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x
16页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张卫枚摘要: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健康发展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导向性不强、指标有失偏颇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从建设规模、政府投入、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G250 :A:1005-913X(2014)10-0031-02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Zhang Wei-mei(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Abstract:To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urrently,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rong guidence,bias,weak oper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 public cultur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scale,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key Words:Public Cultural;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一、引言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共设已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公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强公共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制定和颁布公共系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致使公共设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并导致公共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制约了公共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二、现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恰当,评价工作就会收到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和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评价指标缺乏导向性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公共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但现实中,各地方制定的评价指标大都缺乏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了较大转移情况下,评价指标却依然长时间维持不变,这就造成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系统并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也就很难对公共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看,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影响往往超出文化部门、公共构的工作范围和直象。
此外,作为一种精神产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文化绩效可能不是直接显现的,同时,文化绩效也往往不是“立马见效”的换言之,公共绩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及“滞后性”,这为公共标体系的设计带来了特殊的困难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未能适应公共文化的上述特征,部分指标针对性不强,无法客观和准确衡量公共文化建设的绩效三)评价指标选取有失偏颇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现行评价指标中,未能形成整体架构,指标设计中往往顾此失彼,注重总量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注重产出指标而忽视过程指标,注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因而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公共设的成效以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为例,现有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图书总藏量”、“本年新购藏量”等一些反映发展现状的总量指标但对于这些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公共图算比较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并没有说明换言之,在公共评价中,仅有现状总量统计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可见,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要衡量公共平就,必须对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加以补充和完善四)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设计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因此,在满足评价目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评价指标清晰明确、简便易行,并考虑所需数据资料是否可以低成本获得,以确保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大多缺乏可操作性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于我国的公共文化统计工作本来就较为滞后,使得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一项较为复杂和专业的工作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汇总了大量评价指标,然后根据SMART原则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根据筛选出来的指标编制《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最后选取在调查问卷中采用较为简便的利克特量表法,将每项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记为5、4、3、2、1分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公共文化从业者、其他社会人士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回收率为88.5%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计算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以分值3作为衡量标准,选取平均分值≥3的评价指标,然后分类构建了如下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建设规模指标公共须依托一定的设施和载体,包括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台、电视台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图书馆藏书量、阅览座位数量等内部设备设施。
这类指标是根据各主要类别的公共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统称为建设规模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1所示二)政府投入指标鉴于政府对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有支配权,是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投入的对象、多少、效益,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故单列“政府投入”为一类指标通过制定政府投入指标,可以促进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必要的和基本的投入,满足社会对公共需求此类指标包括财政预算、土地、固定资产等,具体指标如表3.2所示三)公众参与指标一方面,社会公众是公共重要提供主体,公众参与的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公共系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公众也是公共对象,对公共文化机构开动,式、手段、内容和次数以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上述与社会公众相关的指标统称为公众参与指标,具体指标如表3.3所示参考文献:[1] 李 勇,董文清,崔雪梅.以指标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平[N].河北日报,2010-06-02.[2] 毛少莹.关于公共效指标体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http://www.cpcss.org/_d271342641.htm,2011-03-03.[3] 傅利平,何勇军,李军辉.政府公共效评价研究[J].中国财政,2013(4).[责任编辑:金永红] 摘要: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健康发展。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导向性不强、指标有失偏颇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从建设规模、政府投入、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G250 :A:1005-913X(2014)10-0031-02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Zhang Wei-mei(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Abstract:To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urrently,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rong guidence,bias,weak oper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 public cultur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scale,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key Words:Public Cultural;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一、引言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共设已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公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强公共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制定和颁布公共系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致使公共设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并导致公共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制约了公共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二、现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恰当,评价工作就会收到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和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评价指标缺乏导向性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公共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但现实中,各地方制定的评价指标大都缺乏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了较大转移情况下,评价指标却依然长时间维持不变,这就造成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系统并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也就很难对公共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看,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影响往往超出文化部门、公共构的工作范围和直象。
此外,作为一种精神产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文化绩效可能不是直接显现的,同时,文化绩效也往往不是“立马见效”的换言之,公共绩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