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初结构设计说明.doc
5页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浙江省标准DB33/1001-2003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1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1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二、设计条件1、 基本风压:0.85KN/M22、 基本雪压:0.50KN/M23、 本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根据荷载规范及有关资料,本工程楼面、屋面活荷载取值如下:1) 楼梯:3.50KN/M22) 商铺:3.5KN/M23) 汽车库:4.0KN/M24) 仓库: 5.0KN/M25) 卧室、客厅:2.0KN/M26) 卫生间:2.0 KN/M27) 走廊、门厅:2.5 KN/M28) 电梯机房:7.0 KN/M29) 电梯机房:7.0 KN/M210) 消防车(双向板):20.0 KN/M211) 不上人屋面:0.5 KN/M212) 上人屋面:2.0 KN/M2三、上部结构设计1、 本工程地震作用按7度计算,抗震措施按7度设计2、 本小区共22栋住宅楼,其中18层高层住宅3栋,6层多层住宅14栋,3层低层住宅5栋,与高层地下室相连的地下车库以及沿街与多层或者高层相连的二层商铺组成根据不同建筑特点,上部结构设计分别表述如下:1)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高层住宅均选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240mm,一层、二层与主体相连的商铺,与主体地下室相连的地下车库均采用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2)多层住宅及与住宅相连的商铺:所有多层住宅及与其相连的商铺均选用框架结构,主要柱断面为300x400,框架抗震等级三级;3)低层住宅:选用框架结构,主要柱断面为300x400,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四、地下室设计本小区3栋高层地下室与地下车库连在一起,局部区域两层地下室,单层地下车库层高3.90m,两层地下室层高分别为2.50m和3.0m,地下室错层。
地下室主要柱断面为600x600,底板厚500mm,顶板及两层地下室的负一层板均为250mm地下室长度方向以及地下室与主体间均设收缩后浇带及沉降后浇带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沉降差问题地下室底板、外墙、室外部分顶板砼均采用防水、抗渗砼,混凝土抗渗等级S6,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五、基础设计本工程基础根据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舟山六横住宅小区——万宇·香榭花园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报告》设计根据该地块的地质勘察资料,本小区高层及与高层相连的商铺、地下车库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700KN,桩长约27米,桩端持力层为⑤-3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多层及与多层相连的住宅、低层住宅采用φ400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500KN,桩长约18米,桩端持力层为③-1粘土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因中间勘察报告提供的孔位太少,不能完整反映整个地块的地质情况,详细基础方案待详细勘察报告出来后才能最终确定六、人防地下室设计本工程地下室共4463M2,其中3349M2为人防地下室,按常6级、核6级人防地下室设计,墙厚300mm,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如下:顶板: 60 KN/M2底板: 25 KN/M2外墙; 50 KN/M2防护与非防护单元隔墙:90 KN/M2出入口临空墙:110 KN/M2七、材料1、±0.00以下填充墙采用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
±0.00以上外墙采用水泥空心砌块,M7.5混合砂浆±0.00以上内墙、地下室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0混合砂浆2、混凝土:见各单体平面3、钢筋: 箍筋、现浇板钢筋、分布筋:I级钢,fy=210N/mm2. 主筋:II级钢,fy=300N/mm2.八、结构计算及分析本工程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及SATWE程序进行结构分析,计算结果合理,均满足规范要求,按不同结构类型选取代表单体计算结果如下 :23#楼(高层剪力墙)计算结果: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014 175.09 0.93 ( 0.92+0.01 ) 0.07 2 1.9891 81.35 0.95 ( 0.02+0.92 ) 0.05 3 1.7158 131.83 0.12 ( 0.05+0.07 ) 0.88 4 0.5918 172.09 0.78 ( 0.77+0.01 ) 0.22 5 0.5160 73.94 0.93 ( 0.07+0.86 ) 0.07 6 0.4540 138.63 0.28 ( 0.16+0.12 ) 0.72 7 0.2915 170.06 0.72 ( 0.70+0.02 ) 0.28 8 0.2337 68.06 0.90 ( 0.13+0.77 ) 0.10 9 0.2065 132.57 0.38 ( 0.17+0.21 ) 0.62 10 0.1770 169.86 0.75 ( 0.73+0.02 ) 0.25 11 0.1362 62.79 0.79 ( 0.17+0.62 ) 0.21 12 0.1215 161.38 0.69 ( 0.52+0.17 ) 0.31 13 0.1192 147.53 0.57 ( 0.37+0.20 ) 0.43 14 0.0913 57.22 0.67 ( 0.22+0.44 ) 0.33 15 0.0887 174.59 0.85 ( 0.77+0.08 ) 0.15 2、水平力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1)地震力作用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129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0122)风荷载作用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700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329 3、有效质量系数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8.43% 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6.37%9#楼(多层框架)计算结果: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0.9226 175.05 0.99 ( 0.98+0.01 ) 0.01 2 0.8798 83.70 0.96 ( 0.01+0.94 ) 0.04 3 0.7800 109.14 0.07 ( 0.01+0.06 ) 0.93 4 0.3538 7.79 0.92 ( 0.90+0.02 ) 0.08 5 0.3357 111.45 0.61 ( 0.08+0.52 ) 0.39 6 0.3133 81.13 0.52 ( 0.01+0.51 ) 0.48 7 0.2290 4.71 0.91 ( 0.90+0.01 ) 0.09 8 0.2125 119.25 0.37 ( 0.09+0.28 ) 0.63 9 0.2027 83.89 0.75 ( 0.01+0.74 ) 0.25 10 0.1452 177.33 0.96 ( 0.96+0.00 ) 0.04 11 0.1333 81.65 0.81 ( 0.02+0.79 ) 0.19 12 0.1264 104.94 0.26 ( 0.03+0.23 ) 0.74 13 0.1113 179.31 0.98 ( 0.97+0.00 ) 0.02 14 0.1014 103.27 0.23 ( 0.01+0.22 ) 0.77 15 0.0970 85.95 0.70 ( 0.01+0.70 ) 0.302、水平力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1)地震力作用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809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7212)风荷载作用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3223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718 3、有效质量系数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0.06% 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0.37%11#楼(低层框架)计算结果: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