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转型期湖南妇女发展变化与对策研究.doc
12页社会转型期湖南妇女发展变化与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汇入 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经济转型、体制创新,一方面使我国妇女获得 了持续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广大妇女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运 用我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受 教育程度、参政、就业、迁移以及婚姻、生育等六个方面,对妇女的 发展状况进行历史的和群际之间的对比研究,分析社会转型期湖南妇 女的发展状态、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妇女发展,造成两性地 位差异的原因,并围绕2001 - 2010年湖南妇女发展规划的目标,探求 支持性措施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湖南妇女的发展10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湖南妇女在诸多方面取得 了进步:(-)妇女受教育状况1. 女性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半 文盲率已降为9.45%,其中15-44周岁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率仅为 1.47%,分别比10年前降低了 16.01和7.62个百分点1998年,我省 经国家验收后授予“全国扫盲先进省”。
2. 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得到提高我省15-59岁女性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到60.39%,高 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7.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 3.19%,分别比10年前提高13.62、4.21和2.01个百分点其中,大 专以上学历的女性是1990年的2.7倍女性占大专本科、高中(含中 专)文化程度总数的36.9%和41.36%,分别比10年前高出9.85和 3.98个百分点;全省女研究生已占研究生总数的25.60%3. 男女两性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00年,全省15-19岁青少年女性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已 占该年龄段女性总数的87.65%,仅低于男性3.17个百分点,比1990 年减少了 11.74个百分点男女两性6-9岁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几乎 不存在差异,分别为98.74%和98.65%妇女参政状况人口普查数据反映男女两性从政状况的数据,不是很详尽,为 此,我们借用了《1995 - 2000年湖南妇女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报 告》的部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1. 妇女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在较高层次得到体现2000年,我省第九届人大女代表所占的比例为22.8%,比上届提 高了 0.85个百分点;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女委员所占的比率为 16.94%,比上届提高了 2.04个百分点。
2000年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 中有一名女干部,比1995年提高了 0.26个百分点;担任地厅级、县 处级领导职务的女干部比例,比1995年分别增加1.70和2.70个百分 点2. 各级女性负责人的比例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省女性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中所占 的比例已达到17.88%,比1990年高出8.44个百分点其中,党的各 级组织负责人中女性所占的比率为10.95%;国家机关及其机构负责人 中女性为15.08%;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为17.33%;民主党 派和社团负责人中女性为29.90%除民主党派和社团女性负责人的比 例略低于1990年外,其余均高于1990年的水平随着女性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逐步实施,湖南妇女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大批 德才兼备的女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三)女性就业状况1. 女性在较高层次就业的比例提高,男女之间的差距缩小如前所述,女性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中所占 的比例由1990年的9.44%提升到2000年的17.88%;专业技术人员中 女性所占的比例2000年达到49.12%,比1990年高出5.86个百分点; 在行政办公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 33.02%,比1990年高 出6.77个百分点。
从1990和2000年男女两性在各职业人口中所占比 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男女两性在较高层次职业中的差距明显缩小 (见表1 )表1 10年间男女两性在较高层次就业情况比较 单位:%项n1990 年2000 年男女男女两性所占 百分比的差异男女男女两性所占 百分比的差异党政机关、企事 业单位负责人90.569.4481.1282.1217.8864.24专业技术人员56.7443.2613.4850.8849.121.76行政办公人员73.7526.2547.5066.9833.0233.962. 女性在职业分布上更加合理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中大量女性流向城镇从事 非农产业和非重体力劳动女性从事农林牧渔生产人员较10年前降低 了 4.05个百分点而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崛起,吸纳了大量女性劳动 力,从事商业、服务工作的妇女,在女性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 10年前的2.49%增长到8.79%另外,女性在卫生、经济业务、新闻 出版、检验计量、商业服务、医疗卫生辅助服务、社会服务和居民生 活服务以及纺织、服装、烟草、轻工业制作等适合女性特长岗位的人 数均超过男性;在金融、教学、宗教、电子制造、装配行业的人数也 接近男性。
