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种树郭橐驼传资料.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6973191
  • 上传时间:2023-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种树郭橐驼传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以文载道(文道合一,文以明道),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又称“柳柳州” 注评一、得名由来: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   1、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 始:最初、原来    2、病偻(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病偻: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偻:脊背弯曲,即佝偻(gōu lóu)病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有些像 者:的样子,代词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   3、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自己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名词作动词,起名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二、种树专长: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种树专长)   1、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介绍住址〗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介绍职业,“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业:名词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为:从事,经营   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人   争迎取养:“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或:表假设,假如   移徙:移植 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实   以:而,表递进。

      蕃:多 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早而且多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摹仿 莫:没有谁,代词 如:赶得上,动词 三、种树之道: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种树之道)   1、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介绍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能:本领 木:树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生长得快   天: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 致,使达到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介绍种树要领〗    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种植树木的方法 性,方法 本:树根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指用原有的土 筑:作动词,捣土 密:结实   3、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

      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既然:这样之后 既:…之后 然:这样 已:(做)完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这里指看 其:如果,连词   莳:种植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 置:放下,这里指放在一边不管   若弃:像丢弃了它们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   则:那么,连词 者:助词,无义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介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不害其长:不妨害它的生长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5、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则:就,连词不然:不是这样  根拳:树根拳曲 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   焉:句中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6、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指用心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7、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甚者:更严重的 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爪,掐,用指甲划,作动词用   以:来,连词  验:检验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   其实:那实际上 不我若:“不若我”的倒装,不如我,不及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   若,及,赶得上,动词 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为何哉”的倒装,我又能做什么呢? 四、治民之道: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   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转入正意   道:指种树的经验 官理:为官治民 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2、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先表示谦虚 ○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业:职业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地发号施令 烦:不断地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终于因此使百姓受到祸害卒,最终、终于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尔:你们 勖:勉励 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 字:养育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成,这里指喂大豚,小猪   4、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聚之:召集百姓 木:梆子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饔,早饭飧,晚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当差的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增加   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 性,生命 病:困苦怠:疲倦   5、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同我从事的活计业,职业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 五、写作目的: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嘻: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办法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即指此文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重点词语  1.长   (1)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2)长,读zhǎng,生长,如本文“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引申为“长大”,如《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再引申为“年纪大”,与“幼”相对,如《木兰诗》:“木兰无长兄再引申为“首领”,如《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县长官叫“令”,小县长官叫“长”本文的“长人者”的“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3)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今读cháng   2.若   (1)若,作动词用,有“像、似”的意思,如本文:“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2)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3.传   (1)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经文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动词,作传 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2)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通假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3.既然已(“已”同“矣”,了)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于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