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提升质量的深度教学.ppt
72页基于提升质量的深度教学基于提升质量的深度教学----《《中长期规划纲要中长期规划纲要》》与课程改革的深化与课程改革的深化 郭元祥郭元祥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 委委 员员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副 主主 任任 guo3522@ 8/31/20241一、提高质量时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提高质量时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一)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与教育质量提升(一)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与教育质量提升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指导方针的指导方针 ●优先发展:基本战略优先发展:基本战略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主要动力改革创新:主要动力 ●促进公平:社会民主促进公平:社会民主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提高质量:核心任务8/31/202422.未来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1)战略任务)战略任务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以“促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战为战略任务,其战略重点是:三个略任务,其战略重点是:三个“坚持坚持”;;8/31/20243 ●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德育为先 --创造一种更生动有效、更贴近学生、创造一种更生动有效、更贴近学生、更注重实践的德育路径和教育过程。
更注重实践的德育路径和教育过程 --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品德认知和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品德认知和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改变生活的态度成积极的价值观,改变生活的态度 ----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提高学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8/31/20244 ●坚持坚持能力为重能力为重 --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培育学生的思维品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质、学习能力; ((香港实施的通识教育,其核心目标便是批香港实施的通识教育,其核心目标便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体验和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和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社会生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社会生存、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等存、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等8/31/20245 ●坚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 --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和培育。
和培育8/31/20246 ((2 2)战略突破口)战略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把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培养方式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注重注重学思结合学思结合 ● ●注重注重知行统一知行统一 ● ●注重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8/31/20247(二)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根本要求的根本要求 1.1.表层教学的现象及弊端表层教学的现象及弊端 ● ●知识教学停留在符号学习层次;知识教学停留在符号学习层次; 填充题填充题︰︰ 中国的煤都是中国的煤都是( )( );;中国的铁都是中国的铁都是( )( ) 标准答案标准答案 (抚顺);(抚顺);( (鞍山鞍山) ) 学生答案:学生答案: ( (黑的黑的) );;( (硬的硬的) )。
苏轼称王维苏轼称王维( )( ) 答案应是:答案应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生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舅舅舅舅))8/31/20248 ●●忽视学生个人知识的建立,学生学习忽视学生个人知识的建立,学生学习中的自我感和效能感偏低;中的自我感和效能感偏低; ((Success for allSuccess for all)) ● ●新课程逐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逐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教学过程的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发展性””依然不够;依然不够; ●●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水平相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水平相对滞后,对学生变化与发展过程和状态对滞后,对学生变化与发展过程和状态的诊断、分析与评价模糊的诊断、分析与评价模糊8/31/202492.“2.“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量 ((1 1))““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的核心要求 ●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 ●突出德性品质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学习能突出德性品质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2 2))““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的根本途径 ● ●完整的教学:符号教学、逻辑教学与意义完整的教学:符号教学、逻辑教学与意义教学的统整;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的统整;完整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认知目标(知识与思维方式)、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等的统整;识与思维方式)、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等的统整;完整的发展完整的发展——学生个人意义的建立,教学过程学生个人意义的建立,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发展过程。
