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docx
4页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引言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开办孔子学校,汉语热正在兴起,并且形式日渐高涨然而,宣传汉语就一定能宣传中华文化吗?孔子又真的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又能代表当今整个中国的文化吗?而在我们大张旗鼓地向外宣传本国文化的同时,我们又有多少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走向消亡呢?谈文化的缺失并不是想要去批判什么,而是希望会给人一个警醒,让我们开始珍惜特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不要让多样的民族文化也走向了“大一统”文化的过分和谐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一.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稳定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其内含是有发展变化的由此看来,传统文化就是具有长久传承性和稳定性的而又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的文化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来,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这样几个过程: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封建制度,礼仪服饰,还是儒法经典,茶道书法,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历史纵向发展来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汉时期的大一统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而中国又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近百个民族各有特色,所以绝对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虽然汉文化长时间占主流,但追溯到“传统”二字上,中国文化仍然该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 二.文化传统缺失的现状 《中国国家地理》上有关于云南的专访,将湄公河上游的傣族居民和下游泰国居民进行比较其结果就是,云南少数民族为了顺应现代化发展而逐渐丧失了传统文化首先,我们非常清楚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为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在《最后一课》里,督得说本民族的语言是开启民族复兴大门的钥匙然而现在会傣族语的只有高龄老人也就是说一个家里只有爷爷辈的会说会写傣语;到了父亲辈的能听懂,但说得不好,更不会写;到了青少年一代,是既不会说也不会写,甚至听都听不懂汉语倒是无比流利我不是说汉语流利不对,因为汉语是全国通用语言,甚至等中国再强大一些汉语就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然而等老人们都不在了,有谁能理解傣族文化呢?那些古文献要让谁去读谁去翻译呢?傣族人自己其实也不愿意自己的后辈都不会民族语言,但有几个人敢冒险违背潮流把自己孩子送进寺院学校专门学习民族文化呢?在高考的浪潮推动下,也唯有融进去了汉化是从古至今的一个趋势,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产生强烈吸引力,从而使非主流文化逐渐消失。
然而民族语言民族服饰又算是落后吗?这样的同化很难让人说是进步,只能是一种无奈另一方面,为了谋生傣族人不得不砍伐树林,广泛种植橡胶来赚钱于是云南一带到了冬天竟然也和中国北方一样荒凉!佛事也不常做了,寺院方丈甚至成了想赚钱的小青年,游客来时放佛经,游客一走就成了周杰伦泼水节天天都能过,只要游客愿意给钱,公园里的青年男女就立刻泼水给你看传统的节日活动就成了单纯的表演甚至儿童穿民族服装也是为了赚钱游客为了记录民族特色常会带着穿民族服装的小孩照相,而家长会在旁边收费,照一张两元这样看来,传统是给人看用来谋取利益的,而不是一种文化或者说,这样的表演与想尽办法赚钱成了新的文化传统!而在泰国呢?人们是宁愿忍受穷苦要保护树林保护传统的自然植被,并且依然花大部分钱在佛事上来维护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化的统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但是如果所有的民族都逐渐汉化了,那么中国的魅力又在哪里呢?民族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彩性,本是强大的原因之一为什么没有任何外来民族能够征服中国?因为任何一个民族一进来就会存在与之习俗相近的民族,那么外来民族也很快被同化了,这样它的冲击性就几乎不存在了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冲突又确实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所以中国现在仍需要一个自由的文化氛围,让各族文化自由发展,也给每个民族一个机会来弘扬文化,更需要每个人尽力去尊重去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不能让非主流文化在工业文明中被冲击掉否则中国文化又在哪里呢?工业文明已经是世界主流了,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全人类都要走向统一,都要融合,那么每个国家都失去个性倒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了 文化缺失的另一个现状是一些传统精神的淡化 比如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中有几个活力因素,一是爱国主义,二是集体主义,三是英雄主义,四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爱国主义是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才形成的那么在和平时期,当人们感受不到侵略感受不到危机的时候,这样的精神自然会淡化除了教科书和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外,我们很难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有人把“爱国”挂在嘴边,甚至一天到晚排斥其他国家,再或者是小愤青动不动得游行这些就是爱国了吗?首先,真正爱国的人是不会把“爱国”二字轻易说出口的另一方面,爱自己的国家不是要我们去排斥其他国家因为中国追求的是共同繁荣,和谐发展中国没有军国主义,并且骨子里带着一股平和劲,中庸色彩又浓厚,所以一般不会有过激行为。
至于集体主义,说小一点,就是学校里一个班级的问题但是很多人觉得讲集体观很幼稚说班干部整天拿“集体”来压你,由此来实行专制也就是说,潜意识里对集体主义存在反感和排斥英雄主义就更难办了这年头做好事都需要勇气,因为很有可能被人说成是“炒作”这就像当代青年缺乏一种博大的胸襟一样,总是以一种鄙视怀疑态度看待人一旦一个人做了什么好事,就要怀疑这个人有怎样的动机,归结到最后就只有“炒作”二字了!不知道是语言匮乏还是思想浅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倒是还有但按照钱理群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一:做梦我认为缺失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想尽办法搜出什么文化遗产来宣扬宣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