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13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勇摘 要: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广州市白云区从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和制度建设上入手,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Key: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广州市白云区:D267.2 文献标志码:A :1008-2697(2015)03-0062-05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和关键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农村党(政权)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概况广州市白云区东邻黄埔区,西靠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从化区,南连天河、越秀、荔湾3区。
区域面积795.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万人,外来人口140多万白云区下辖18个街道、4个镇,118个村民委员会和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共166个基层组织,90%以上的基层组织总体情况较好一)基层党(政权)组织2013年白云区有基层党组织1886个,基层党员42701人,基层组织“两委”干部1128人,其中交叉任职的591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53%;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130人,占“两委”干部总数12%白云区“两委”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集中于40至6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两委”班子是老中青结合,队伍活力有所提升白云区“两委”干部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日趋增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不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头脑敏锐,为村办实事意识强烈,带领村民致富的热情高二)集体经济组织村和经济联社班子思路清晰、敢干会干,按照政府在规划、产业上的导向指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新路子三元里经济联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全力打造国际化高档次的皮具、化妆品等专业市场;棠下经济联社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将远景路打造成富有韩国特色的商业街;钟落潭镇长腰岭村着力打造裘皮产业,引导村民逐步做大,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碎料加工基地;黄石街马务社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旧厂房、旧工业小区的改造升级,积极促成农博馆、国际单位、中海联8立方等项目的建成,连片打造了创意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2013年,白云区118个村、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0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组织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中三元里、永泰、槎龙、联边、棠溪、望岗、萧岗、沙凤、朝阳共9个基层组织年收入在亿元以上排名第一的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2663名社员人均收入约17万元,人均股份分红达到4.96万元三)村民自治组织近年来,白云区坚持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组织为核心,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经济联社)、集体经济组织“三元”共治的模式在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中,要求所有基层组织重大事项,必须由党支部或党总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然后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党支部在领导本村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和完善,各基层组织基本上都建立完善了“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和财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三资”管理、党的建设、组织生活等有关制度,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和党风廉政情况的好转2012年白云区推行了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改革工作,经济联社“三资”管理平台运行良好,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做到了家底清、管得住、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基层组织“两委”班子的信任。
白云区规定村、经济联社大额开支在“两笔会签”(村委会或联社主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后须经党组织书记签名,党组织不同意的大额开支,交由村民、社员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同时,实施村账镇管、社账村管和“印鉴分离”等制度在镇设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代理各村会计账目各村将社账纳入村统一管理,由村会计负责统一记账社的印章由村统一保管并实现村、社“双锁”制,形成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足和短板,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一)基层党(政权)组织战斗堡垒不硬白云区基层“两委”干部中,存在着年龄结构失衡、老化趋向太和镇北村、头陂、和龙、米龙、南岭、柏塘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已连任数届,面临退休,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景泰街柯子岭村班子10位成员中最年轻的已有52岁,平均年龄达到55岁部分基层“两委”干部思想松懈,墨守成规基层组织“两委”班子存在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使得村社工作比较被动有的村“两委”干部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面对工作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思路不多,措施不得力,在贯彻落实上级重点工作时打折扣。
有的同时经营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产业,对勤政有很大影响,甚至出现晚上应酬活动过多,白天不见人的情况 基层“两委”干部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开始凸显,并成为限制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由于“两委”班子能力有限,领导能力、管控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足,工作机制运行不完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局面较差,“两违”、信访问题隐患较多有些“两委”班子甚至内部不团结,严重对立,村社管理混乱,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落实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区有15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不积极,政绩平平而落选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强白云区集体经济组织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还存在效益不高、思路不清、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组织的良性运转1.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及内部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与街道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不平衡从年收入上看,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规模明显高于镇区农村,年收入超亿元的均为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钟落潭镇共37个村总收入仅为4794万元,黎家塘村等3个村低于20万元而三元里街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村集体收入不高直接影响村“两委”班子的运作,江高镇1/3的村集体收入不够支出,在加强公共管理、改善村民福利等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与社级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白云区部分村的集体土地和物业登记在经济社一级,需要靠经济社上交管理费来维持运转两委”班子因在经费上受制于经济社,对经济社的掌控力、领导力不足,使得有些工作在经济社一级得不到推进和落实2.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不高大多数村和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物业出租和土地出租柯子岭经济联社近8成的收入依赖物业出租收入;均禾街各经济联社在集体土地开发后,由原来耕地转入耕屋,以出租屋收入为主一旦土地开发建设完毕,集体收入就没有了可增加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单纯以物业出租为经济发展方式,极易引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的产生入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的低端产业为主,仍处于“小散乱”粗放式发展方式,给政府在劳资、打假、食品安全等工作方面带来巨大社会管理压力3.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人才不齐村社中有人认为,集体没有有形资产了,加上有事难议、议而不决现象普遍,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也不具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找不到出路和增长点绝大多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既缺乏懂得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又缺乏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拍脑袋、发展思路不清、无视集体财产流失、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弱等现象。
三)村民自治和制度建设效果不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党支部不具备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有些村的党支部丢了主业而困在繁杂的事务当中,村委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有些村的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委会自治”甚至“村主任自治”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白云区各村旅外华侨多,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比较快,民主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广大农民(社员)表现出空前的参政热情但是,另一方面,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宗族势力在白云区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宗族中少数不法分子将个别人的利益与宗族群体捆绑,利用宗族情感,煽动本宗族以群体对抗形式,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直接影响选举工作目前基层组织制度基本完善,但制度的执行主要靠“两委”班子的自觉性,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部分村、经济联社包括经济社在“三公开”、民主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合同签订、财务管理、“外嫁女”问题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容易引发群众对合同、财务、集体土地、“外嫁女”等问题矛盾的上访。
依据《合同法》,物业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但是有的村社合同的租赁期都长达25年,乃至30年还有少数村社无视《土地管理法》,违规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不少集体所有制财产流失,极少数“两委”干部公饱私囊,贪污腐化2013年,广州市纪委指导开展重点整改工作,查办白云区81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基层干部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白云区地域广、面积大,城、乡和城乡结合部三种形态突出,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城乡建设、社会服务管理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在整体上统筹谋划,在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制定统一政策和刚性制度,又要兼顾不同村社的历史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坚持分门别类,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一)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解决战斗堡垒“不硬”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是村社的“领头雁”,是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骨干力量因此应从抓班子、抓队伍入手,提高村干部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提升村社干部整体素质继续推进村社“两委”干部“三会”(会讲话、会开会、会办事)全覆盖培训,以提高经济管理、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依法高效履职的意识和能力。
以筑牢思想防线为着眼点,加大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和法纪知识教育,提高政策水平、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针对白云区部分村社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问题,着力建设一支以书记主任为带头人、“两委”干部为主心骨、本地大学生村官为生力军的年轻化、知识化、梯次化干部队伍建立“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和人才库,为村社换届储备候选人才 二是进行组织统筹调配根据基层党组织分类定性结果,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对不履行职责、群众反映较大的村委会、经济联社负责人,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启动罢免程序对于工作薄弱村,应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整顿2013、2014年白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