定,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时间的反比.5.【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值即可得到比的后项,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解:8 4-4=8 x 4=4 4 3 3因此后项是警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的前项和后项及比值之间的关系6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果前 项 力 口 4即2+4=6,相当于2 X 3,那么比的后项也要乘3即3 X 3=9,进而完成选择.【解答】解:如果前项力口 4即2+4=6,相当于2 X 3,要使比值不变,那么比的后项也要乘3即3X 3=9,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7 .【分析】根据互为倒数的定义和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得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1,再根据成反比例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1 (为恒值),则比例的两个内项成反比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和成反比例的条件,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8.【分析】先用比名:3 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出比值,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每一个选项中比的比值,5 2进而找出与告:的比值相等的比得解.5 2【解答】解:5 2 5 2 5A、0.5:0.4=0.5 5 0.4=?,因为?声看,所以不符合题意4 4 5B、5:4=5+4=?,因为今卢乡所以不符合题意4 4 5C、20:25=2 0 4-2 5=4.因为5=&所以符合题意.5 5 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求比值的方法的运用.二.填 空 题(共10小题)9.【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 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3 就是9 1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g=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4 就 是 12:16.4【解答】解:3=9+1 2=1 2:16.4故答案为:9,16.【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0.【分析】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用24除 以 1.5,解答即可.【解答】解:244-1.5=16答:另一个内项是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11.【分析】由分数的意义可知:把某校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 份,如果减少1份,与女生人数相等,说明女生人数是4 份,则全校为4+5=9(份),进一步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5-1)4-(5+5-1)=4+9=4:9女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是4:9故答案为:4:9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搞清男女生的份数,进一步求得每一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 2 .【分析】如果相关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相关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解答】解:当x,y成正比例时,则解得1:当x、y成反比例时,则 6 X 2=3解得”=4所以当x,y成正比例时,a的值是1;当x、y 成反比例时,a的值是4故答案为:1、4点评】要熟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 3 .【分析】把甲队人数的调入乙队中,是把甲队的人数看做6份,拿出用1 份,剩 下 5份,和乙队相等,说明乙队原有(5-1)份,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6:(6-1-1)=6:4=3:2答:原来甲队的人数与乙队的人数的比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此题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甲队平均分成3份,拿出了其中的1 份,由此可分析出乙队原来是几份,进而求解1 4 .【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解答】解:(1)3-1:0.6=(3 旦乂9):(0.6 X )8 3 3=4 5:8;3(2)3:0.683=3-4-0.68=4 5一 T.故答案为:4 5: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1 5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如果用x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士=k(一定);X故答案为:-=k(一定).x【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 6 .【分析】分别把4=1 5、6=1 5 代入比例式a:b=5:3 解比例即可.【解答】解:当 a=1 5 时1 5:h5:35 6=1 5 X 35 匕+5 =1 5 义3 +5b=9;(2)当人=1 5 时a:1 5=5:33 a=1 5 义53 a 4-3 =1 5 X 5 4-3a25.故答案为:9,2 5.【点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然后再根据解方程的方法解答.1 7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答】解:在 8:9中,如果前项增加1 6,即 8+1 6=2 4,2 4+8=3,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乘3,即后项扩大到原来的3 倍故答案为:到原来的3点评】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 8 .【分析】先统一单位,再依据比的意义写比,化简比是根据比的性质将比化成最简比的过程,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数值;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dm=30cm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1 1:3 0宽与长的比值是:1 1:3 0=1 1 4-3 0=n_30答:宽与长的比是1 1:3 0,比值是不故答案为:1 1:3 0;-o30【点评】此题考。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