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代两宋山水画.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xh****66
  • 文档编号:61790424
  • 上传时间:2018-12-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34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美术史-----两宋绘画,------山水画,南北分野的五代山水画,五代山水画,南北两种画风正式确立,笔法墨法大体具备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成为南北两种画风的开创者,南清新秀润,北浑厚雄健泼墨山水以及界画也取得了长足进展,1、南派山水代表画家董源、巨然,董源,南唐画院画家 做过南唐后主李煜朝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钟陵(今南京)人一说南昌人擅长水墨山水或淡着色山水,创“披麻皴”他的山水画,山头多苔点,郁茂秀润,虚实相生,自董源始,山水画的墨法进入一个新阶段,墨色变化丰富,适宜表现江南植被茂密、空气湿润的自然风貌流传作品主要有:《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平林霁色》、《溪岸图》、《洞天山堂图,潇湘图—尾部,潇湘图—首部,董源《龙宿郊民图》,巨然擅长江南烟岚和山川高旷之景多用长披麻皴,笔墨清润山顶多作矾头,以破笔焦墨点苔,风格苍润雅致传世作品主要有:《万壑松风图》、《层崖丛树图》、《秋山问道,巨然《万壑松风图,巨然《万壑松风图》局部,巨然《层崖丛树图,《层崖丛树图》局部,赵干《江行初雪图》局部,赵干《江行初雪图》局部,卫贤《高士图》,卫贤《高士图》局部,北派山水画的代表荆浩、关仝 荆浩,生卒不详。

      唐末隐居太行山洪谷中,自号洪谷子今传作品《匡庐图》,绢本,水墨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作描绘太行山景色,全景式构图,陡壑高峰雄伟峭拔山间清泉倒挂,林麓屋舍、桥梁林木,烟岚缭绕其间,,,荆浩《匡庐图》,关仝《山溪待渡图》,绢本,设色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描绘关陇(华山一带)景色,全景式构图,给人以近在咫尺、迫自以寸之感《关山行旅图》,绢本,水墨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取高远构图,自山下仰山颠,隆冬时节,树木枝槎裸露,近景为山脚下客栈,各色客商或歇脚,或行进,繁忙一片山间烟霞蒸腾,溪流无痕,虚实相生,关仝《关山行旅图》,,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全面繁荣的宋代山水画,宋代山水画走向全面成熟,名家辈出北宋前期以李成、关全、范宽为代表的北派山水独盛北宋中期,郭熙全面总结前人传统,从意境到技巧都有划时代的提高北宋后期,全面开花,青绿山水有赵令穰、赵伯驹、王希孟,水墨画则有米氏父子创“米点山水”,改变了以线造型的传统南宋,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变化,山水画构图以边角式代替全景式,以秀美代替壮美,山水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北宋初期的山水画,以关仝、李成、范宽为代表,其中尤以李影响最大,被推为“本朝第一”,李成一方面继承荆浩以来全景式的传统,另一方面开创“平远寒林”画体。

      笔势锋利,墨法精微,有“惜墨如金”之誉画山石以卷云皴,画树枝形如鹰爪他的山水画多带荒寒之气,《读碑窠石图》,描写荒凉的古坟前,一骑驴长者昂首研读碑文,书童持杖侍立身旁从石碑之高大和龟趺座之讲究来看,墓主人生前定是显宦,如今业已败落,后代无人来修葺坟茔李成《寒林平野图》,李成《晴岚萧寺图》,范宽画山水初师李成,继法荆浩、关仝他的山水画,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行笔短促均匀画山石喜用雨点皴,粗笔实按虚出,充分表现出石体坚凝的特点画树,枝如丁香,粗壮而直《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只有近中景,中间以云气隔开,远山高耸入云,峰顶杂木丰茂,粗笔勾出山峦轮廓,内以钉头皴画山石,细看碎点满山,远看浑然一体,范宽《雪山萧寺图,惠崇的山水则别开生面,惠崇系北宋初著名的九诗僧之一,圆寂于真宗天僖二年,以“烟漠小景”著称于世,今存《溪山春晓图》,描写开封郊外的景色,北派山水的集大成者――郭熙,他主要继承李成传统,又吸收其他名家之长他强调山水画要有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不下堂筵而坐穷泉壑发展了积墨法在工具方面,进行大胆尝试,用笔,用墨,笔法都有新的尝试和创造郭熙《早春图》局部,郭熙《窠石平远图》,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之女为妻,封驸马都尉。

      善书画,富收藏,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文人书画家交往其山水清润明快水墨、丹青俱佳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王诜《烟江叠嶂图》,北宋晚期山水画全面开花,王希孟十八岁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局部,绢本,没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是古代青绿山水画中少见的鸿篇巨制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米点山水开创了水墨山水之先河,它改变传统山水画以线条刻画形象的模式,而代之以水墨渲染,为表现江南烟雨之景提供了典范,米芾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在绘画方面,开创水墨山水新风尚,在吸收董源的基础上,弱化线形,代以渲染,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边角代全景――一南宋山水画之巨变,,南宋山水画,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的山川,以局部特写体现整体,成为山水画布局法的一次革新,开创了山水画“尚体”的新时代其代表画家是被称为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唐 山水,人物皆精,影响整整南宋一代 山水画代表作《万壑松风图》,用刮铁皴塑造山体,构图虽取全景式,但弱化空间透视,将形象几乎平放在观众面前,隐去季节和个性,突出万壑的整体氛围,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四景山水》,描写杭州山中庭院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将庭园与山水结合起来。

      树木双勾填色,一丝不苟,,刘松年《四景山水》局部,马远为画院待诏,山水、花鸟、人物种种臻妙,被视为“画院中独步他的山水画构图,近景多偏在一角;远景简练清淡人称“马一角”喜用斧劈皴,树的形象多长枝外拖,姿态舒展马远《水图》,夏圭,南宋宁宗朝画院待诏喜用拖泥带水皴,作法是先用笔蘸水在纸绢上涂抹,再加墨、色渲染其山水画,近景多偏在半边,故有“夏半边”之称他多描写西湖一带景色,梁楷《雪景山水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