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共4页).doc
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避孕套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的危险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所以女性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要这样“爱我”: 1.每次性行为前,必须用一个新的胶质安全套; 2.必须在性交开始前戴上; 3.小心撕开独立密封的包装袋,避免用剪刀一类的利器; 4.用手指捏住安全套前端,把空气挤出,再套在勃起的阴茎上; 5.保留安全套前端的空间; 6.保证安全套套住整个阴茎; 7.如果需要,选用水质润滑剂,油质润滑剂会导致安全套破裂; 8.射精后,趁阴茎仍然勃起,应紧握着安全套边缘把阴茎抽出; 9.切勿把安全套长期放在钱包内或接近热源的地方艾滋病,我应该如何预防? A 安全性行为: 节制,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 了解你的性伴侶; 保持单一性伴侶; 正确使用安全套 B 切勿共用注射器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与人共用注射器 C 阻断母婴传染 产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及早发现艾滋病毒感染。
产前八个星期开始服药,婴儿在出生后六周继续服药,感染机会减至大约10% D 正确处理伤口 处理任何伤口时,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 勿徒手接触別人的血液或伤口 E 安全输血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了解中的“对”与“错” ! 1 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一起乘车、吃饭、共处一室都有可能传染艾滋病 错误 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等行为都不会感染其实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只有当大量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足够量的病毒经一定途径进入被感染者体内的时候才会发生传染 !2 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不能生小孩 不完全正确 医生的建议是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最好不生小孩,但每个人有决定自己是否生育的权利如果病毒携带者决定要生小孩,需要尽早咨询医生,采取母婴阻断的措施 !3共用注射针头、牙刷、剃须刀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正确 这是有风险的行为,刮破的毛细血管可能被病毒乘虚而入。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牙刷、剃须刀等不与他人共用去医院输血或看病时,如果所输血液经过严格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4接吻有传染艾滋病的风险 正确 接吻不会产生几十毫升的唾液交换量,而艾滋病病毒在唾液里的含量很低,所以不会传染,但与别人深度热吻可能有感染的风险若口腔有破损处或口腔溃疡,同样存在感染的风险,这时应避免接吻 !5体外射精能防止感染艾滋病 这是不可靠的 虽然体外射精的危险性可能比体内射精低一些,但并不能预防他从性伴侣那里感染艾滋病,同样体外射精也不能防止女性感染艾滋病 !6游泳、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正确 艾滋病病毒要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才能引起感染,游泳时艾滋病病毒不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也不能存活,它被蚊虫作为食物消化掉了而蚊虫在叮咬吸血时,不会将它已经吸到肚里的血(它的食物)再反吐到被叮咬人的体内打破艾滋病恐惧心理防线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艾滋病恐惧症呢? ●多了解艾滋病的宣传知识及传播方式在让大家了解哪些情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时,明确告诉公众哪些情况下不可能得艾滋病 ●教育公众要相信科学与事实,不盲目听信他人。
●看心理医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让我们共同关爱艾滋病的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和健康人一起工作、学习、生活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完全可以放心地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就餐、生活 ◆感染者不会对他们周围的朋友和邻居构成威胁,不要惧怕或者躲避他们 ◆为了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力,应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不应公开他们的身份 ◆劝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及时治疗,同时做好预防传染的措施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