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交换网规划.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1779****392
  • 文档编号:198788241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3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交换网规划,TK 规划设计部 2007.5.30,一、交换网规划1、中国交换网现状(1)网路的等级结构,一、交换网规划1、中国交换网现状(2)本地网单汇接制本地网,一、交换网规划1、中国交换网现状(2)本地网多汇接制本地网,一、交换网规划1、中国交换网现状(3)、交换技术的发展,(1)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 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 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 我国的交换网主要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2)分组交换技术 (3)报文交换技术 (4)ATM技术 (5).综合交换机技术 (6)IP技术 (7)软交换技术,一、交换网规划2、交换网业务预测(1)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1)历年预测资料和发展情况:利用可以延续使用的数据和结果; 2)历年的统计年鉴 3)城市总体规划 4)城市建成区的功能规划图 5)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均用地指标统计 6)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 7)城市历年固定发展资料 8)电信运营商编制的通信发展计划及中期目标规划 9)电信运营商编制的三年/五年滚动规划企业发展目标及重大决策 10)资费:合理的资费可以保证稳定的营业收入和均衡的市场需要。

      资费的每一次改变会对的市场需要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11)资金: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 12)区域调整计划:行政区划的变动常常涉及基础统计资料的改变; 13)新业务开拓计划:可以激发新的市场需要;,一、交换网规划2、交换网业务预测(1)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14)每月、每年装、拆移机的统计资料,时序分析法预测业务量所需的材料 ; 15)世界发展统计:考察世界范围需求量的发展规律 ; 16)全国发展统计:考察全国范围需求量的发展规律 17)人口统计资料: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在职人口数量分类等; 18)社会单位数资料:这是依据城市社会结构,宏观研究需要量的材料; 19)国民经济生产统计资料:这是研究需要量与人均GDP之间关系所需要的; 20)各种行业统计报告: 21)耐用消费品拥有率统计资料:这是采用比照法研究需要量的材料 ; 22)城市规划和建设资料: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纲要、城市规划图土地规划、功能区域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商业网规划、道路铁路规划、河港规划、旧市区改造规划、街区规划、小区规划等;,一、交换网规划2、交换网业务预测(2)预测的期限、方法及范围,1)预测的期限 近期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

      本2.预测的方法 2)预测方法 固定交换网:年均增长量法、相关分析法、分类分析法、时间序列法、普及率法、分区预测法等 3)预测的范围 固定交换网业务预测主要是对固定用户的预测预测的地域范围一般是城市的城区及其所辖远郊区和县 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1)局所规划的目的与内容,局所规划的目的:是根据业务预测对局所作出长远的总体布局,为用户线路网规划、管道规划、传输规划和包括局间中继方式、以及编号计划在内的网结构规划打下基础 规划期通常为20年左右; 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规划近期(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各期内的局所数量,局所的大体位置,以及局所的分区范围 根据用户预测及其密度图,规划线路网中心,勘定新建局所位置,确定各期容量规模、远端模块的设置,以及分期扩建方案等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2)局所规划的依据,1)城市及其辖区本身的特点及其相关资料; 2)城市建设的规划原则、总体方案布局及分期建设规划; 3)城市道路及各种地下管线系统的现状规划及其近期建设计划 ; 4)高压(110kV)变电站、发电站的站址,输电线路的路由电气化铁路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在局所设置时应避开上述地区 。

      5)城市的地形图 6)原有局所的分布情况、交换区的划分、局房可供发展的最大容量、出局管道等相关资料 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3)交换区划分原则,1)交换区界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便改动 ; 2)原有交换区界没有结合自然条件,如河流、道路、铁路、绿化带、山脉等,以至于有碍进一步发展时,可结合扩建工程逐步调整,使之趋向合理,但应避免使交换区域呈狭长形状 3)调整交换区界时要以远期局所设想作指导,尽量适合远期局所规划的局界; 4)划分新建局所的交换区界时还应注意: 交换区界尽可能以局间等距线进行划分 尽可能延后暂时不必要的区界调整 尽早把那些应属新局而且发展较快、急需扩建的区域调整进来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4)局址勘定,1)拨地的可能性 2)拆迁工作量 3)局所功能与城市规划要求 4)局所建设的环境要求 局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应避开发电站、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应相距500m以上); 宜选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的地段,避开断层、土坡边缘、古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方; 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如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地基高程高于要求的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 局址选择时,还应满足通信安全保密、人防、消防等要求; 出局管线建设应无困难; 尽量避免空气粉尘、振动电磁干扰,以及其他污染,以使其符合通信机房要求 。

