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检查.doc
6页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工作检查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规范规定知识备忘1事故信息报告状况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根据第一款规定报告的同步,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报告的同步,可以立即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事故信息报告后浮现新状况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天续报 事故信息报告后浮现新状况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天续报。
1.较大涉险事故 1)涉险1 0人以上的事故; 2)导致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 4)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导致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合、生活水源、农田、河流、水库、湖泊等)的事故; 5)危及重要场合和设施安全(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她人员密集场合等)的事故; 6)其她较大涉险事故2事故信息涉及的内容 报告事故信息,应当涉及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状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 3)事故的简要通过(涉及应急救援状况); 4)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的伤亡人数(涉及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用的措施; 6)其她应当报告的状况使用快报,应当涉及下列 3)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的伤亡人数(涉及F落小明、涉险的人数) 事故具体状况临时不清晰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状况 2.事故报告规定及调查解决原则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精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解决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精确地查清事故通过、事故因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治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3.事故调查权限划分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导致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上级人民政府觉得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级别发生变化,根据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事故技术鉴定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拱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孽故调查期限。
3事故报告的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下列规定上报事故状况,并告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根据前款规定上报事故状况,应当同步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状况4事故报告的内容 报告事故应当涉及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 3)事故的简要通过; 4)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的伤亡人数(涉及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用的措施; 6)其她应当报告的状况 事故报告后浮现新状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应当及时补报5启动应急预案和组织事故救援状况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寥有效措施,组织急救,避免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6事故现场以及有关证据的保护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有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消灭有关证据。
因急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因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7事故调查组的构成及职责履行 1.事故调查组的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状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与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任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2.事故调查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特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3.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4.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通过、因素、人员伤亡状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解决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备和整治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5.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她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6.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根据下列情形认定: (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期限的,属于迟报; (2)因过错相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漏掉未报的,属于漏报; (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4)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8事故调查组权力行使状况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理解与事故有关的状况,并规定其提供有关文献、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回绝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状况 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送司法机关解决9事故调查组遵守的纪律 事故调查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容许,事故调查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10事故调查期限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状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合适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11事故调查报告涉及的内容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涉及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通过和事故救援状况; 3)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因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解决建议; 6)事故防备和整治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12事故调查报告批复期限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状况下,批复时间可以合适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13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负责人的解决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惩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解决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4防备和整治措施的贯彻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贯彻防备和整治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防备和整治措施的贯彻状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贯彻防备和整治措施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