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影视艺术概论(15章).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0292939
  • 上传时间:2023-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影视艺术概论(1—5章)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 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 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 *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 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 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 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 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 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画面的形成取决于镜头的运用电影语言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镜头组织拍摄画面的问题(“摄影笔”的问题) 1、镜头的距离 远景远距离,大视野介绍环境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动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力引向人物,环境空间小主体局部,面目表情及情感变化特定局部占整个画面,视觉冲击,强迫注意突出与强化作用 2、镜头的运动  推 拉 摇 移 跟 3、镜头的角度 平拍 俯拍 仰拍 4、镜头的视点 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机位与轴线: 顶角机位、平行机位、正、反打机位 跳轴与反跳轴 反跳轴原则是摄影机机位设置的一条定律,为保证摄影对象在空间中的正确位置、方向的统一,使观众得到正确的空间结构顺序,需在轴线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机角度。

      跳轴是指越过轴线安排机位 5、镜头的焦距 标准镜头 短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 第二节 蒙太奇 蒙太奇概念——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组装、装配、构成指镜头、画面、声音有机组合的方式手段,通过连接、组合构成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 “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普多夫金 蒙太奇是电影的思维方式,具有文法、表意、修辞意义 一、蒙太奇的功能、作用 叙述故事——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素材,形成完整的事件、情节连接的手法技巧:无技巧切换;有技巧切换 表达思想——运用画面间的隐喻、对比、象征等关系来表达思想情感、阐发意义 创造时空、运动和节奏——自由的虚拟的时空蒙太奇运动画面节奏与叙事节奏镜头组合时间长度、运动速度、幅度和强度 二、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修饰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 顺接式: A、B、C…… 平行式:A123、B123、A345、B345…… 交叉式:A1、B1、A2、B2…… 颠倒式(或插入式):Z、A、B、C……;  或A、X、B、C、D、X、F…… 2、表现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 思想蒙太奇 3、修饰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类比蒙太奇 排比蒙太奇 第三节 巴赞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概念 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长镜头的美学特点:叙述的完整性、*真性;表意的丰富性;画面的开放性。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 第三章 电影语言(下) ——电影的非独特元素 构图、色彩、声音 第一节 构图 一、构图及其意义 构图指影像画面的构成,画面内一切视觉元素(可见物)的安排、配置、比例关系如人景物的位置、大小、远近、透视关系等 构图的意义:建立兴趣中心;引导观众注意力,吸引观众视线演绎画面内容  构图的基本组成部分:主体、陪体、环境 二、构图的方法和原则 1、构图的方式方法: 平衡/非平衡构图 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 2、构图的原则: 叙事性原则 表意性原则 修辞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三、场面调度 1、解说 原戏剧术语,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交流表演活动所做的艺术安排、处理引入电影创作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如场景的设置、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以及摄影机的运动 电影场面调度两层次:演员调度、镜头调度 2、场面调度的作用和方法 构成银幕画面,寻求造型美 刻划人物性格,揭示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思想哲理 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 第二节 光影和色彩 一、光影 1、光源:自然光与人工光 2、光线三元素; ♦质量——柔光与硬光  ♦ 方向——前置光、侧光、背光、顶光、 底光 ♦强度——强光、弱光 3、照明方式 三点照明与自然光效 高调照明与低调照明 二、色彩 色彩的美学 色彩的处理配置 色彩的基调 第三节 声音 一、声音的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人声:对话、独白、旁白 ◆音响:自然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 ◆音乐:声乐、器乐 二、电影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从属;共融;简明;非连续性从属画面,与画面平行协调、共融分段陈述,间断出现音符歌词较简单明了 ◆抒发情感;参与叙事;展示时代、地域、环境;表达思想、创造节奏 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画同步(声画合一) 声画分离 声画对位 静默(无声) 第四节 电影符号学 电影的符号学性质肖似代码” 强编码符号与若编码符号 电影符号的编码形式:具象层面、抽象层面、审美层面麦茨的八大组合段 第四章电影艺术发展概略(上)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及早期探索 一、最初的实验发明 ●从诡盘、电影透视箱到活动的摄影机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 ●梅里爱:电影与戏剧的联姻 二、鲍特和格里菲斯的贡献 鲍特 剪辑手法的确立 格里菲斯(1875—1948) 现代电影观念的奠基者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的贡献: 将独立的镜头组成段落,形成电影特有的节奏和叙事性 平行蒙太奇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叙事模式 特写、闪回、分割画面等拍摄技巧的运用  第二节 电影的成长与成熟时期 一、前苏联早期电影的蒙太奇学派 ⒈ “库里肖夫效应” ⒉ 维尔多夫的“电影眼睛理论” ⒊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 ⒋ 爱森斯坦的对比蒙太奇 蒙太奇学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前苏联的艺术家群体,认为“蒙太奇原则是电影特性的基础”,对蒙太奇理论与实践做出过贡献。

      该学派代表人物有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多夫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带领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室做的剪辑实验 ,将影帝莫兹尤辛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与不同镜头组合,产生不同意义 面部特写 一杯羹------饥渴 一具尸体----忧伤 嬉戏的小女孩----慈爱 结论:有目的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可以获得新的涵义、新的艺术特质 维尔多夫:“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的眼睛……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的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它们的立足之地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 普多夫金:“分散的镜头犹如分散的词汇,必须组成句子才具有完全的意义一部电影是一系列影像的组合,并非是仅仅自成一体的个别镜头镜头之间必须相互建立 联系,才能实现电影叙事在银幕上对真 实事件用特定的方式予以描述,使它有别于事件本身,这就使电影成了一门艺术 ——《电影技术和电影表演》 二、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好莱坞:电影经营的乐土 制片厂制和明星制 默片时代的喜剧片:卓别林与基顿 三十年代好莱坞的类型片: 西部片; 科幻片;歌舞片;侦探片 西部片的经典模式 最富于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特点;植根于美国西进的历史以广袤奇险的西部旷野为背景。

      写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化殖民主义倾向 模式化的情节和人物:铁骑劫美、英雄解困、除暴安良、打斗枪杀智勇双全的牛仔、警长;杀人越货的盗寇草莽;妖魔化的印第安人 西部片的发展:50年代的殖民文化心理批判,60年代后的反英雄化过程与历史文化反思 歌舞片 舞蹈与歌唱的融合(以歌为主或以舞为主)歌剧式的舞台空间与大型舞蹈场面 喜剧气氛叙事的真实性与歌舞的抒情性 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王》(1927) 歌舞片的经典之作:《雨中曲》(1952) 科幻片:科学幻想与恐怖 飞动科学想象,展现世界奇观,反思现代科学,感受震惊体验 内容构成:科学与生命伦理;史前探险与外星人挑战;超自然力威胁 好莱坞第一部、影响最大的科幻片:《弗兰肯斯坦》(1931,环球公司) 当代美国影坛著名科幻三杰:斯坦利·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乔卢·卢卡斯 第三节:电影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