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倦怠比较研究.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969654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2.2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倦怠比较研究    林铮铮 卢永兰[摘 要] 探讨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4名留守儿童的学习倦怠进行分析,考察学习倦怠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其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分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留守儿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儿童[Key] 东西部; 留守儿童; 学习倦怠[]G445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的新的挑战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其中一个表现为东、中、西部的差距,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从东至西呈依次递减分布东西部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儿童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远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入城市,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带来活力,却无法实现家庭整体迁移由于无暇顾及子女,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父母其中一方或孩子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照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16年民政部研究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从区域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总数67.7%,东部农村留守儿童最少,约87万人[1]由于父母无法长期陪伴左右,家庭和学校监管缺失,使这些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易产生偏离因此留守儿童教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被重点关注问题[2]25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教育精准扶贫助力倦怠”一词最早是针对职业压力而提出的,它是指个体由于受到受到来自工作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缓解,造成身心的疲劳感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性持续低迷,对待他人冷漠,工作能力减退,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学习倦怠”则以“职业倦怠”为理论基石发展而来学习倦怠是指在学校特定情境内,学生因为长期学习压力产生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与同学老师疏远,使身心上产生耗竭的状态[3]34學习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把更多的关注点转向学生认知、态度、兴趣、情绪等自身心理因素上,探讨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学习倦怠是衡量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学习倦怠水平高的学生将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学习状态,从而影响其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甚至导致学生厌学、退学[4]1。

      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倦怠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5]129对留守儿童履行监管职责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家庭关爱,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惑时,无法获得有效的指导长此以往,在学习上更容易产生无助感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选取福建、贵州两地中学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 800份,其中留守儿童共874人被试情况见表1二)研究工具采用吴艳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 16 个题项,包括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共三个维度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五点计分方式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6]118三)统计分析工具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19.0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东部与西部留守儿童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差异比较,见表2由表2对东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分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留守儿童二)东西部地区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比较表3、表4在性别方面对东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倦怠得分进行差异检验显示,西部地区留守男生在身心耗竭、低成就感以及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东部留守男生西部地区留守女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女生。

      三)东西部地区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比较在对来自东西部地区七年级留守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5可知,东西部地区七年级的留守学生中,西部七年级留守学生在身心耗竭、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均显著高于东部七年级留守学生表6表明,东西部地区七年级的留守学生中,西部八年级留守学生在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均显著高于东部七年级留守学生表7表明,东西部地区七年级的留守学生中,西部八年级留守学生在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均显著高于东部八年级留守学生四)东西部地区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见表8、表9  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西部留守学生中独生子女在身心耗竭、学习倦怠总分上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表9表明,西部留守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在身心耗竭、学习倦怠总分上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学生中的非独生子女四、讨论分析从东西部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其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分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留守儿童其中身心耗竭、低成就感是学习倦怠的重要表现留守儿童自身来说,内在学习动机较弱,学习主要靠外在动因。

      在学习方面没有设立目标,未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处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状态,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之长期得不到家长、老师、同伴和社会的肯定,在学习上体验成就感的机会少之又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孩子多交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为照顾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承担全家生活压力,加之受教育程度不高,存在重养轻教的现象,他们并不注重孩子的成长过程,认为只要安顿好孩子的生活即可,将监护和管理的义务全权交到父母其中一方、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代为监管的亲戚手上,缺乏对孩子学习积极指导和精神交流临时监护人因为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并不能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错过了孩子成才成长的关键时机另外,部分留守儿童除了学习之外,承担家庭劳动的任务,这种现象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更为普遍这些方面都会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和身心发展受到影响[7]40在学校方面,由于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学习监管,影响其学习潜能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产生较高水平的学习倦怠在以往的研究中可知,东部地区在教师资源、师生比、生均经费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虽然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在近些年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整体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东西部地区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提供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学校由于教育资源便利和丰富,平时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较多,学校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较大的引导例如组织班会、班级活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家庭教育指导等,在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自信、学习成就感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西部师资、教学资源有限,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与指导尚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别,受调查的西部地区属于贫穷山区,经济发展水平比东部调查地区落后许多,家庭年人均收入低,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家庭兄弟姐妹较多,且多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监管,隔代监护人绝大部分文化程度低,甚至连识字都很困难,根本无法孩子学习在他们看来,能够解决孩子的温饱和安全问题即可由于条件限制,外出打工的父母可能只在过年时回一次家,孩子与父母的联系也少之又少,偶尔联系一次也只是大体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情况,无法针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也无法帮助其解决学习困惑调查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于东部,小学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高于东部,父母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子女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他们的观念是孩子能读书就让就读,学不好就不要读,早点入社会挣钱也可以,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所以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力度低,甚至不闻不问由于亲子互动的缺乏,孩子也逐渐习惯自行消化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很多时候得不到关爱和正确的指导,课业压力增大,与隔代监护人在思想上又存在明显的代沟孩子长期接受不到来自亲人的正面激励,对于学习的负面情绪也油然而生而东部地区整体的教育氛围较浓厚,受整体教育环境的影响,父母认为接受更高教育是能够改变孩子的一条出路,因此无论自己再忙也会时常关注孩子学习动态,给予必要的关爱除学习外,较少安排孩子承担家庭劳动尽管家中老人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但父母会利用社会教育力量,例如报名托管等教育机构,一定程度上解决外出工作无法孩子学习的问题,尽最大可能为孩子营造学习氛围平时会与临时监护人、老师保持联系,追踪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从父母那儿获得积极的正面的鼓励,能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焦虑、无力感和恐惧感东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倦怠得分进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渴望被人关爱和照顾,且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容易出现叛逆,情绪不稳定。

      亲情抚慰的缺失、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状态的稳定性,导致学习倦怠水平出现了年级差异总体上来说,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西部留守儿童学习倦怠水平都显著高于东部留守儿童通过教师访谈发现,西部留守儿童在每个班级所占比较高,学习习惯整体偏差,多数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热情不高西部地区留守家庭子女数普遍多于东部地區,除上学外,他们需要承担更多更重的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身心俱疲,无暇平衡学习和家庭负担五、对策学习倦怠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达不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而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经历着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体验成长烦恼同时还要面临学习的各种压力首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绝不能推卸对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留守儿童父母文化水平较低,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工作,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全权交给老师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学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学习阶段的孩子需要有人对他们的课业进行,为他们答疑解惑,如果学习上遇到困难,而又孤立无援,不知找谁帮助自己。

      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呵护,也找不到求助对象,慢慢地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无助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作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问题绝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对子女的学习方面需要有长期的监督和管理,在选择监护人时应考虑对方的文化水平、责任心、时间精力等因素减少留守儿童的家务负担,能保证他们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平时需积极主动与临时监护人、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并及时做到与孩子沟通,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等方式,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爱[8]139家庭中尽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转变“读书无用”的观念家长可以利用假期把孩子带到父母所工作的城市,增加父母陪伴的机会,及时弥补亲子教育缺位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工作模式,能体会父母的养家不易,也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以此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将来成才其次,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经济不发达地区虽已大体能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活的基本温饱问题,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留守儿童比较自卑,孤独、敏感其中不乏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因此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当发挥优势、主动承担责任班级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并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

      教师要对学习落后的留守儿童多一些耐心与尊重,平等对待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孩子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学校同伴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