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面奶的制备.doc
3页洗面奶乳液类化妆品一、实验目的1 学习清洁\护肤化妆品的基本知识2 初步掌握配制乳液类化妆品的基本操作技术二、原理洗面奶是一种液体的冷霜它能去除皮肤表面的污物,油脂、坏死细胞的皮屑以及涂抹在面部的粉底霜,唇膏、胭脂、眉笔和眼影膏等,同时能使皮肤柔软、润滑并能形成一层保护膜,是一种优良的面部清洗和美容用品1 基本类型a. 泡沫型洗面奶-这个是大家平时使用最多的,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型通过表面活性剂对油脂的乳化能力而达到清洁效果这类产品对水溶型污垢的清洁能力比较强 皂剂洗面奶也是其中一类,但是由于其特性明显,所以一般会和普通表面活性剂洗面奶区别对待b. 溶剂型-这类产品是靠油与油的溶解能力来去除油性污垢,它主要针对油性污垢,所以一般都是一些卸妆油,清洁霜等等C. 无泡型洗面奶-这类产品结合了以上两种类型的特点,既使用了适量油份也含有部分表面活性剂2洗面奶的洁面原理一般来说,洗面奶是由油相物、水相物、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营养剂等成分构成的液状产品其中奶油状洗面奶含有油相成分,适用于干性皮肤使用;水晶状透明产品不含油相成分,如配方调理适当,可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使用洗面奶中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分散、发泡、去污、乳化五大作用,是洁面品的主要活性物。
此外,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洗面过程中,可借油相物溶解面部油溶性的脂垢;借其水相物溶解脸面上水溶性的汗渍污垢3洗面奶的配制原理乳液类化妆品主要含有水分,油脂和表面活性剂等组份,属于O/W型乳化体系在表面活性剂和机械搅拌的作用下,油脂被高度分散到水相中,成为均匀的乳化体4洗面奶的稳定性由于乳液类化妆品容易流动,黏度较低,因而其稳定性是最重要的为了提高其乳化体系的稳定性,除了原料配比合理、乳化剂选择正确以外,还需要使用高效率的均质设备,以获得颗粒细腻均匀,油水不易分离的稳定乳化体系三、原料及配方硬脂酸 3% 油脂具有清洁润肤作用白油 23% 油脂具有清洁润肤作用 三乙醇胺 4(如果没有可用氢氧化钠代替)司盘60 4 乳化剂丙二醇 5香料、色素、防腐剂 少量余量 水四 实验操作1) 在烧杯中按配方量加入三乙醇胺、精制水,加热至90℃保温10min,然后加入硬脂酸、搅拌溶解加入丙二醇,降温至70℃,备用2) 在另一烧杯中加入白油和司盘60,搅拌均匀加热到70℃3) 在搅拌下将2缓慢到入1中降温至50℃,加入色素、香精和防腐剂,搅拌,冷却至室温,装瓶。
五 产品检测(余下内容可不准备) 1)pH值:4.5~8.5(按GB/T 13531.1方法检测):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0.1g),加入经过煮沸冷却后的实验室用水九份,加热至40℃,,并不断搅拌至均匀,冷却至温度,待用2)粘度(25℃),Pa.s:标准值2.0取适量样品于200mL高型烧杯中,水浴使之恒温251℃,用NDJ-I型粘度计测定,记录三次读数,取平均值粘度10Pa.s,25℃,用3#转子,12r/min粘度≥10Pa.s,25℃,用4#转子,12r/min3)离心分离:2000r/min,30min无油水分离(颗粒沉淀除外)4)耐热::401℃,24h恢复至室温无分层、变稀、变色现象预先将电热恒温箱调节到401℃,取试样两瓶,一瓶放入恒温箱内,一瓶室温保存作标样,24h后取出耐热样品,恢复至室温后与保存标样相比,应无分层、变稀、变色现象5)耐寒:-101℃,24h恢复至室温无分层、泛粗、变色现象预先将冰箱调节到-101℃, 取试样两瓶,一瓶放冰箱内,一瓶室温保存作标样,24h后取出耐寒样品,恢复至室温后与保存标样相比,应无分层、泛粗、变色现象6)瓶装产品容量允差:每瓶≤100mL 2.5%,每瓶>100g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