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自作诗 画堂》赏析.doc
12页1林散之草书《自作诗 画堂》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王罡“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 别号散耳、 江上老人 “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 “草圣”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 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 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2 散之 3 岁学书,32 岁师从黄宾虹,37 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 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 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 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 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林 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1972 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 瘦劲 飘逸”的“林体” 反映了近 300 年来中国草 书艺术的最 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 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 这才叫字!” 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 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 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 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 《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 《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 《中日友谊诗》被誉为“ 林散之 第一草书” 赏析提要: 这是林散之参加全国书展的作品 超凡脱俗,人书俱仙,是林散之晚年的代表作,先后 9次参展著录34 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自作诗 画堂》 127×31㎝林散之纪念馆收藏 “一代草圣”林散之草书条幅《自作诗 画堂》 ,尺寸 为 127×31㎝,约 4平方尺落款散耳,印有“江上老人” (白文) , “大吉羊” (朱文) 水墨纸本,洒金蜡纸带暗格, 长锋羊毫笔,焦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全作品正文内容 是: 才绿今年草,离离江上村 诗留昨夜雨,春掩画堂门 从 1973年开始,林散之先生每年都有不少草书作品 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大型展览每次参加展览,反响强烈, 好评如潮,最有影响的有两次一次是1987年在河南举行 的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林散之送展的作品是四尺整幅 草书陆游《剑门道中》 10月28日, 《书法报》发表徐本 一的文章《绝唱与新调》 ,文章写道:“通篇行气如虹,一 往情深,超越褚墨,使观者但闻一唱三叹浏亮之声,而丝 毫不显衰年之容林老此幅佳构举重若轻,直迈古人,堪 为当代杰作。
”另一次是1989年8月,全国第四届书法篆 刻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林散之先生选送的就是这5 幅作品当时先生身体不好,无法创作,二儿子林昌庚教 授便从先生近期作品中选出 10幅,请南京的一些书法行家 进行初选,根据不同人的意见和建议,结果选出 4张还 有一张四尺对开条幅是林散之先生 1988年 8月创作的, 林教授认为能代表父亲的水平,但是没有被行家选中于 是,林教授就把这一张与行家选中的 4幅作品一共5张字 挂在墙上,请林散之先生定夺,结果林老就选中这一幅草 书《自作诗 画堂》 这幅参展作品与林散之其他作品不一样第一,用的 不是生宣纸,而是洒金蜡纸这种纸的表面光滑,不吸墨, 很难写第二,用的是焦墨,林散之先生没有用最拿手的 淡墨 《书法报》第 11期发表舒蒙的文章,题目是《好书 不厌百回读》 ,文章说:“在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面前,评委 们团聚一圈,品评赞赏” “沈鹏同志提着林老作品的下端 两角,端详良久从评委们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们一时沉 浸在欣赏的美妙氛围之中 ” 人们常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一个人拥有很高的技术 或专业水平古代道士炼丹一般用木材或煤炭做燃料,这 些燃料的火焰一般都是红色的。
燃料中含有碳、氢等元素, 燃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氧化的过程供氧不足时 部分碳粒没有完全燃烧,随着上升的气流进入空气中,这 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烟在高温下燃烧的碳发出红光,就6 是我们看到的火焰如果供氧充足,绝大部分碳都被燃尽, 燃料中的氢就会参加燃烧氢燃烧的温度更高,发出蓝色 的火焰,道士称这种蓝色为青炼丹炼到炉里发出全是青 的火焰就算成功了,所以说是“炉火纯青” 我们用这个成 语来形容林散之先生的草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78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自作诗 画堂》(局部) 在洒金蜡纸上出现的凝重而焦渴的墨线,虚灵中醒豁 着浓烈的蓊郁的气息这幅《自作诗 画堂》可谓林散之暮 年难得之神品,人书俱老,人书俱仙其境界超过了赵朴 初评价的“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老笔淋漓 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 也超越了林散之自己认同的 “老来风格更天真”的意境如作品第一行“八八年”中 的“八” ,如果后面没有“年”字,恐怕没有人敢说是八八 又如“绿”字也是超出了常规,当年参加全国书展时就有 评委提出,不是“绿”字, “绿”的偏旁不是这种写法评 委魏启后先生看到‘绿’字,简而化之不禁大声赞叹: “林老敢这样写,而别人可能不敢,这正是修养的区别。
林老敢变,而且变得好 ”林散之的草书如同道士炼丹,木 碳大都被燃完,氢气参加燃烧,温度越来越高有法无法, 有笔无笔,有墨无墨,说有又无,说无又有,我们已不能 简单地用基本的书法标准来审视林散之的草书炉里蓝色 的火焰越来越多,木碳烧完,红焰退尽,火焰全部变青 林散之这幅草书作品正是如此,笔法、墨法和章法“炉火 纯青”!9 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自作诗 画堂》(特写) 草书代表作《自作诗 画堂》先后9次参展著录198910 年8月参加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1989年 8月出版于 《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1997年 9月收入在 《林散之书法集》 ,1999年 6月著录于《艺术大师丛书林 散之》 ,2000年 7月刊登于《林散之书法精品集》 ,2000年 12月电视片《林散之》碟片的封底,2003年 11月发表在 《林散之书画集》 ,2007年8月收进《林散之》 ,2012年5 月入选《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 1997年,林散之次子林昌庚教授将草书代表作《自作 诗 画堂》无偿捐给了林散之纪念馆 ——原载《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一书 相关链接: 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王罡11王 罡,江 苏扬 州人,1957 年生,大学本科。
江苏 省书画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 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先后被评为“ 全国百佳 出版工作者”、 “世界华人杰出收藏家”,授予国防服役 金质纪念章,受到两代中国国家主席 江泽民和胡锦涛 的接见并合影,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 像王罡先后发表各类研究林散之的文章近百篇,编 著《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专著《林散之草书精 品赏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面向 100 多个国家和地 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 一书,历时 4 年 《中国网》、 《中国书法网》、 《雅昌艺术网》 、 《凤凰网》等多家官网开辟专栏转载、选登《林散之草12 书精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