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新课程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学科解读.ppt
32页——生物学科解读生物学科解读一、新、旧考纲的对比一、新、旧考纲的对比1 1.考试性质:.考试性质:新、旧考纲相同新、旧考纲相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 2.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区别区别1:: 旧考纲:旧考纲: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新考纲:新考纲:依据教育部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年颁布的《《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和《《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区别区别2:: 新考纲增加了:新考纲增加了: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境的协调发展科学课程:科学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探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探究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实现提高全体学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主要包括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生物科学知识、生物科了三方面的内容:生物科学知识、生物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升应用知识解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决问题的能力 将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各类基础知识融入将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各类基础知识融入具体实例中加以考查,突出考查考生应用具体实例中加以考查,突出考查考生应用知识的水平,这是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试题知识的水平,这是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试题的重要特征和命题趋势之一的重要特征和命题趋势之一 09年试题,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活气息年试题,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活气息 部分试题借助科学实例或实验等背景材料部分试题借助科学实例或实验等背景材料3 3.能力要求.能力要求((1)关于理解能力:)关于理解能力: 第一项:第一项:旧: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旧: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内在联系新: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新: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区别:区别:在在“把握把握”的基础上,增加了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理解”,并能,并能“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强调图文转换和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强调图文转换和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提高信息转化能力知识网络和提高信息转化能力 第二项:第二项:旧: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旧: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 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新: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新: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 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区别:区别:增加了增加了“数学方式等多种数学方式等多种 表达形式表达形式”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图表方式呈现实验结果,要求解释、推理、表方式呈现实验结果,要求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新课程高考卷的重要特点新课程高考卷的重要特点 第三项:第三项: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 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 得出正确的结论。
得出正确的结论新: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新: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 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 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区别:区别:增加了增加了“观点观点”、、“ 通过比较、通过比较、 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分析与综合等方法” ((2)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三项:第三项:旧: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旧: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 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 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新: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新: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 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 学研究方法。
学研究方法区别:区别:新考纲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新考纲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 大大提高了大大提高了 强调探究能力的考查,但更强调科学实验强调探究能力的考查,但更强调科学实验方法的考查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方法的考查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的探究思路动,训练学生的探究思路有将实验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进行考查的;有将实验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进行考查的;有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试题的有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试题的题干及解题过程中的;有要求考生在已有题干及解题过程中的;有要求考生在已有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以后实验步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以后实验步骤的;有补充和完善已有实验步骤的(即骤的;有补充和完善已有实验步骤的(即以填空的方式呈现)总之,都是注重对以填空的方式呈现)总之,都是注重对基本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的考查基本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的考查 ((3)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项:第一项:旧: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旧: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 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 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新: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新: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 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区别:区别:在在“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 物学信息物学信息”,而不是,而不是“会鉴别、选会鉴别、选 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 第二项:第二项:旧: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旧: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 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新: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新: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 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 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区别:区别:新考纲增加了新考纲增加了“生物科学发展生物科学发展 史上的重要事件史上的重要事件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体现科学课程、科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体现科学课程、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方法等知识点。
学素养、科学探究方法等知识点科学研究方法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引导学生关注科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史,重温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也有利于学学史,重温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怀生热爱科学的情怀((4)关于综合运用能力:)关于综合运用能力: 新旧考纲要求一致新旧考纲要求一致4 4.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1)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
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2)新旧考纲都将)新旧考纲都将“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了但新考纲了但新考纲对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提出了具提出了具体体要求,在知识内容表中用要求,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Ⅰ和和ⅡⅡ标出;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5 5、知识内容、知识内容一共分成了七个板块,分别是:一共分成了七个板块,分别是: 第一块:必修模块第一块: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第二块:必修模块第二块:必修模块2:遗传、变异和进化:遗传、变异和进化第三块:必修模块第三块: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稳态与环境第四块:从必修第四块:从必修1~必修必修3的的19个实验个实验第五块: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选考第五块: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选考15分)分) 内容:只有内容:只有4个实验。
个实验第六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考第六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考15分)分)第七块:基因工程:第七块:基因工程: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粗提取与鉴定 二、新考纲中内容的变化二、新考纲中内容的变化1 1、新考纲删除的旧考纲内容、新考纲删除的旧考纲内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3)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体内水分的)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体内水分的 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 ((4)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 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 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5))C3植物和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 特点特点((6)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7)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 氮微生物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的意义 生物固氮生物固氮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 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9)生物的生殖:)生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10)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的个体发育: 种子的形成和种子的形成和 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高等;高等 动物的胚胎发育(三胚层分化)动物的胚胎发育(三胚层分化) 和胚后发育和胚后发育((1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12)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13)优生的概念和措施)优生的概念和措施((14)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5)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16)激素调节与行为)激素调节与行为 ;神经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17)生态因素)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18)实验:旧考纲中有)实验:旧考纲中有17个,删除了个,删除了 10个,只保留了个,只保留了7个。
个2 2.新考纲比旧考纲增加的考试内容.新考纲比旧考纲增加的考试内容((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协助扩散)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协助扩散((3)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加快反应速)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加快反应速 度的原因度的原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细胞的凋亡)细胞的凋亡((5)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6)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7)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8)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9)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0)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1)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2)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1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5)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16)胚胎工程)胚胎工程((17)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8)生态工程)生态工程((19)实验:新考纲要求掌握的实验,必)实验:新考纲要求掌握的实验,必修模块中有修模块中有19个,选修模块个,选修模块1中,按湖南中,按湖南省的要求(具体见考试说明),因此,一省的要求(具体见考试说明),因此,一共有共有20多个实验,除了旧考纲中保留的多个实验,除了旧考纲中保留的7个个之外,余下的十多个都是新增的。
之外,余下的十多个都是新增的三、二轮复习的方法指导三、二轮复习的方法指导1 1、把握好、把握好““度度””、减轻负担、减轻负担(1)研究研究《《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和和《《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 (2)尽量将最基础的知识讲深、讲透尽量将最基础的知识讲深、讲透; 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课外知识的补充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课外知识的补充 (3)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将知识的发生、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将知识的发生、 形成、探索过程体现出来形成、探索过程体现出来 (4)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 2 2、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能力((1)要精选习题)要精选习题 (2)要重视变式训练)要重视变式训练 ((3)) 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 (4)) 要重视相关问题的归类整理要重视相关问题的归类整理 (5)) 要注重总结反思要注重总结反思 3 3、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事半功倍((1)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2)课后效率的提高)课后效率的提高①①典型性典型性 ②②全面性全面性 ③③针对性针对性 ④④新颖性新颖性 ⑤⑤反复性反复性 ⑥⑥综合性综合性 4 4、突出实验,关注现实、突出实验,关注现实(1)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2)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3)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4)要尽量多动手做实验)要尽量多动手做实验((5)注意实验考查的变化趋势)注意实验考查的变化趋势((6)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以及 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 2010.3.15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