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方剂学》教学大纲.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6763953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方剂学》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本科使用)前 言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是中医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课程目的】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和以后研究方剂学奠定基础课程内容简介】本大纲所用方剂学教材为2010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王付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共6章,即方剂学发展概要、治法与方剂、分类、组成与变化、剂型、煎法与服法等;下篇为各论共21章,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活血祛瘀剂、止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治痈疽疮疡剂下篇每章中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为正方,正方之后设附方每首正方分别设组成、用法、功用、药理作用、中医证、西医病、方证分析、临床运用,以及附方、方论选录、方歌等。

      下篇各论中每类方剂的要求,一般分为三级,即掌握、熟悉、了解总的原则是:要求掌握的方剂,必须对该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加减变化等全面掌握,有部分方剂还要掌握其使用注意及现代研究概况等,并能背熟方歌要求熟悉的方剂,以真正理解各方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为主,能背诵部分方歌了解的方剂为组成、功用、主治的一般内容,不一定背诵方歌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方剂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掌握各种临证组方的方法;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掌握各主要方剂的适应症及其运用 本专业教学时数共7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 总论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概要【目的要求】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3、熟悉在方剂学发展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部分方书4、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2、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3、重点介绍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作者、主要价值《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医方剂大辞典》)4、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1 学时第二章 治法与方剂【目的要求】1、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3、了解治法的概述教学内容】1、明确方剂与病机、治法的关系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3、治法的概述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0.5学时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目的要求】了解历代有关方剂分类的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教学内容】以病证、组方、功效等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医方集解》为代表的综合分类法授课方法与学时】自学,0学时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目的要求】1、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组成变化的基本形式2、熟悉方剂配伍的目的教学内容】1、方剂配伍的目的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运用特点,并举例说明3、方剂组成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1.5学时第五章 剂型【目的要求】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0.5学时第六章 煎药法服药法【目的要求】1、掌握汤剂的煎、服方法2、熟悉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及其意义教学内容】1、煎煮汤剂的用具、用水、火候以及先煎、后下等基本知识2、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0.5学时下篇 各论第一章 解表剂【目的要求】1、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败毒散2、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3、熟悉:桑菊饮4、了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教学内容】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的讲授方剂要点:(1)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应阐明麻黄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的配伍意义2)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应阐明桂枝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桂枝与白芍等量相配调和营卫的配伍原理,进而阐明桂、芍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主治的影响。

      同时,作为解表剂运用的通则,对桂枝汤的用法及其临床意义应进行具体阐发3)九味羌活汤是主治风寒挟湿而兼内有蕴热证的常用方,也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其服法及剂型的变化均对其功效、主治均有影响4)小青龙汤是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应阐明方中麻、桂与芍药的配伍关系,以及姜、辛、味在温化寒饮作用方面的配伍意义5)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解表之常用方,前者偏于疏表,后者偏于宣肺应重点阐明银花与连翘、荆芥与淡豆豉、桑叶与菊花、桔梗与杏仁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从银翘散煎服法要求领会辛凉解表方剂的用法共性6)败毒散辛温透散药中稍佐人参,益气扶正解表,适用于正气不足而外感风寒湿者,时行感冒而见表寒重证也可使用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6学时第二章 泻下剂【目的要求】1、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2、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3、熟悉: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4、了解:大陷胸汤教学内容】1、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的讲授方剂要点:(1)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应重点阐明三承气汤在功能、主治、用法、配伍关系方面的异同。

      2) 大黄附子汤是温下法的代表方应明确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关系和用量特点3) 温脾汤是治疗脾阳不足,冷积中阻的常用方具有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配伍特点4) 麻子仁丸是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应从方义分析、用量特点、用法等方面,阐明本方意在润肠泻热的道理5) 济川煎以肉苁蓉、当归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麻、枳壳升清降浊相合,主治肾虚津亏之大便秘结具有补中有泻、降中有升的配伍特点6) 十枣汤为峻下逐水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甘遂、莞花、大戟的配伍意义和使用注意,尤其是大枣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7) 黄龙汤以峻下热结之大承气汤,配伍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而成攻补兼施之剂,是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之证的常用方方义分析中应当重视桔梗宣肺以助通腑的特定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3学时第三章 和解剂【目的要求】1、掌握: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逍遥散、半夏泻心汤2、熟悉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及分类3、熟悉:痛泻要方4、了解:达原饮教学内容】1、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讲授方剂要点:(1)小柴胡汤是主治伤寒少阳半表半里证的代表方,亦是调和胆胃的常用方。

      应针对病机,全面阐明其治法原理,明确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的基本配伍结构把握本方的配伍特点及运用一般规律2)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而成,为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的常用方应阐明其主治证候及组方原理3) 蒿芩清胆汤是主治少阳湿热痰热证的常用方应重点分析其组方原理,青蒿与黄芩的配伍关系比较与小柴胡汤在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4)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之常用方在全面阐明其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疏肝、健脾、养血三者的关系5) 痛泻要方足治疗肝旺脾虚所致腹痛泄泻的常用方体现培土抑木的治法应阐明防风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6) 半夏泻心汤是用于寒热互结心下所致痞证的常用方,亦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应全面阐明其病机特点,方义及配伍特点通过与三个附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比较,说明组方应方随法变,药因证异的道理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4学时第四章 清热剂【目的要求】1、掌握:白虎汤、清营汤、凉膈散、导赤散、龙胆泻肝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2、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3、熟悉:竹叶石膏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葛根芩连汤。

      4、了解:清骨散、当归六黄汤教学内容】1、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的讲授方剂要点:(1)白虎汤是清热生津的基础方应阐明其重用石膏、知母,配伍粳米、甘草的意义,明确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比较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二方功用、配伍及临证运用的异同2)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是温热病邪初入营分和热入血分的常用方应阐明其组方原理及区别运用,尤其是“透热转气”的涵义以及凉血配伍活血的意义3)黄连解毒汤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其适应证为热毒壅盛,充斥三焦;凉膈散具有清上泻下,以泻代清的特点,是治疗中上二焦郁热之常用方4) 普济消毒饮以清热解毒药与疏散风热药相伍,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风热疫毒,壅于上焦,发于头面的大头瘟5)导赤散是治疗心经有热,心火下移小肠证的常用方阐明其主证特点及配伍意义6)龙胆泻肝汤功能苦寒泻火,利湿清热,为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剂在阐明配伍意义的基础上,应重视柴胡、当归、生地的运用及其与肝脏生理特性的关系7)左金丸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的常用方应阐明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配伍关系以及二药相配的常用组合对后世的影响。

      8)麻杏石甘汤为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之咳喘证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协同意义以及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对功效的影响9) 泻白散是治疗小儿肺经伏热咳喘的常用方,具有清中有润,泻中有补的配伍特点体现了照顾小儿稚阴之体以及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的生理特点 (10) 清胃散为主治胃火牙痛之常用方阐明其功用、主治、配伍特点以及黄连与升麻的配伍关系11) 玉女煎以清胃火有余之石膏与滋肾水不足之熟地相配,清火壮水并施,是主治胃热阴虚牙痛之常用方12)葛根芩连汤外解内清,而以内清肠胃之热为主,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13) 芍药汤是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