真正成为学生的发展过程 ● ●学习方式的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8/31/202410 ( (三三) )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战略:为每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战略: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 ● ●什么是良好教育?什么是良好教育?巴伯(巴伯(M. M. BarberBarber))20092009年年7 7月提出了一个模式,体月提出了一个模式,体现了现了““受到良好教育意味着什么受到良好教育意味着什么”” 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 = E (= E (K K + + T T + + L L) ) 字母字母K K代表代表““知识知识””,,T T代表代表““思维思维””,,L L代表代表““领导才能领导才能””(领导自己和他(领导自己和他人),人),E E代表代表““道德品质道德品质””8/31/202411 ●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必须重建课程教学体系必须重建课程教学体系 ------处理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课内与课处理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实现生活世界的外、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实现生活世界的发展价值,真正使认知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发展价值,真正使认知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过程; ------处理好掌握知识与丰富经验的关系,处理好掌握知识与丰富经验的关系,发挥经验的教育价值,真正使发挥经验的教育价值,真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8/31/202412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提取并发挥知识智慧因素的育智功能,真正提取并发挥知识智慧因素的育智功能,真正使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成为能力培育的过程;使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成为能力培育的过程;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美德养成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美德养成的关系,实现知识的德性价值,真正使知识教育的过实现知识的德性价值,真正使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
程同时成为学生德性养成的过程8/31/202413 ●●英国英国《《麦肯锡报告麦肯锡报告》》 2009 2009年年1111月发布的强调,英国的基础月发布的强调,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致力于创造教育改革要致力于创造最佳的学习最佳的学习、、卓卓越的教学、最优的教师越的教学、最优的教师,以实现人才培,以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切实致力于英国国民的养方式的创新,切实致力于英国国民的领导力、信息能力、共同操作能力、自领导力、信息能力、共同操作能力、自主改进学习的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形成主改进学习的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形成8/31/202414 ● ●日本学力教育运动日本学力教育运动 20002000年以来,日本以适应全球化的年以来,日本以适应全球化的学习革命学习革命—“—“静悄悄的革命静悄悄的革命””的时代需的时代需要,以佐腾学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学家在要,以佐腾学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学家在全日本推行全日本推行““学力教育运动学力教育运动””,强调,强调创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以学为中心的教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发展日本青少年的学,发展日本青少年的““综合学力综合学力””。
8/31/202415 ● ●美国: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电子学习:放在所有孩子指尖上的世界级电子学习:放在所有孩子指尖上的世界级教育教育》》 2000 2000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法案(20012001):教育):教育公平行动计划公平行动计划 ----《《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关于因特网、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关于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的变革展望法律和当代学生的变革展望 》》20042004 8/31/202416 二二、知识观与课堂教学质量、知识观与课堂教学质量 1.1.知识的内容知识的内容 客观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客观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告诉人,告诉人们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关于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world))”,而不能使人获得,而不能使人获得“进入世界的知识进入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and-in the world))”。
● ●关于世界的知识:物性、对象化关于世界的知识:物性、对象化 ● ●进入世界的知识:人性、自我感进入世界的知识:人性、自我感 课程教学不要让学生把知识仅仅作为课程教学不要让学生把知识仅仅作为““事实事实存在存在””来接受,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来接受,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8/31/202417 2.2.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转化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在进入进入教育活动之前,教育活动之前,是作是作为为““公共知识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并以并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具有了符号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具有了“个人知识个人知识((individual knowledge))””的意义,它才能的意义,它才能真正具有发展价值真正具有发展价值 ●●课程教学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公共课程教学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公共知识,而是要通过多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知识,而是要通过多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建立个人知识8/31/202418 3.3.知识的意义知识的意义 科学知识为人认识与理解世界的概率,科学知识为人认识与理解世界的概率,以及以及““假定性的意义假定性的意义””。
