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管制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个文献综述.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9092699
  • 上传时间:2023-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环境管制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个文献综述 许士春 何正霞 魏晓平 摘要:环境管制与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环境管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环境管制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通过消费本钱、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和环境政策优化等研究视角,对国外相关文献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展评述,以利于开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管制;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开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已是大势所趋,各国政府都相继采取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环境管制如何影响企业竞争力、企业自身又如何采取环境管理策略来进步其竞争力、如何协调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对这些问题国外已有一些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消费本钱、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和环境政策优化等方面进展的本文拟对国外相关文献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展评述 一、基于消费本钱视角的研究 环境管制是否会进步企业消费本钱,国外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这主要表达为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的研究观点 1.传统学派的观点。

      传统学派声称环境管制的施行会降低企业国际竞争力由于政府对企业实行环境管制,企业为了到达环境标准而消除污染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必然发生额外的消费本钱,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企业消费本钱的上升进而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严厉的环境管制所产生的环境收益有可能低于将本国市场让给国外竞争者所遭受的损失locaLhOst因此,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是得不偿失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walley whitehead(1994)认为,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环境治理本钱的增加,企业越来越难以实现环境与竞争力的双赢,假如存在潜在的获利时机,企业为了到达利润最大化便会选择主动出击,而无需政府对企业进展环境管制来迫使企业进展清洁消费环境管制只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不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bradford simpson(1996)利用一个最优化模型进展分析,并得出环境管制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会降低企业国际竞争力由于环境管制将意味着增加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的约束条件,而含有更多约束条件的同一个最大化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能带来更少的利润 2.修正学派的观点修正学派却认为环境管制降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观点是错误的,该学派主张新的较严厉的环境管制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动,从而会引起消费本钱的下降,较高的环境标准反而进步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是因为环境管制能诱发企业创新,由于污染本身就是浪费和低效率的表现,只要新的环境管制标准是建立在鼓励根底之上的,受管制的厂商就可以通过降低本钱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环境管制能创造先动优势,这些企业通过主动引入创新技术,用新产品进展市场浸透来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代表人物porter(1991)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的创新,从而会引起消费本钱的下降,这可能会产生绝对竞争优势;相对于管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环境管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产生正面影响nishijima(1993)研究了日本部分企业发现,当企业面临高效率利用能源和低程度排放污染的压力时,其能源和原材料的投入会有所降低,企业能获得低本钱的竞争优势van beers(1997)从企业劳动力本钱的角度进展了研究,由于企业环境的改善,会使当地居民工作的积极性进步,并且环境质量好的地区对投资企业和纯熟工人更有吸引力,可以以更低的本钱来雇请工人,从而会降低企业消费本钱来进步国际竞争力christmann(200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变消费工艺、完善产品设计等有效措施降低消费本钱。

       二、基于贸易视角的研究 有关贸易方面的研究,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主要表达在经历研究方面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管制会对本国贸易的比拟优势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管制不会对贸易的比拟优势产生不利影响或是影响不大 1.环境管制不利于贸易的观点robison(1988)利用两种方法考察了环境管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种方法是用1美元产品价值中的进口产品与出口产品中减污本钱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确定贸易形式的变化,利用此种方法他得出,美国进口产品的减污本钱大于出口产品的减污本钱,从而断言环境管制降低了美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企业的比拟优势另一种方法是构造了一个具有78个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一国贸易平衡方程式,并假设环境管制本钱被列入最终产品价格中,进展部分平衡分析,最终得出,污染本钱对贸易的边际效应取决于进出口品的价格弹性以及相对价格在对相关产业进展经历分析中发现,严格的环境管制对出口的边际影响除了矿产品外都是负的 han braden(1996)通过分析了19个产业净出口的污染治理本钱弹性,结果发现造纸业及其副产品、化工业和金属冶炼业弹性较大且污染治理本钱也较大;纺织和电子业有较大的弹性,但治理本钱较小;其他许多产业具有较小的弹性。

