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赤小豆.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159779741
  • 上传时间:2021-01-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3.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赤小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赤小豆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赤小豆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赤小豆 Vignae Semen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再晒干 赤小豆规格 Vignae Semen specification 赤小豆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赤小豆等级 Vignae Semen grade 在赤小豆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赤小豆不同品质的依据 2 4 规格等级 表表1 赤小豆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级 性状描述 药材 赤 小 豆 统 货 干货呈长圆形而稍扁,长 58mm,直径 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 一侧可见种脐,呈线形突起,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 2/3,中间凹陷成纵沟背 面有 1 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 2,乳白色无臭,味微甘 赤豆统货 干货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 46m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 脐不突起 注:安国、亳州和荷花池三个药材市场,赤小豆均为统货;玉林市场部分商 铺会根据赤小豆直径和长度大小分为统货和选货两个等级 A 赤小豆 B 赤小豆放大图 图 1 赤小豆统货 A 赤豆 B 赤豆放大图 图 2 赤豆统货 3 图 3 赤小豆和赤豆对比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一、历代产地变迁 1.1 古代本草 赤小豆入药始载于秦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 , 列为中品, 神农本草经 曰: “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 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记录为: “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味甘、酸,平、 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无产 地或植物形态描述 唐代 新修本草 记载记载的内容与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 记载的一致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描述为: “赤小豆,今江淮(今长江、淮河一带)多种 莳 ” 宝庆本草折衷中记述赤小豆: “生江淮间,及关西(函谷关以西) 、河北 (今河北一带) 、京东西(今河南)多种莳 ”描述了赤小豆在长江、淮河一带种 植,之后增加了函谷关以西、河北和河南三个地区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 “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则认为: “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 者,并不治病 ”前者即赤小豆,后者即赤豆 本草原始曰: “苗高尺余 类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花似豇豆花,淡银褐色,结荚比绿豆荚稍大入药以粒紧 小而色赤者为良 ”这和本草纲目中的观点相同 1.2 现代文献 通过总结中药材品种论述 本草钩沉 中国药材学 中华本草 现代 中药材商品通鉴 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 验等现代专著,发现赤小豆药材在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其中赤小豆在南方各地 栽培较多。

      1.3 小结 5 综上所述,古代本草记载赤小豆在江淮一带多种植,现代文献认为南方所产 赤小豆为佳 二、历代品质评价 二、历代品质评价 2.1 古代本草 历代对赤小豆品质评价较少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 “各处俱 种,胭脂赤者为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认为: “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 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 ”前者即赤小豆,后者即赤豆 本 草原始曰: “苗高尺余类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花似豇豆花,淡银褐色, 结荚比绿豆荚稍大入药以粒紧小而色赤者为良 ” 2.2 现代文献 近代文献主要是从赤小豆的饱满度、颜色来进行品质评价 1963 版中国药典一部:以体实、饱满、色紫红者为佳 1977 版中国药典一部:赤小豆和赤豆均以粒饱满、色紫红者为佳 中国药材学 :本品以身干、粒饱满、色紫红发暗者为佳 中华本草 :赤小豆和赤豆均以颗粒饱满、色紫红发暗者为佳 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赤小豆以身长、饱满、体重质坚、色紫 红而微有光泽者为佳 中药大辞典 :赤小豆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药材以赤 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2.3 小结 古代书籍对赤小豆品质评价较少,近代文献主要是从赤小豆的饱满度、颜色 来进行品质评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