赖欣巴哈赖欣巴哈((Reichenbach,HReichenbach,H. .)说:)说:““一切知识都是概一切知识都是概率性知识,只能以率性知识,只能以假定的意义假定的意义被确认 课程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知识自身课程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知识自身固有的假定意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学固有的假定意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学习活动,建立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习活动,建立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8/31/202419背景依存背景依存知识的依存知识的依存知识的依存知识的依存方式方式方式方式经验依存经验依存逻辑依存逻辑依存自然背景自然背景社会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种族经验种族经验个体经验个体经验逻辑过程逻辑过程逻辑方式逻辑方式科学方法科学方法4.4.知识理解的条件知识理解的条件 ((1 1)知识的依存方式)知识的依存方式(叫爸爸)(叫爸爸)8/31/202420信念条件信念条件belief condition知识的条件知识的条件知识的条件知识的条件真理条件真理条件truth condition证据条件证据条件evidence condition人对知识的人对知识的判断与接受判断与接受知识存在的知识存在的意义增值意义增值知识赖以形知识赖以形成的事实依成的事实依据、逻辑依据、逻辑依据等据等 ((2 2)知识成立的条件)知识成立的条件8/31/202421 5.知识的内部结构:基于知识构成的结构知识的内部结构:基于知识构成的结构教学:符号教学、教学:符号教学、思维教学思维教学、意义教学、意义教学意 义 系 统逻逻式式符符号号辑辑形形征征表表8/31/202422egeg. .中美学生的解题差异中美学生的解题差异 3 3个女生分一个苹果,个女生分一个苹果,7 7个男生分个男生分2 2个苹果,究个苹果,究竟是女生分得的苹果多,还是男生分得的苹果多竟是女生分得的苹果多,还是男生分得的苹果多?为什么??为什么? 中国学生的答案:中国学生的答案: 通过通过1/31/3和和2/72/7通分,得到每个女生分得苹果通分,得到每个女生分得苹果7/21,7/21,每个男生分得每个男生分得6/216/21,, 7/21-6/21=1/217/21-6/21=1/21 所以,每个女生多分得所以,每个女生多分得1/211/21个苹果。
个苹果 美国学生只有美国学生只有20%20%的学生采取这种思路答题,的学生采取这种思路答题,80%80%的学生答题方式多种多样中美学生的答题的学生答题方式多种多样中美学生的答题差异是什么?差异是什么?8/31/202423 ((1 1)符号表征)符号表征 特定的知识具有特定的符号形式知识特定的知识具有特定的符号形式知识都是以某种符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此种都是以某种符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此种状态的状态的““知识知识””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名词 ●●知识的符号最基本的特征是描述性知识是对知识的符号最基本的特征是描述性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描述知识的符号能使人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描述知识的符号能使人““识识知知””或或““知道知道””某种事物自身某种事物自身 ● ●对知识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识知识知””或或““知知道道””层面的人,那他充其量仅仅是层面的人,那他充其量仅仅是““知道分子知道分子””而不而不是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8/31/202424 ((2 2)逻辑形式)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指知识所内聚的知识的逻辑形式是指知识所内聚的““一种理性的一种理性的心智心智””。
追求知识不仅仅在于获得外在的知识符号追求知识不仅仅在于获得外在的知识符号表征,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外衣隐喻的表征,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外衣隐喻的““逻辑形式逻辑形式”” ●●知识在被生产的过程中,已经凝聚了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方知识在被生产的过程中,已经凝聚了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方式和智慧要素这使得人通过获取知识形成智慧成为可能但智式和智慧要素这使得人通过获取知识形成智慧成为可能但智慧的养成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慧的养成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 ● ●赫斯特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赫斯特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只只有把知识看作是必然会按照合乎要求的方式来发展心智并由此促有把知识看作是必然会按照合乎要求的方式来发展心智并由此促进美好生活时,才能真正被人接受进美好生活时,才能真正被人接受①”①------------------------------------------------ ①①Hirst, P.H., 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1972. 8/31/202425 ((3 3)意义系统)意义系统 对人的生成与发展来说,知识是一种对人的生成与发展来说,知识是一种““意义领意义领域域””,而仅仅是工具领域,更不是一堆事实。
