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防火规范学习课件.ppt
51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v修改的条文v新增的条文v强制性条文术语新规范原高规2.1.1 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高规》1.0.3 中指出高层建筑应为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注释 按照住宅按每层3米计算,整合后的规范取消了原高层建筑对层数的要求,全部按照每层3米折算成建筑高度术语新规范原高规改动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2 仓库; 3 民用建筑;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6 可燃材料堆场;7 城市交通隧道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 层及9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 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 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 厂房;6 仓库;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
新规范将住宅、高层民用建筑、多层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术语新规范高规2.1.2 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裙房裙房高层高层注释1、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未采用防火墙分隔时,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术语新规范原高规注释术语中取消了对商业服务网点防火设置的要求具体的防火要求在相关的条文中规定2.1.4 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术语新规范原高规注释 2.1.14 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1 1 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是指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等;2 2 室内安全区域主要指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间、避难走道等区域; 3 3 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以及符合本规范第条要求的天桥、连廊等。
4 4 发生火灾时这些区域由于采取的相应防火分隔措施及防排烟措施,较为安全,可供人员暂时避险用,因此可以作为安全出口考虑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如何区别?问题的处理注释1 1 三三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酒店大堂楼梯)2 有一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间;3 周围都有建筑构配件或有门的楼梯就形成楼梯间;4 4 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第五章第五章 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新规范注释 本章此次规范整合修改中调整幅度最大的一章,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章 原《建规》分五节: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2、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3、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4、其他;5、木结构民用建筑 新规范本章也分五节: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2、总平面布局;3、防火分区和层数;4、平面布置;5、安全疏散和避难将木结构建筑单独调整为一个章节 新规范民用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 类二 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建 筑 高 度 不 大 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9层至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新规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类别建筑类别高层民用高层民用建筑建筑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1391114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9679三级117810四级14910121、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2、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1h,其防火间距不限新增v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以上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强条)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数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数新规范名称名称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允许建筑高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度或层数防火分区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筑面积(㎡)备注备注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5.1.1条1500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面积可以适当增加单、多层民用建筑一、二级2500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室一级--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注:1 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按局部增加计算。
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民用分区和层数民用分区和层数建规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最多允许层数数防火分区的最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大允许建筑面积(㎡)积(㎡)备注备注一、二级规范1.0.2条2500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面积可以适当增加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室一级500注:1 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按局部增加计算 防火分区和层数防火分区和层数高规建筑类别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地下或半地下室一级500注:1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倍大部分、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按局部增加计算 2一类建筑的电信楼,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50%(新规取消) v防火分区面积计算时不可扣除前室、楼梯间等面积v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中庭等上下连通的开口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v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v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v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v此处未提到天井,天井需满足窗间墙和窗槛墙的要求注释v5.3.4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烧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2、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 ㎡ 3、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注释1 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 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距离和步行街端部的开口宽度均不应小于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3 3))相邻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新规范步行街4 4))当步行街两侧为多层建筑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 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5)步行街两侧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直接通直步行街;首层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直步行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不行距离不应大于60m.步行街平面布置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的建筑时,不应超过三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火等的建筑时,不应超过三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2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或二层;3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4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注释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指的是:楼梯独立、门厅独立。
平面布置5.4.5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5.4.6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应布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歌舞厅、录像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歌舞厅、录像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2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于10m;;3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4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想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想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防火门平面布置5.4.11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安全分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的不燃性楼板安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内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内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注释当每个分隔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00㎡,该层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安全疏散和避难建筑面积不大于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个疏散门新增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200(500)第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100)三级3层200第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50)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15人(30)公共建筑v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却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v1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隔。
v2 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 ㎡ 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1个v3 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本规范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规范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本条同时适用于 地上、地下)v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却又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小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梯,但应符合下列规定:v1 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v2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v3 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公共建筑必须分别设前室)v4 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注释3、4为与住宅剪刀梯的区别新规范v5.5.13 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v1 医疗建筑、旅馆、公寓、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v2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旅馆)v3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v4 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注释人员密集场所:除住宅楼、办公楼以外的民用建筑新规范安全疏散和避难住宅建筑新规范新规范问题:如何理解两个安全出口的概念:如何理解两个安全出口的概念: ((1)通过一扇门进入一个前室后再分别)通过一扇门进入一个前室后再分别进入剪刀楼梯,可否?进入剪刀楼梯,可否?新规范((2)) 穿越一个前室进入另一个前室方可进入疏穿越一个前室进入另一个前室方可进入疏散楼梯间,可否?散楼梯间,可否? 新规范正确的设计是:正确的设计是:注释新规范塔式住宅确实有困难只能设置一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其前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2.00㎡、短边尺寸不小于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新规范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封闭楼梯间可以不是防火门比如:办公楼)新增防烟楼梯间的要求:防烟楼梯间的要求:1、应设置防烟设施。
2、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建、高层厂房,㎡;住宅㎡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公建、高层厂房,10㎡;住宅6㎡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5、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入口、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新规范、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平面位置不应改变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老规范:只对商场、歌舞娱乐场所)2、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3、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新增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新规范注释建筑内疏散门的规定:建筑内疏散门的规定: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新规范新规范是把高规和建规融合,不做介绍地下车库人员疏散出口: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新规范防火门设置的规定: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新规范新规范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新规范灭火救援设施新规范消防车道v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
v(包含住宅小区、校园,但不适用于工厂、仓库)v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或总长度大于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v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注释160m新规范穿过建筑物新规范环行消防车道新规范新规范v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超过,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对于住宅建筑对于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临空建造的高层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和山坡地或河道临空建造的高层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强条)(强条)v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内院或天井的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当该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车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v通道作用:铺设消防水带的需要注释新规范v7.1.8 消防车道的要求:消防车道的要求:v1、车道的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v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v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等障碍物v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大于多少没有限制)v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注释消防车转弯半径新规范v汽车最小转弯半径:v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v普通消防车9m;v登高车12m;v一些特种车辆16~20m救援场地入口新规范救援场地入口新规范救援场地入口新规范救援场地入口新规范消防电梯新规范v7.3.1 下列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下列建筑应设消防电梯:v1 建筑高度大于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的住宅建筑;v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v3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v消防电梯应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消防电梯应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相邻两台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可共用个防火分区可共用1台消防电梯台消防电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