四)迁移状况1. 女性迁移人数较10年前成倍增加,绝对数超过男性2000年湖南省登记的省内迁移流动人口达400多万人,为1990 年的2.5倍,而女性迁移人口数占迁移总数的54.45%,女性迁移人口 绝对数为1990年的2.86倍2. 女性主动迁移的比例增加迁移原因的数据表明,女性由于务工经商、分配录用、工作调 动、学习培训等主动迁移的人数,在同一原因迁移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均较199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投亲靠友、婚姻迁入、随迁家属等 被动迁移的比例则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2):表2 10年间女性迁移原因比较女性在同一原因迁移总数中的比例(%)迁移原因 1990 年 2000 年务工经商32.5541.46分配录用29.9340.60工作调动32.3734.23学习培训35.7847.94投亲靠友64.6056.69随迁家属58.4258.20婚姻迁移92.5590.38十年来,随着女性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特 别是广播电视、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公路交通带来的流动便利,在 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女性的视野,也使她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 变,靠自身的努力闯世界、谋发展成为很多年轻女性追求的目标,同 时国家户口政策的改革也为女性的合理流动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女性的合理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五)婚姻状况1・低龄结婚率降低,晚婚率上升1990年我省15 - 19岁女性结婚率为4.58%,而2000年则为 0.49%,约为10年前的1/10女性晚婚率则呈上升趋势(见表3)24 和29岁女性未婚率分别达到26.6%和4.9%,比10年前高16.2和3.0 个百分点表3 10年间不同年龄女性结婚率比较 单位:%年龄1990 年2000 年已婚率未婚率已婚率未婚率24岁89.610.473.426.625岁94.06.082.717.328岁9&11.994」5.929岁98.11.995.14.92.女性离婚率上升,再婚率高于男性2000年,我省女性离婚率已达到0.55%,是10年前的2倍有余 男女两性再婚率分别为1.96%和2.54%,女性再婚率高于男性0.58个 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婚恋观念发生了深刻变 化,个性得到充分解放特别是年轻一代有文化的女性,重视婚姻质 量和与伴侣的志同道合,没有合适对象,不勉强结婚,有些则是等事 业、学业有了基础之后才考虑婚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 终”的封建婚恋观念逐渐被现代女性所抛弃,她们比以往更敢于冲破 封建观念的束缚,去追求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生活。
六)生育状况1. 一孩生育率较10年前大为提高,多胎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年轻一代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女性基本实现了一胎化;高中文化程 度的女性一胎生育率为8& 17%;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文化程度的 女性一胎率 分别由1990年的49.04%、43.20%、26.00% 升到 68.00%、48.29%、44.02%而三胎以上多胎生育的现象侧大为减少,文 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女性多胎生育的比例由1990年 44.14%、21.55%、14.04%分别下降到 2000 年的 9.55%> 5.92%. 2.41%2. 第一胎生育高峰年龄后移10年间不仅女性的生育率大为降低,而且女性群体第一胎生育高 峰的平均年龄往后推了 2岁,由1990年的20-23岁,推迟到22 - 24 岁,说明晚育的女性占有相当的比例二、女性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女性受教育程度仍较低,男女两性接受较高层次教育差距 显著尽管我省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男女两性青少年接受义 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与《湖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 -2010 年)》规定的初中女童毛入学率达到95%、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的 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特别是男女两性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差距仍较 大,且学历越高,差距越大女性在高中(含中专)、大专本科、研究 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低于男性17.28、26.20、48.80个百分点二) 较高层次职业岗位上男女两性存在较大差距虽然10年来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 从整体看,妇女就业层次仍较低,特别在重要岗位任职的女性人数更 是大大低于男性女性在业者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各类专业技术员、 行政人员及其他办事人员只有7.14%,比男性低1.64个百分点在行 政办公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比男性低33.96个百分点特别是女 性在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中所占的比例与男性 差距更大,分别低65. 34、69.84和7& 10个百分点(三) 女性在业人口比例下降,未工作者所占比例大,生活来源 难以得到保障2000年我省女性在业人口占15岁及15岁以上女性的67.82%,比 1990年降低6.40个百分点,低于男性11.94个百分点;25 - 54岁青壮 年女性未工作者均占同年龄段未工作者总数的75.00%左右女性在不 同文化程度未工作者中所占的比例与其文化程度成反比,文化程度越 低,所占比例越高。
据对20-49岁男女两性未工作者统计,女性在扫 盲班、小学和初中文化未工作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18%, 83.38% 和75.32%,而大专、本科文化程度女性所占的比例仅为42.74%和 31.56%在各职业人口的失业者中,以初中学历的居多,且女性比例 高于男性可见,在就业方面,文化程度低的女性较男性更处于劣 势,从长远看,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是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前提条 件从主要生活来源的统计中可以看出(见表4), 78%的25 -39岁和 67.30%的40-54岁未工作女性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其他家庭成员供 养除18.5%的40-54岁未工作女性有退休金作为固定生活来源外, 其余的人很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稳定收入经济是基础,女性在经济 上得不到独立,在家庭中就很难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也不可避免 地会带来一系列家庭矛盾,甚至是夫妻感情的破裂和家庭的解体表4 未工作女性的主要生活来源 单位:%年龄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