知识,而仅仅是工具领域,更不是一堆事实知识何以改变命运?其根据就是知识的意义何以改变命运?其根据就是知识的意义 ●●知识的意义只有与人的生成发生关联的时候才能真正产生知识的意义只有与人的生成发生关联的时候才能真正产生任何客观知识停留在人类科学宝库之中的时候,其本体的意义在任何客观知识停留在人类科学宝库之中的时候,其本体的意义在于描述和解释事物;当知识与人相遇的时候,才具有于描述和解释事物;当知识与人相遇的时候,才具有““意义意义”” ● ●费尼克斯认为,费尼克斯认为,““教育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教育的正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①①知识的知识的““意义的多样性没有止境意义的形成可以被认为意义的多样性没有止境意义的形成可以被认为是无限的是无限的””②② ● ●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知识,其意义不同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知识,其意义不同 ● ●知识的意义系统,为知识之于人的发展性基础和条件知识的意义系统,为知识之于人的发展性基础和条件 ---------------------------------------------------- ①②①②Phenix, P.,Realms of Meaning, pp.25,21,1964.8/31/202426关于世界的知识关于世界的知识关于世界的知识关于世界的知识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科学性科学性科学性科学性对象化学习对象化学习对象化学习对象化学习学科的逻辑学科的逻辑学科的逻辑学科的逻辑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思维方式自我感建立自我感建立自我感建立自我感建立价值性价值性价值性价值性进入世界的知识进入世界的知识进入世界的知识进入世界的知识假定性意义假定性意义假定性意义假定性意义个性化意义个性化意义个性化意义个性化意义从接受从接受到建构到建构多元学习多元学习多元学习多元学习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教师引导8/31/202427三、深度教学:实现教学价值的基础三、深度教学:实现教学价值的基础 1.深度教学的实质深度教学的实质 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
深度教学是由知识的性质和内在结构决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是由知识的性质和内在结构决定的 ● ●深度教学是一种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它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它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发展性 ● ●深度教学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价值和发展价值深度教学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价值和发展价值 ● ●深度教学是针对教学的表层化局限性的一整套教学策深度教学是针对教学的表层化局限性的一整套教学策略8/31/2024282.深度教学的基本原理深度教学的基本原理 ((1 1)结构原理)结构原理 深度教学是一种结构教学它强调教学目标的深度教学是一种结构教学它强调教学目标的结构性、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结构性、教学内容的结构性 ● ●目标的叙写目标的叙写 ----明确普遍性、标准化、假定性、公共性的目标明确普遍性、标准化、假定性、公共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是预设性的,具有目标的通识性要求)(这种目标是预设性的,具有目标的通识性要求)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即规约性的目标;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即规约性的目标; ----把握和诊断个别化、意义化、转化性、表现性把握和诊断个别化、意义化、转化性、表现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是生成性的,有学生个体差异)的目标(这种目标是生成性的,有学生个体差异)。
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二级目标,即反映教学质量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二级目标,即反映教学质量的现实目标;的现实目标; ----深度教学追求的是第二级目标的达成深度教学追求的是第二级目标的达成8/31/202429 ● ●教学内容的结构处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处理 ----明确知识的三维结构:即知识的内容、知明确知识的三维结构:即知识的内容、知识的逻辑、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三维应该具识的逻辑、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三维应该具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过程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过程 ----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建立新知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重组与融合,形成学生新的知识识与旧知识的重组与融合,形成学生新的知识结构注重把握和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把握和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案例:温总理在北京(案例:温总理在北京3535中的评课)中的评课) ----深度教学反对深度教学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的教学,强调整体教学教学,强调整体教学8/31/202430((2 2)建构原理)建构原理 深度教学是一种基于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水平的深度教学是一种基于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水平的建构教学。
建构教学 ● ●知识的原理教学知识的原理教学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要求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要求知识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的内容或事实,即不仅教给学生知识的内容或事实,即““知什么知什么((knowing-what))”,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知识的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原理或逻辑,即原理或逻辑,即“知原理(知原理(knowing-why))”当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原理时,他所学的知识就当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原理时,他所学的知识就仅仅是一种事实或符号仅仅是一种事实或符号8/31/202431 ● ●知识的理解教学知识的理解教学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要求知识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要求知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条件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条件 ----信念条件的教学信念条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所学新知识要引导学生理解所学新知识的实质,并确认知识的的正确性特征和本质的实质,并确认知识的的正确性特征和本质 ----证据条件的教学证据条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能够求证新知识,要引导学生能够求证新知识,理解和内化内在的逻辑和方法。