      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5)城区局所的设置与交换区的划分,1)该城市划分的行政区数目; 2)每行政区中划分的交换区数目; 3)在每个交换区中设置的交换系统数目,局所数量、局址位置及容量大小; 4)每个局所服务区范围主要依据规划资料、用户装机情况、地理地貌划定可以以道路为界叙述清楚; 5)城区局所设置方案,本着少系统、大容量、多模块的原则(或者采用接入网),在当前局址的基础上增加容量或增加交换系统一、交换网规划3、局所规划(6)长途局建设,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1)本地网的划分,本地网是全国网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组成的网; 一个本地网属于长途网中的一个编号区,只有一个长途区号 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2)现有本地交换网状况及网络组织,1)现有设施状况 本地网包括行政区内的区县范围,本地网编号情况; 装机容量、实装用户数、平均实装率; 2)现有网络组织结构 本地网目前是采用以网状网为主、汇接为辅的结构,还是其他的网络结构,叙述目前实际运行的网络结构 ; 3)现有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网络发展特点 网络的适应性是否便于扩容 网络的安全性 中继设备配置是否合理中继线的利用是否合理,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2)现有本地交换网状况及网络组织,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 组网总原则,1)网络组织应从技术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既做到技术先进、合理,又使整个网络投资最省 ; 2)保证网络能够安全、可靠有效地疏通全网话务。

      3)维护管理方便 4)利于网络发展及调整 5)话务均衡能力及适应性强,中继线利用率高,对于预测话务量欠准确的局所及出现异常话务情况时,仍可较通畅地疏通话务 6)利于新业务的引入及开展,电信业务的一个新收益点,将是大量新的业务、增值业务的开展网络组织应有利于这些业务的开展及组织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本地网网路组织原则,1)在较小的本地网中,按端局一级组网;在较大的本地网中,按端局汇接局两级组网 ; 2)端局应能独立处理本局用户的发话和受话呼叫,汇接局应能独立处理转接呼叫,也可兼有端局功能 ; 3)本地网应按大容量、少局所原则进行组网 ; 4)交换系统数量不多的本地网,以各个相连为主; 5)交换系统数量较多的本地网的网路组织,以汇接为主 6)尽量减少汇接区和汇接局的数量,汇接局宜成对设置,端局去话按负荷分担方式平行地接入,成对的两个汇接局当汇接话务量很大时,可设置独立汇接局; 7)局间话务量很大的端局间,应建立直达路由 ; 8)对于全网集中设置的报时、天气预报等社会服务性特种业务,宜经汇接局汇接到相关设备上 ;,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中继网网路组织原则,1)国际、国内长途来话呼叫,应能到达本地网内的每个用户,端局应能开放国际、国内长途去话业务及相应的增值业务; 2)国际出入口局所在城市,其国际去话中继应由本地网的端局/汇接局直达国际出入口局,国际来话中继可采用由国际出入口局直达本地网的端局/汇接局; 3)根据本地网网路状况及经济技术比较情况,长市中继电路可以直达长话局,也可经汇接局汇接; 4)自动长话局应对114查号台及必要的特种业务服务台设立直达中继,以疏通长途网的查号业务及其他特种业务; 5)自动长话局与本地人工长话局间应设置直达中继;,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长话交换系统的设置原则,1)长话交换系统数量及局址设置原则 当一个城市的第一个长话交换系统所疏通的忙时话务量已达到60008000Erl,且根据话务预测两年内将达到12000Erl以上时,可另建一个长话交换系统。

      同一本地网内以设置两个长途交换局址为宜,当本地网中远期规划容量在20万线以时,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长途交换局址但局址设置的位置必须与城市网路布局结合,各局址之间应相距一定的距离 ; 应综合考虑与长途交换容量、长途干线终端站配置、光缆网DXC节点配置、以及中继传输网、本地交换局的布局及发展确定长途局的局址和数量; 本地网内多个长途局址以设在同一城市为宜,便于实施本地网内长途交换设备的集中控和维护; 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多个长途局址的设置,应有利于分区汇接的实施; 同一长途局址内设置的长话交换系统数量最多不应超过3个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长话交换系统的设置原则,2)长话交换系统等级设置原则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系统时,均将其设为含DC2功能的DC1,设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长途交换系统时,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直辖市本地网内的长途交换系统均,将其设为含DC2功能的DC1 ; 地市本地网内所有长途交换系统均设为DC2 ;,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3)组网原则长话交换系统的设置原则,3)长话交换系统的网路组织原则 在网路技术指导下,网路组织要安全可靠、合理布局、组织灵活、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有两个长话交换系统时,按平级局方式组织负荷分担; 当有三个及三个以上长话交换系统时,若该城市为省会城市,则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该本地网内的汇接局应与各DC1以及至少一个DC2相连,大话务量端局至少 应分别与一个DC1和一个DC2相连; 容量较小的端局,可通过汇接局与DC1相连, 若该城市为直辖市,则长话交换系统均设为DC1,汇接局及大话务量端局应与各DC1相连;,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1)网络结构方式的选择去话汇接,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1)网络结构方式的选择去话汇接,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1)网络结构方式的选择分区来去话汇接,一、交换网规划4、网路组织 (1)网络结构方式的选择无分区来去话汇接,一、交换网规划5、路由计划 (1)路由分类,1)基干路由 基干路由是由同一交换区内相邻等级交换中心(长途网)或相邻等级的局(本地网)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以及DC1间或汇接局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2)低呼损直达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长途网)之间或任意两个局(本地网)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 3)高效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长途网)之间或任意两个端局(本地网)之间的高效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

      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可 以溢出至其他路由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