      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环境管制对制造业的净出口具有负面影响,从而将会削弱国际竞争力busse(2022)对119个国家的5个高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进展了检验,发现钢铁行业的净出口与环境管制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对此解释是国际协定和公约以及严格环境管制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很高的环境本钱 最近有学者开场关注环境管制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而阻碍国际贸易,从而会降低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minier(2022)研究发现,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工业,而将环境管制作为一种贸易壁垒,从而限制了一些企业的出口ederington(2022)提出,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消费者 【1】【2】【3】【4】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各国采取环境管制政策也不同,从而可能会出现利用环境管制而限制贸易的情形,这对一些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利的 2.环境管制对贸易影响不大的观点robison (1978)和tobey(1990)研究环境控制本钱对产品价格、产出及贸易收支的影响,发现从产业角度对总污染控制本钱平均只占产业本钱的很小部分尽管在某些部门环境控制本钱比拟突出,但是很少有证据说明环境控制本钱对贸易有显著影响。

      tobey的研究认为,没有迹象说明不同的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贸易格局取决于由传统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拟优势sorsa(1994)分析了7个高环境标准的oecd国家环境敏感产品的贸易流量和环保费用,结果发如今20年中尽管大多工业化国家采取了较高的环境标准,但这些国家的环境敏感产品并没有丧失贸易的比拟优势levinson(1995)对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大部分研究都说明,相对于总本钱来说,环境控制本钱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比照拟优势几乎不产生影响 三、基于投资视角的研究 决定对外投资的原因有很多,如市场规模、根底设施、劳动本钱、劳动者素质、政治稳定性等等经历说明环境管制的松紧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环境管制严厉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会转移到环境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出现“污染天堂〞(pollution havens)的假说;另一种那么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环境管制不会导致“污染天堂〞假说的现象出现因此,环境管制对企业投资方面影响的研究主要表达在是否会出现“污染天堂〞现象的研究方面 1.支持“污染天堂〞假说的观点。

      esty(1995)研究认为,在理论上环境标准较高的国家的企业与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的企业相比确实会处于竞争优势,一国严格的环境政策会迫使肮脏产业向环境宽松的国家转移,出现“污染天堂〞的现象low yeats(1992)使用污染产业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和某一产业的显示性比拟优势两个指标,检验污染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结果发现,污染产业在工业化国家的份额下降,工业化国家的环境管制造成了污染从兴旺国家转移到了开展中国家xing(1996)考察了美国在1985-1990年间对22个国家的投资,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东道国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美国对外投资的一个显著的决定因素,从国际投资的视角论证了环境管制会降低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grether(2002)利用了1980-1998年52个国家?产业国际标准分类?(isic)三位数代码的污染产品的消费和贸易份额进展研究,结果说明,除有色金属外,其他污染产业有向开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2.反对“污染天堂〞假说的观点wheeler mody(1992)研究发现,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劳动本钱和市场准入,而公司税率和环境本钱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

      smarzynska wei(2001)对1989-1994年间24个转型经济体中534家跨国企业的投资进展了分析,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环境标准对跨国企业投资流向几乎不产生影响,不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harrison(2002)利用美国减污本钱数据考察了美国流向墨西哥、委内瑞拉、摩洛哥等国的外资流向,结果发现没有很显著的证据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会流向东道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无法证实环境管制会负面影响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的研究 1.绿色技术的涵义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深绿色技术〞和“淡绿色技术〞随后,绿色技术的概念迅速传播,众多学者也对其概念内涵加以了特有的阐释绿色技术承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katsuhiko(1996)指出,绿色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技术,是指对生态环境没有负作用的技术 2.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chatterji.deb的研究深化到了消费领域中,研究企业如何在环境rd中获取指导才能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绿色化,需要经过五个阶段:反响型、参与型、主动型、创新型和领先型。

      在每个阶段中,企业从战略决策到工程开发到制造营销等的策略都是不同的 kusz(1991)提出了一个基于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在此模型中,随着产品创新过程的连续进展,环境原那么被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即认知、分析、定义、开发、选择、精炼、详细规格、开发施行、消费、扩散、市场化他的模型实际上可以概括成“为环境而设计——为环境而制造——为环境而营销〞这一绿色经营链foster在1991年描绘了ici为制造cfc替代物而采用的产品创新过程以及omercen在1992年描绘了瑞士一些企业的“环境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实际上就是kusz这一模型在理论中的应用按katz kahn的观点,企业组织是为追求一种目的而对投入、消费和产出进展管理的一群人的集合从系统观来看,组织活动被看作是“投入——消费——产出〞链,并同时与外界环境相作用的过程因此,shrivastava提出了一个vipo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由于他将外部环境管制因素与技术因素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反映了出来,所以这一系统模型更能说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源泉与推动力 3.环境管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porter(1991)认为设计适当的环境标准可以拉动创新,这将部分或完全地抵消顺应环境规那么造成的本钱。

      更加严格而有效的环境标准会促使企业进步资源消费才能,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为面对宏大的环境本钱,环境改良也成为企业经济上的竞争时机此外,porter的研究那么指出并非所有环境规那么都有利于技术创新,只有有益的环境规那么才能促进企 【1】【2】【3】【4】业创新的开展,这些那么被称为“创新友好型规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