理解和内化内在的逻辑和方法 ----真理条件的教学真理条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新知要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新知识,获得各方面的启发所学新知识如果丧失了新识,获得各方面的启发所学新知识如果丧失了新的意义增值,标志着新知识发展性水平的低级理的意义增值,标志着新知识发展性水平的低级理解性教学的本质在于改变学生或发展学生缺少了解性教学的本质在于改变学生或发展学生缺少了意义增值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死的知识意义增值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死的知识8/31/202432((3 3)效能原理)效能原理 深度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感的教学深度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感的教学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 ● ●学习效能感学习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是反映学习质量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效能感是反映学习质量和学习过程体验的一种指标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一种指标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体验的是有效率、有收获、有成就,并伴随愉悦体验的是有效率、有收获、有成就,并伴随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
的积极情感体验 ----深度教学并不是增加知识的难度,而是强调深度教学并不是增加知识的难度,而是强调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强调深度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强调深度的有效教学8/31/202433 ● ●深度的有效教学深度的有效教学 ----深度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深度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新知识理解水平等方面的诊断分析,态、新知识理解水平等方面的诊断分析,切实切实““以学定教以学定教”” ----深度教学强调有效训练,反对过度的深度教学强调有效训练,反对过度的重复训练,突出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问题解重复训练,突出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8/31/202434 3. .深度教学的基本特征:深度教学的基本特征:““4R””教学教学 ((1 1))Richness,丰富性教学的深度、内容表达与呈现方丰富性教学的深度、内容表达与呈现方式、意义的层次、发展可能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式、意义的层次、发展可能性、学习方式的多样; ((2))Recursion, 回归性具有回归性的教学应当能使回归性具有回归性的教学应当能使“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形成自我感”;; ((3))Relations,关联性。
知识中的联系关联性知识中的联系----赋予知识以丰赋予知识以丰富的背景、经验和逻辑;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流动,依存富的背景、经验和逻辑;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流动,依存于特定的经验和背景于特定的经验和背景 ((4))Rigor, ,严密性课程中内在的学术逻辑、科学观察、严密性课程中内在的学术逻辑、科学观察、精确性等成分,导致解释性与不确定性的存在精确性等成分,导致解释性与不确定性的存在 8/31/202435 4. 4. 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发展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发展性 ●●教学过程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鲸;(鲸鱼重见天日);鱼重见天日);教学内容的部分与整体的教学内容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方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关系;教学方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从从““事实事实””到到““意义意义””:教学是:教学是师生师生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 ● ●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教学过程 ----学生的行为参与学生的行为参与 ----学生的认知参与学生的认知参与 ----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的情感参与8/31/202436 是谁折断了生命的翅膀?是谁折断了生命的翅膀? 有一个人无意中找到一个蝴蝶蛹。
有一个人无意中找到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留意到蛹出现了一个小孔,几天后,他留意到蛹出现了一个小孔,他就停下来观察它他就停下来观察它过了几个小时,过了几个小时,他见到里面的蝴蝶他见到里面的蝴蝶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着着 试图试图从小孔出来从小孔出来看来很久也没有一些看来很久也没有一些进展进展,,小蝴蝶好像尽了最大努力小蝴蝶好像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办法出来也没有办法出来8/31/202437 这个人于是决定帮它一把,这个人于是决定帮它一把,找来一双剪刀将蛹头剪开找来一双剪刀将蛹头剪开蝴蝶这样就很容易蝴蝶这样就很容易地地出来出来了了 但蝴蝶但蝴蝶出来后出来后身体肥肿,翅膀细弱身体肥肿,翅膀细弱 这人继续这人继续观察蝴蝶观察蝴蝶,,他相信翅膀会渐渐变大他相信翅膀会渐渐变大,,身体会越身体会越 来越小来越小而而这没有发生这没有发生 小蝴蝶余生只是托着肥肿的小蝴蝶余生只是托着肥肿的 身体和细弱的翅膀,身体和细弱的翅膀, 在在地上爬地上爬行行,永远也没有飞起来,永远也没有飞起来8/31/202438 这个善良的人;这个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从小孔出来,必需经过这个过程,从小孔出来,必需经过这个过程,才可以才可以将将体液压进它的翅膀里体液压进它的翅膀里,壮大,壮大翅膀翅膀。
