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题附答案解析(四).pdf
21页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2、如图,直线,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若,则的大小是( ) A. B. C. D. 3、 如图:下列四个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是()的内错角只有的同位角是的同旁内角是、图中的同位角共有个 A. 个 B. 个 C. 个 D. 个4、如图,已知于点,点、在同一直线上,且,则为() . A. B. C. D. 5、 已知点为直线外一点,点,为直线上三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不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等于6、图中,和是同位角的个数是 (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已知直线、 、 ,且,那么与 相交 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平行,就一定相交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A. 个 B. 个 C. 个 D. 个9、 (2012桂林)如图,与是内错角的是 ( ) A. B. C. D. 10、如图,直线相交于点,于,若,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 11、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A. 延长射线到点 B. 延长直线到点 C. 延长线段到点,使 D. 延长线段到点,使12、如图两条非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交点为,那么这条直线将所在平面分成() A. 个部分 B. 个部分 C. 个部分 D. 个部分13、如图,点在的边上,用尺规作出了,作图痕迹中,弧是() A.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B.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C.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D.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14、如图,把矩形沿对折,若,则等于() A. B. C. D. 15、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于点,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若, 分别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则称为点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的点共有()个 A. 个 B. 个 C. 个 D.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6、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如图所示放置,若,则. 17、如图,标有角号的个角中共有对内错角,对同位角,对同旁内角18、如图, _ 与是直线与_ 被直线所截的同位角; _与_ 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的内错角; _ 与是直线与被直线 _ 所截的同旁内角19、如图,直线,则20、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 _ 、_ 、_ ,而且要画出 _ 和_ ,保留 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21、如图,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多少对内错角,多少对同旁内角22、如图,已知与互为补角,是的平分线,在内,求的度数 . 23、如图,四边形中,分别是,的平分线(1) 与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测试题(四) 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答案】 B【解析】解:根据平行线的判断进行判断:若,则,利用平行公理,正确;若,则,利用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不能判断,故错误;若,则,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2、如图,直线,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若,则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 C【解析】解:, ,故答案为:3、 如图:下列四个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是()的内错角只有的同位角是的同旁内角是、图中的同位角共有个 A. 个 B. 个 C. 个 D. 个【答案】 B【解析】解:的内错角只有,所以正确没有同位角,所以的同位角是错误的同旁内角是、,所以正确的同位角有,所以的同位角共有个正确综上有个正确故正确答案为:个4、如图,已知于点,点、在同一直线上,且,则为() . A. B. C. D. 【答案】 C【解析】解:,点、在同一直线上,故正确答案为:. 5、 已知点为直线外一点,点,为直线上三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不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等于【答案】 A【解析】解: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点,为直线上三点,, 三条线段中,最有可能是垂线段,此时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就是, 如果不是垂线段,那么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就小于,综上: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就不大于,故正确答案为:不大于. 6、图中,和是同位角的个数是 (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答案】 A【解析】解:选项中只有下图中的和是同位角,故答案为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已知直线、 、 ,且,那么与 相交 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平行,就一定相交【答案】 A【解析】解: 线段有长度,不平行也可以不相交故“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误;如果点在直线上,则没有过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则与 平行故“已知直线、 、 ,且,那么与 相交 ”错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故答案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A. 个 B. 个 C. 个 D. 个【答案】 B【解析】解: (1)在同一平面内线段不相交,但延长后不一定不相交,故错误;(2)同一平面内,直线只有平行或相交两种位置关系,所以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正确;(3)线段是有长度的,可能不平行也可能不相交,故错误;(4)同(2),故正确所以有个正确9、 (2012桂林)如图,与是内错角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解析】解: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图中与是内错角是的故选10、如图,直线相交于点,于,若,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 【答案】 B【解析】解:由对顶角相等可知,;,;综上所述,不正确的结论为11、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A. 延长射线到点 B. 延长直线到点 C. 延长线段到点,使 D. 延长线段到点,使【答案】 C【解析】解:射线一旁是无限延伸的,只能反向延长,错误;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不用延长,错误;线段的有具体的长度,可延长,正确;延长线段到点,使,错误12、如图两条非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交点为,那么这条直线将所在平面分成() A. 个部分 B. 个部分 C. 个部分 D. 个部分【答案】 C【解析】解:因为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应是部分13、如图,点在的边上,用尺规作出了,作图痕迹中,弧是() A.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B.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C.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 D.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答案】 A【解析】解: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得弧是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弧14、如图,把矩形沿对折,若,则等于() A. B. C. D. 【答案】 D【解析】解:把矩形沿对折,15、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于点,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若, 分别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则称为点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的点共有()个 A. 个 B. 个 C. 个 D. 个【答案】 D【解析】解: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的距离分别是, 的点,即距离坐标是的点,因而共有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6、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如图所示放置,若,则. 【答案】 47【解析】解:如图,根据题意得:,过点作交于,故正确答案是.17、如图,标有角号的个角中共有对内错角,对同位角,对同旁内角【答案】 4、2、4【解析】解: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对内错角:分别是和,和,和,和;对同位角:分别是和,和;对同旁内角:分别是和,和,和,和;18、如图, _ 与是直线与_ 被直线所截的同位角; _与_ 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的内错角; _ 与是直线与被直线 _ 所截的同旁内角【答案】,;,【解析】解: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知,与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的同位角;与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的内错角;与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的同旁内角19、如图,直线,则【答案】 140【解析】解:如图,20、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 _ 、_ 、_ ,而且要画出 _ 和_ ,保留 _ 【答案】已知、求作、作法,图形,结论,作图痕迹【解析】解: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已知、求作、作法,而且要画出图形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21、如图,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多少对内错角,多少对同旁内角【解析】解:共有对同位角:与,与,与,与,与,与共有对内错角:与,与,与,与共有对同旁内角:与,与,与,与22、如图,已知与互为补角,是的平分线,在内,求的度数 . 【解析】解 设,则,. 与互为补角,为的平分线,. . 答:的度数为.23、如图,四边形中,分别是,的平分线(1) 与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解析】解:;在中,。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