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微课堂:抓住细节--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单元作文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5页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一一作文指导:如何提炼和描写细节导入: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 一焰,其间皆有极微”作家李准也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写作成功的诀窍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向我 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一不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 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如果被我们看在眼里,那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被我们写在作文 中,那便成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所以细节的魔力是非常大的,更是令人叹服的,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 却是顶I•.功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炼和描写细节呢?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片段描写,猜猜写的都是谁?① 他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襁,系一条花布手巾一双圆眼光如电, 两耳扇风嗯嗯声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一一摘自吴承恩《西游记》 答案:猪八戒② 只听啪哒一声响,哨棒打在枯树上,折成两截,一截尚在手里老虎性起,扑向他他向后退了几 步,老虎两爪恰好落在他的面前他丢掉半截哨棒,两手抓住老虎头顶花皮,向下一按,用尽平生力气, 一阵拳打脚踢,老虎口、鼻、眼顿时进出鲜血来。
一一摘自施耐庵《水浒传》答案:武松③ 他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样子长得挺滑稽:高高的个子,两条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棒;一张马脸,额 头宽宽的,仿佛能停得下一辆小轿车;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就变成一条细缝:他的嘴巴特别大,吞下一 个驼鸟蛋准没问题哦!对了,他留着狮子一般的卷发,还精心染了几缕黄色,还以为帅呆了,他最擅长 使用“兰花指”……答案:李咏思考:同学们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三个片段中所写的人物是谁呢?生1:片段一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的特征进行细腻的刻画,比如“黑脸短毛,长喙大耳,一双圆眼光如电, 两耳扇风□忽口忽声”是猪八戒区别于悟空、沙僧是突出的特征生2:片段二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腻地描写,比如“丢”“抓”“按”等动词的运用,生动地写 出了武松与考虑决斗的动人场景,突出了武松勇敢、豪爽、机智、敏捷、倔强的性格特征师:这两位同学说行非常好,正是因为作者对文中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才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所以 我们很快就能猜出这些人物来而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正是来源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正是因为作者观察仔 细,才能发现人物的细微之处,与众不同之处这也是提炼细节的方法之一:仔细观察,发现细节当然,发现了人物细节之后,并不一定是要每i处都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或者要 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进行有选择性的进行细腻的刻画,就像片段②中对鲁达的动作描写,把鲁达打的结 果进行细腻的描写,更加突出了鲁达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提炼细节的方法之二:紧扣主题,选择 细节,当大家经过上述两步之后,最为关键的是对细节处进行具体生动入微的描写,切记:一定要在细节处 驻足停留,把这个细节放慢放大常用的方法有:1. 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采用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的方法进行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例1:下雪了,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例2:下雪了,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枇谷,棒上系一 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点评:例1只是交待了雪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至于如何罩住的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描述,给 人的印象比较笼统:而例2则通过“扫” “露” “支” “撒” “系” “牵” “看” “走” “拉” “罩”等一系列的动 词,具体描述了他在雪天捕鸟的整个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的方法的 妙处2. 细致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可采用细察神韵,善用修辞的手法进行描摹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押 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 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 被宋妈抱上了洋车一一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一林海音《城南旧事》点评:这是作者因未按时起床而挨父亲打的一个片段段中一句“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的比喻修辞 的运用,把自己挨打后的凄惨情景活灵活现地描摹了出来,自己的狼狈像也深深地印在了读者心中同时 也通过父亲“抄起鸡毛撞子倒转来拿”以及“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发出咻咻的声音”等细节描写,具体描摹 出了父亲气极了的神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3. 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可采用抓住特征,细致刻画的方法进行描摹比如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在教室外面,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 差"这个句子给人感觉就有点模糊,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 “不大”到底是几岁? “瘦”到什么程度? 穿得有多“差” ?等,都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疑问,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修改:“我看见一个 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站在那儿像一根麻杆,简直-•阵风就能把 她吹倒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在这里,“只有八九岁光景”,一个“只”字强调了年龄 小,“八九岁”点明了年龄;“瘦瘦”叠词的运用突出了 “瘦”的程度,“像一根麻杆,简直一阵风就能把她 吹倒”这个比喻句更突出了 “瘦”的状态;“破旧”“光脚”“草鞋”这些词语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穿着的极其 贫穷的状态。
在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下,一个家庭贫穷、身材瘦弱的小姑娘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 读者面前4. 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可采用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的方法进行细腻的描摹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有很多,经常用到的有内心独白与幻觉描写,请看下面两个例子:示例一: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也有点忿忿然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 间里,就又回过来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 ”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 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呢,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咂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 好家伙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头脑清爽,热度退尽了,分明是刚才出了一身大汗的功劳他是 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着:“这等于出晦气钱一一譬如买药吃掉!”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从昨半夜到现在,总共不过七、八个钟头,几乎一 个钟头要做一天工,贵死人!真是阴错阳差,他这副骨头能在那种床上躺尸吗!现在别的便宜拾不着,大 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
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 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一一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简评:这个片段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当陈奂生出了大价钱却受到冷遇后,他的内 心是忿忿不平的,本想一走了之,但是行李还留在旅馆,当再次来到房间,面对能照出人影的地板时,他 是先犹豫脱不脱鞋,紧接着想到自己花了大价钱后,就皇无顾忌地在房间里活动起来管它呢,坐瘪了不 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想着:“这等于出晦气钱一一譬如买药吃 掉!”等句了,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示例二: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 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 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 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
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 是一怎么回事呢?一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 火柴,坐在那儿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 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 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了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 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简评:这两个小片段运用了幻觉描写的方法来突出小女孩因饥饿、寒冷而产生的惶恐、孤独的心理, 真可谓是活灵活现,引人深思你看,那一根小小的火柴所发出的微弱的光,在小女孩的眼中,竟然成了 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也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她仿佛看到了铺 着雪白台布的桌上,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碗中的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 板上走着,一直向自己走来这就是幻觉描写所产生的奇异的魅力,正因如此,卖火柴的小女孩才留给我 们如此深刻的印象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描写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使人觉得像真的, 从而使人看了以后印象更深刻,写幻象更是如此。
5. 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洁、真实,符合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点请看下面的一个示例:“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吗?"“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来,隔儿天还要跌呢!”“还是不要巢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激愤的话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果,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 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点评:这是农民大清早到河埠头后,与米行先生的一段精彩对话糙米五块,谷三块”“嗤” “你们不来,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 来”等个性化的语言,再加上先生们"冷笑"着说、“有气没力”地回答的神态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 先生们傲慢而有恃无恐的形象;“什么!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还是不要泉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 家里吧!”这是农民在急切地询问米价,听到米价大跌后所喊出愤激的话,在这个性化的语言中,农民们的 急不可耐、吃惊发呆、无可奈何、焦急迫切等形象己跃然纸上。
这段人物对话,真可谓既生动传神,又非 常地精炼真实,给人印象深刻当然,细节描写并不只有以上这几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像变换角度,增加层次”''类比联想,添 其内涵”等方法进行同学们,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文章因 为描写细节,才创造精彩那就让我们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细节 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