大自然很奇妙的设计,大自然很奇妙的设计,就是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就是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是为着〝预备〞它将来飞行需要的装是为着〝预备〞它将来飞行需要的装备 生生命里面的〝挣扎〞是我们必需命里面的〝挣扎〞是我们必需 的8/31/202439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策略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策略 (一)(一)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管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管理 ((1 1)保证)保证三维目标的完整性三维目标的完整性 知识与技能:解决知识学习的本体问题,丰富知识与技能:解决知识学习的本体问题,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解决知识学习的认知问题,培育过程与方法:解决知识学习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以及综合学力;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以及综合学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知识学习的德性问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知识学习的德性问题,培养积极的题,培养积极的人生人生态度态度,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态度改变,孩子的人生跟着改变态度改变,孩子的人生跟着改变))8/31/202440●能力目标系统能力目标系统类型类型具体化具体化基础基础能力能力感知能力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综合综合能力能力规划能力规划能力 总结能力总结能力 反思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合作能力 探究能力探究能力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学科学科能力能力语文能力:阅读、表达、文化理解、价值观语文能力:阅读、表达、文化理解、价值观 判断判断数学能力: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学应用数学能力: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学应用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 8/31/202441 案例:语文(英语)案例:语文(英语)课课程程目目标标学学科科素素养养积累积累·整合整合感受感受·鉴赏鉴赏阅读阅读·表达表达思考思考·领悟领悟应用应用·拓展拓展 8/31/202442 案例:数案例:数 学学课课程程目目标标数数学学素素养养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本质本质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方法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处理处理数学论证数学论证·想象想象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文化文化 8/31/202443●价值观的目标价值观的目标人与自然人与自然资源意识资源意识 环保意识环保意识 节约意识节约意识 生命意识生命意识平等意识平等意识 和谐意识和谐意识…………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生命意识生命意识 平等意识平等意识 责任感责任感 尊重人格、爱与感恩尊重人格、爱与感恩 人类共同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核心价值观人与自我人与自我自尊、自信、自律自尊、自信、自律人生观人生观 价值观价值观 理想理想 信念信念人与文化人与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认同 文化理解文化理解 文化欣赏文化欣赏文化判断文化判断 文化批判文化批判 文化回应文化回应文化精神文化精神 文化思维文化思维 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8/31/202444 ((2 2)目标的叙写)目标的叙写 ----明确普遍性、标准化、假定性、公共性的明确普遍性、标准化、假定性、公共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是预设性的,具有目标的通识目标(这种目标是预设性的,具有目标的通识性要求)。
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即规性要求)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即规约性的目标;约性的目标; ----把握和诊断个别化、意义化、转化性、表把握和诊断个别化、意义化、转化性、表现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是生成性的,有学生个现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是生成性的,有学生个体差异)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二级目标,即反体差异)该目标是教学的第二级目标,即反映教学质量的现实目标;映教学质量的现实目标; ----深度教学追求的是第二级目标的达成深度教学追求的是第二级目标的达成8/31/202445((3)引导学生从目标理解开始进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目标理解开始进入教学过程●克服课程克服课程与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随意性与模糊性,力求目,力求目标明确化标明确化●克服课程克服课程与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目标的非连续性与不可持续性非连续性与不可持续性,,追求目标结构化追求目标结构化●克服课程克服课程与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目标的表层化与经验化表层化与经验化,提高目,提高目标的发展力标的发展力8/31/202446 (二)教学内容管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处理(二)教学内容管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处理 ((1 1)对知识的结构性处理)对知识的结构性处理 ((2 2)对知识的理解性处理)对知识的理解性处理 ● ●概念和理论知识教学:比较与辨析、逻辑概念和理论知识教学:比较与辨析、逻辑与论证;与论证; ((3 3)对知识的转化性处理)对知识的转化性处理 ● ●知识的意义教学:建立学生个人理解、观知识的意义教学:建立学生个人理解、观念与思维方式。
念与思维方式 教师需要反思的是:教师需要反思的是:知识之后是什么?知识之后是什么?8/31/202447 (三)教学过程管理(三)教学过程管理 1.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及其价值管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及其价值管理 ((1 1)问题教学)问题教学 ● ●突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深度教学突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深度教学的基本前提的基本前提8/31/202448民谣花木兰民谣花木兰《《民谣花木兰民谣花木兰》》取材于中国南朝时期的乐府诗取材于中国南朝时期的乐府诗《《木兰辞木兰辞》》8/31/202449 思考下列问题思考下列问题第第1题题 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即告诉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即告诉了母亲?了母亲? 