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docx
4页水土保持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通过监测,了解项目区内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情况,掌握水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及时反映本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期的水土保持信息,为科学地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及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2重点监测点位根据对项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的预测,本项目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地段按不同工程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广场区、弃土场区和排砰场区进行监测其中工业广场区、弃土场区在施工期进行监测,监测点初定为挖填区、排水口和弃土场下游区域、周边地带;排砰场区在生产期进行监测,监测点为拦砰坝下方3监测项目⑴水土流失因子监测① 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② 项目区降雨量观测;③ 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④ 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场堆放面积、坡度和高度;④⑤项目区林草覆盖度⑵水土流失状况监测① 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② 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主要是水力侵蚀可能引起的沟蚀、面蚀、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发生情况及流失量;③ 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④ 对下游溪河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主要包括老虎坑溪(及下游坎市河)泥沙、区域农业、植被、生态等的变化及对项目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
⑶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对本项目所釆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等进行调查监测,包括:①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② 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③ 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④ 各项防治措施的保持水土效果4监测时段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分为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施工阶段从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生产阶段从2021年12月到2021年12月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期的每年丰、平、枯水期各监测2次,连续监测3年,林草恢复期延长一年生产阶段:在排砰场每年丰、平、枯水期各监测2次,连续监测10年,林草恢复期延长一年5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21),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釆用地面观测法和调查监测法相结合工业广场区、弃土场区在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影响较大,采用地面观测法进行监测,在工业广场开挖区和填充区(弃土场)及道路施工区各设置一个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施工过程中的土质开挖面、堆垫面的水蚀,釆用侵蚀沟体积量测法测定排砰场下方设一标准观测小区,通过实地勘测、设计资料分析、调查和量测等方法进行监测对项目区域釆用雨量计法对施工期和生产期的雨量进行观测,了解项目区的雨量资料。
6水土保持监测计划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见表6-107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XX股份有限公司及运营后的AA煤矿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要求,对本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及具体监测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检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有关部门取得,接受有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具体工作中,可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执行,由其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规程规范要求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监测结果由项目建设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报送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X省和X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并作为监督检查和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在具体监测中建设单位应与有关组织领导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取得,发挥各方面优势,确保监测质量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组织领导部门、监督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取得,尽早釆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编号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频率1水土流失因子地形、地貌和地面水系的变化情况实地勘测、线路调查工业广场区、弃土场区为施工期2.5年,排砰场区为生产期10年及后1年每年6次,分别选择在丰、平、枯水期的大暴雨之后各2次;水土流失量监测按径流小区监测要求进行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设计资料分析结合实地调查项目区林草覆盖度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场堆放面积、坡度和局度设计资料分析结合实地量测2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普查调查、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对坎市河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调查和量测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调查监测同上每年6次,分别选择在丰、平、枯水期的大暴雨之后各2次各项防治措施的保持水土效果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施工期及生产期后各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