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AO工艺主要设计参数.docx
7页污水处理AO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中A/O工艺主要设计参数经历总结加简洁计算 ①HRT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 ②污泥回流比:30~101%,详细依据污泥生长所处阶段确定,保证污泥浓度在设计浓度左右③混合液回流比:300~400%,混合液回流主要目的是将硝化作用下产生的氨氮送到A段进展反硝化,生成氮气,从而降低总排水氨氮浓度所以回流比除要调整平衡污泥浓度外,还有促进反硝化反响顺当进展的目的 ④反硝化段碳/氮比:BOD5/TN>4,理论BOD消耗量为1.73gBOD/gNOx--N ⑤硝化段的TKN/MLSS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2~4mg/L⑨pH值:A段pH =6.5~7.5 O段pH =7.0~8.0 ⑩水温:硝化20~30℃ 反硝化20~30℃ ⑾ 碱度:硝化反响氧化1gNH4+-N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CaCO3计〕 反硝化反响复原1gNO3--N将放出2.6g氧,生成3.75g碱度〔以CaCO3计〕 ⑿需氧量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KgO2/h)。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Ro应包括这三局部 Ro=a’QSr+b’VX+4.6Nr 氧量KgO2/KgBOD 化〔代谢〕所需氧量KgO2/KgVSS·d 上式也可变换为: Ro/QSr=a’+b’·VX/QSr a’─平均转化1Kg的BOD的需 b’─微生物〔以VSS计〕自身氧 Ro/VX=a’·QSr/VX+b’ 或 Sr─所去除BOD的量〔Kg〕 Ro/VX─氧的比耗速度,即每公斤活性污泥 〔VSS〕平均每天的耗氧量KgO2/KgVSS·d Ro/QSr─比需氧量,即去除1KgBOD的需氧量KgO2/KgBOD 由此可用以上两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a’ b’-Nr—被硝化的氨量kd/d 4.6—1kgNH3-N转化成NO3所需的氧量〔KgO2〕 几种类型污水的a’ b’值 ⒀供氧量─单位时间内供应曝气池的氧量,因为充氧与水温、气压、水深等因素有关,所以氧转移系数应作修正。
ⅰ.理论供氧量 1.温度的影响 KLa(θ)=KL(20)×1.024Q-20 θ─实际温度 2.分压力对Cs的影响〔ρ压力修正系数〕 ρ=所在地区实际压力〔Pa〕/101325〔Pa〕 =实际Cs值/标准大气压下Cs值 3.水深对Cs的影响 Csm=Cs/2·(Pb/0.1013+Qt/21)Csm─曝气池中氧的平均饱和浓度〔mg/L〕 Pb─曝气设备装设深度〔Hm〕处肯定气压〔Mpa〕-3Pb=Po+9.81×10H Po─当地大气压力〔Mpa〕Qt=21·(1-EA)/[79+21·(1-EA)]??EA─扩散器的转移效率Qt ─空气离开池子时含氧百分浓度综上所述,污水中氧的转移速率方程总修正为:dc/dt=αKLa(20)(βρCsmθ-Cl×1.024θ-20 {理论推出氧的转移速率dc/dt=αKLa(βCs-Cl)} 在需氧确定之后,取必须平安系数得到实际需氧量Ra Ro=RaCsm(20)/α(βρCsm(θ)-CL)×1.024θ-20那么所需供气量为:3q=(Ro/0.3EA)×101m/hCL─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约为2~3〔mg/L〕Ra─实际需氧量KgO2/h Ro─标准状态需氧量KgO2/h在标准状态需氧量确定之后,依据不同设备厂家的曝气机样本和手册,计算出总能耗。
总能耗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曝气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型号 ⅱ.实际曝气池中氧转移量的计算1.经历数据法 当曝气池水深为2.5~3.5m时,供气量为: 采纳穿孔管曝气,去除1KgBOD5 3的供气量80~140m/KgBOD5 扩散板曝气,去除1KgBOD5供气 3量40~70m空气/KgBOD5 2.空气利用率计算法每m空气中含氧209.4升3 1大气压〔101.325Kpa〕,0℃ 1m空气重1249 3克含氧300克3 1大气压〔101.325Kpa〕,20℃ 1m空气重1221克含氧280克 3按去除1Kg的BOD5需氧1Kg计算,需空气量分别为3.33和3.57m,曝气时氧的利用率一般5~10%〔穿孔管取值低,扩散板取值高〕,假定试验在20℃进展: 假设氧利用率为5%,去除1Kg的BOD5需供空 3气73m 假设氧利用率为10%,去除1Kg的BOD5需供空气336m 算出了总的空气供气量,就可依据设备厂家供应的机样选择曝气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所需台数。
〔6〕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设计 (1)处理效率〔E%〕 E=(La-Le)/La ×101%=Lr/La ×101% La─进水BOD5浓度〔mg/L〕 Le─二沉池出水BOD5浓度〔mg/L〕 Lr─去除的BOD5浓度〔mg/L〕 (2)曝气池容积〔V〕 V=Qla/XLs=QLr/Lv 3曝气池污水设计流量〔m/d〕 Ls─污泥负荷率KgBOD5/KgMLSS·d 3 Lv─容积负荷KgBOD5/m有效容积·d X─混合液MLSS浓度mg/L (3)曝气时间〔名义水力停留时间〕t(d) t=V/Q(d) (4)实际水力停留时间t’(d) Q─ t’=V/(1+R)Q (d) R─污泥回流比% (5)污泥产量ΔX(Kg/d) ΔX=aQLr-bVXv Xv=fx f=0.75a─污泥增长系数,取0.5~0.7b─污泥自身氧化率〔d-〕,一般取0.04~0.13Xv─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Kg/m (6)污泥龄〔ts〕污泥停留时间SRT ts=1/(aLs-b)(7)剩余污泥排放量q(m/d)q=VR/(1+R)ts (m/d)或q=ΔX/fXR(m/d),f=MLVSS/MLSS一般为0.753XR─回流污泥浓度〔Kg/ m〕 (8)曝气池需氧量〔O2Kg/d〕Ro=a’QSr+b’VXv+4.6Nra’─氧化每KgBOD5需氧千克数〔KgO2/KgBOD5〕 一般a’取0.42~0.53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d-1〕即KgO2/KgMLVSS·d 一般取0.188~0.11Nr─被转化的氨氮量Kg/d4.6─为1Kg NH3-N转化成硝酸盐所需氧量〔KgO2〕333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