第第2题题 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能会发生什么?第第3题题 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8/31/202450 思考下列问题思考下列问题第第4题题 木兰的行为让你对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有什么样的理解? 第第5题题 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在你看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在你看来,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来,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第第6题题 木兰和木兰和Axel((《《攀援者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务,他们面对的困难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8/31/202451 案例:美国高中语文教材课文案例:美国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第一次美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洲航海日志》》的课后练习题的课后练习题 a.a.如果你是哥伦布,你将怎样说服国王如果你是哥伦布,你将怎样说服国王资助你航海?资助你航海? b.b.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并对自己的领导能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并对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行测试力进行测试 c.c.日志是一种表达方式。
分析所搜集的日志是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你能够列举出撰写日志的要领吗?资料,你能够列举出撰写日志的要领吗?8/31/202452 ((2 2)意义教学)意义教学 ● ●以追求学生个人知识结构的重建为基以追求学生个人知识结构的重建为基础;础; ● ●以建立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为重点;以建立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为重点; ● ●以建立学生的个人理解为根本以建立学生的个人理解为根本案例案例1 1:中美教师讲:中美教师讲《《灰姑娘灰姑娘》》 案例案例2:2:美国教师讲美国教师讲《《水的浮力水的浮力》》))8/31/202453 ((3 3)思维教学)思维教学 ● ●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注重基本思维方法的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注重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 ● ●结合练习,培养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结合练习,培养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识的能力 ●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及其反思的能力(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其反思的能力(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
8/31/202454((4 4)关联性教学)关联性教学 ● ●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发挥情景和经验的教学意,发挥情景和经验的教学意义(反对义(反对““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 ●●教学情景与情境:真实的自然与社会教学情景与情境:真实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人际交往情景;文本情景;思维背景;人际交往情景;文本情景;思维空间空间 ● ●师生教学中的交往:有效的师生教学中的交往:有效的沟通方式沟通方式8/31/202455 ((5 5)深度训练)深度训练 ● ●训练以目标和学生诊断在依据;训练以目标和学生诊断在依据; 例:沙市中学的例:沙市中学的““说题说题”” ● ●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测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测 例:学生学习品质检测例:学生学习品质检测 例:学生学科学习发展的过程数据例:学生学科学习发展的过程数据 例:试卷分析系统例:试卷分析系统8/31/2024562.教学质量监测教学质量监测 ((1 1)建立学校)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 ● ●分学科研制教学质量标准;分学科研制教学质量标准; ● ●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层次结构:知识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层次结构:知识维度量、能力维度、意义维度(情感态维度量、能力维度、意义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标高;度价值观)及其标高; ● ●目标的行为化和表现性。
目标的行为化和表现性8/31/202457 ((2 2)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评价要能够表明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要能够表明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程度;和发展程度; ●评价要准确刻画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评价要准确刻画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个性8/31/202458 ● ●评价是个科学性问题:评价标准、评价评价是个科学性问题: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评价的效用依据、评价的效用 ● ●评价是个民主性问题:评价者与被评评价是个民主性问题: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评价的价者的关系、评价的发展性发展性( (评价不是惩罚评价不是惩罚) ) ● ●评价是技术性问题:怎样评价与用什评价是技术性问题:怎样评价与用什么来评价么来评价8/31/202459画题::深山藏古寺n宋徽宗选拔画师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n考生有人不假思索、、挥洒神速;;有人摇头晃脑,,对着画布发呆;;有人涂涂改改、、修修润润n多半画的是::群山峻岭中,,有座清朴古雅的小寺或是座落山巅,,或是群山簇拥,,多半画的是山林、、寺院、、云朵等等n不过场中却是有两个人,,迟迟未能动笔,,直到时间所剩不多时,,才从容完成画作。
n结果获得评审一致青睐,,获得第一、、二名n他们画的是什么呢??8/31/202460n第二名画布::一位和尚挑水上山,,山顶云雾缭绕,,山中满是青松翠柏,,万绿丛中露出寺院一扇门n第一名画布::背景是峰峦迭嶂的大山,,山上古木参天,,一条崎岖的小径从山脚下蜿蜒地伸向大山的深处一个和尚正弯腰用水桶从山脚下的小溪里拎水,,一条扁担横放在旁,,上写字迹模糊不清的「「大唐天宝X年制XX寺」」n得名在于「「切题、、意境」n其他未得名者,,将寺院跃 然纸上,,乃未把握「「藏」」 字,,第一名却用深山、、 和尚、、扁担,,点初「「藏」」8/31/202461((2 2)两种不同的评价观:)两种不同的评价观:行为行为主义主义、、人本主义的人本主义的评价评价观观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评价主体评价主体 教师教师学生学生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纸笔测验为主纸笔测验为主另类评价为主另类评价为主( (档案袋、档案袋、表现性、口语评价表现性、口语评价) )评价内涵评价内涵 外显行为及技能外显行为及技能态度、想法态度、想法评价重点评价重点 评价结果、终点评价结果、终点评价历程、发展评价历程、发展评价人员评价人员 教师为主教师为主纳入学生自评纳入学生自评评价比较评价比较 常模参照、标准常模参照、标准参照参照自我参照自我参照评价向度评价向度 能力能力努力努力评价结果评价结果 量化数据量化数据质化评语、具体建议质化评语、具体建议8/31/202462发展性评价n评价理论:以人文主义为主,兼顾行为主义。
评价理论:以人文主义为主,兼顾行为主义n评价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纳入自我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纳入自我评价n评价评价目标:达成目标程度,而非检查和评比目标:达成目标程度,而非检查和评比n评价评价标准:尊重个体差异,标准:尊重个体差异, 自我参照优于标准或常模参照自我参照优于标准或常模参照n评价评价历程:历程:评价评价成长历程与变化,成长历程与变化, 兼顾历程与成果,引导正向思考兼顾历程与成果,引导正向思考8/31/202463动词层面动词层面 (Verb aspect)创作(Create) 评鉴(Evaluate) 分析(Analyze) 应用(Apply) 了解(Understand)记忆(Remember) 评鉴(Evaluation)综合(Synthesis)分析(Analysis) 应用(Application) 理解(Comprehension) 知识(Knowledge) 个别向度(SeparateDimension)认知历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知识向度 (Knowledge Dimension)名词层面名词层面 (Noun aspect)后设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程序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概念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事实知识(Factual Knowledge)Bloom et al. (1956)分类Anderson et.al. (2001)分类评价的三大内容::认知目标分类8/31/202464技能目标分类Simpson(1971)技能教育目标分类技能教育目标分类主主阶层次次阶层7.07.0独独创(origination)6.06.0适适应(adaption)5.05.0复复杂的外的外显反反应 (complex overt response)5.205.20自自动表表现(automatic performance)5.105.10解决不确定性解决不确定性(resolution of uncertainty)4.04.0机械化机械化(mechanism)3.03.0引引导反反应(guided response)3.203.20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3.103.10模仿模仿(imitation)2.02.0准准备状状态(set)2.302.30情情绪状状态(emotional set) 2.202.20生理状生理状态(physical set)2.102.10心理状心理状态(mental set)1.01.0感知感知(perception)1.301.30转换(translation)1.201.20线索索选择(cue selection)1.101.10感官刺激感官刺激(sensory stimulus)8/31/202465情意目标分类Krathwohl,Bloom & Masia(1964)情意目标分类内在化历程5.2品格形成品格形成5.0形形塑塑品格品格5.25.1一般化体系一般化体系5.14.2价价值系系统组织4.0组织4.0组织4.24.1价价值概念建立概念建立4.13.3信仰信仰3.0评价价3.0评价价3.0评价价3.33.2价价值喜好喜好3.23.1价价值接受接受3.12.3满意反意反应2.0反反应2.0反反应2.0反反应2.0反反应2.32.2自愿反自愿反应2.22.1顺从反从反应2.11.3控制或控制或选择注注意意1.0接受接受1.0接受接受1.0接接受受1.0接接受受1.0接受接受1.31.2愿意接受愿意接受1.21.1觉知知1.1细类层级常用情意用常用情意用语 情意教育目情意教育目标分分类之之细类层级及常用情意用及常用情意用语兴趣鉴赏态度价值适应8/31/202466111探索自我112行為表現113分內事務114分享成長喜悅211整潔秩序212學校的生活適應213覺察社區資源311團體人際互動312團隊合作313幫助他人314欣賞他人411覺察與預防危機412保護自己413喜歡戶外活動414保護環境的認知0123456甲全體甲生与全班学生在12项能力比较的雷达图8/31/202467111探索自我112行為表現113分內事務114分享成長喜悅211整潔秩序212學校的生活適應213覺察社區資源311團體人際互動312團隊合作313幫助他人314欣賞他人411覺察與預防危機412保護自己413喜歡戶外活動414保護環境的認知0123456甲生乙生丙生甲、、乙、、丙三生在12项能力比较的雷达图8/31/202468 3.3.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库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库 ((1 1)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检测 ((2 2)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能力监测)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能力监测8/31/202469 4.4.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 ((1)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抓教学质量;)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抓教学质量; ((2)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生学习品质建设、质量建设。
力建设、学生学习品质建设、质量建设8/31/202470 欢迎访问综合实践活动网:欢迎访问综合实践活动网: 8/31/202471我的近作:我的近作:●●《《教师的二十项修炼教师的二十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82008年版连续两年列全国教育年版连续两年列全国教育理论畅销图书排行榜前理论畅销图书排行榜前3 3名●●《《决定质量的十大教学策略决定质量的十大教学策略》》,,教育科教育科学出版社学出版社20102010年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南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南》》,,山西科技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社20102010年版 Tel.027-67868670Tel.027-67868670((O.O.))13707143522137071435228/31/202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