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一轮讲义: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pdf

1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5155800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6.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第二节乙醇__乙酸__基本营养物质明考纲要求理主干脉络1.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 了解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乙醇乙酸1.结构和物理性质有机物乙醇乙酸结构简式CH3CH2OH或 C2H5OH CH3COOH 官能团羟基 ( —OH) 羧基 ( —COOH) 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2. 乙醇的化学性质(1) 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CH3CH2OH +2Na―→2CH3CH2ONa +H2↑2) 氧化反应:①燃烧: CH3CH2OH +3O2――→点燃2CO2+3H2O ②催化氧化:2CH3CH2OH +O2― ―→Cu或Ag△2CH3CHO +2H2O ③乙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3.乙酸的化学性质(1) 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①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OH-―→CH3COO-+H2O②与 CaCO3反应: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2) 酯化反应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浓H2SO4△CH3COOC2H5+H2O 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 )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2)(2013 ·福建高考)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 (3)(2012 ·福建高考)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4)(2012 ·山东高考) 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 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5)(2012 ·广东高考)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 (6)(2011 ·山东高考)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 (7)(2010 ·山东高考)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 (8)(2010 ·课标全国卷)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同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怎样检验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分?如何由含水酒精制取无水乙醇?提示:用无水CuSO4检验;滴入酒精后,若无水CuSO4由白色变成蓝色,证明酒精中含有水分。

      往含少量水的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即得无水酒精 3.怎样鉴别乙酸和乙醇?提示:物理方法:闻气味法有特殊香味的是乙醇,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是乙酸化学方法:可用Na2CO3溶液、 CaCO3固体或 CuO 、石蕊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乙酸,不能产生气泡的是乙醇能溶解CaCO3固体且产生气泡的是乙酸能溶解CuO ,溶液变蓝色的是乙酸加入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是乙酸一、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活泼性的比较方法1.实验验证(1) 给四种物质编号:①H— OH ②COCH3OH ③CH3CH2—OH ④COHOOH(H2CO3) (2) 实验方案设计:操作现象氢原子活泼性顺序a. 各取少量四种物质于试管中,各加入两滴紫色石蕊溶液②、④变红色①、③不变红色②、④ >①、③b. 在②、④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溶液②中产生气体②>④c. 在①、③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①产生气体、反应迅速③产生气体,反应缓慢①>③2. 结论总结乙醇水碳酸乙酸氢原子活泼性― ―――→逐渐增强酸碱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与 Na 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 NaOH 不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与 NaHCO3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1.(2013 ·宿州模拟) 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得到VaL 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 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L 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 ①CH3CH(OH)COOH ②HOOC— COOH ③CH3CH2COOH ④CH3CH(OH)CH2OH A.②B.②③④C.只有④ D.①2.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 (2- 羟基丁二酸) 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OH) —CH2— COOH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能与NaOH反应C.苹果酸能与钠反应放出H2D.1 mol 苹果醋与Na2CO3溶液反应一定消耗2 mol Na2CO3二、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1.原理CH3COOH +C2H5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反应特点3.装置 ( 液—液加热反应) 及操作用烧瓶或试管,试管倾斜成45°角,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4.现象饱和 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5.注意问题(1) 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和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2) 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3) 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导管4) 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①用浓 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加热将酯蒸出。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 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3.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4.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专区 ] 1. 解析: 1 mol —OH或— COOH 与足量Na反应产生 0.5 mol H2; 1 mol —COOH 与足量 NaHCO3反应产生1 mol CO2, 而— OH与 NaHCO3不反应1 mol 有机物与足量 Na反应生成H2物质的量与足量NaHCO3反 应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①CH3— CH(OH)—COOH 1 mol 1 mol ②HOOC— COOH 1 mol 2 mol ③CH3CH2COOH 0.5 mol 1 mol ④CH3— CH(OH)—CH2OH 1 ol 0 答案: D 2. 解析:苹果酸中含有—COOH和— OH ,能发生酯化反应,能与NaOH反应,能与Na 反应放出 H2,1 mol 苹果酸与Na2CO3反应,不一定消耗 2 mol Na2CO3如:HOOC —CH(OH) —CH2COOH+Na2CO3―→NaOOC— CH(OH) —CH2COONa + H2O+CO2↑。

      答案: D 3. 解析:B和 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 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 错误; C 项试管b 中的试剂 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答案: A 4. 解析: A项,该反应温度为115~125 ℃,超过了100 ℃,故不能用水浴加热;B 项,长玻璃管利用空气进行冷凝回流;C项, 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 溶液洗涤,因为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D项,增大乙酸的浓度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答案: C 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 葡萄糖、果糖C6H12O6易溶双糖C、H、O 蔗糖、麦芽糖C12H22O11易溶多糖C、H、O 淀粉、纤维素(C6H10O5)n油脂油C、H、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不溶脂肪C、H、O 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不溶 蛋白质C、H、O 、 N、S、 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2.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葡萄糖――→银氨溶液△有银镜产生蔗糖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淀粉遇碘单质 (I2) 变蓝色产物为葡萄糖油脂酸性条件下: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甘油;碱性条件下( 皂化反应 ) :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①遇浓硝酸变黄色②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生成氨基酸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 糖类的主要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②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等③淀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还用于制造酒精和醋酸,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2) 油脂的主要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能量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 蛋白质的主要用途: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是天然纤维,可制作服装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 ·福建高考 )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 (2)(2013 ·福建高考)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 (3)(2013 ·四川高考) 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 (4)(2013 ·天津高考)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 (5)(2012 ·新课标全国卷)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6)(2012 ·山东高考) 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7)(2012 ·海南高考)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 (8)(2012 ·北京高考) 天物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 (9)(2012 ·天津高考)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10)(2011 ·广东高考) 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11)(2011 ·广东高考)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 (12)(2011 ·北京高考) 用甘氨酸 (CH2COOHNH2) 和丙氨酸 (CHCH3COOHNH2) 缩合最多可形成4 种二肽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

      1)a. 大米b.青菜c.猪肉这三种物质中,富含淀粉的是 ________( 填编号 ) 2)a. 葡萄糖b.油脂c.纤维素d.蛋白质这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物质是 __________( 填编号 ) 3)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 4) 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_( 填名称 ) ,高级脂肪酸氧化放出热量,为人体提供能量答案: (1)a (2)b 、c、d (3)C6H12O6(4) 甘油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吗?提示:不是;二者中的n值不同,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4.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①加热条件下,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②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2) 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3)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也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②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 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C12H22O11+H2O――→催化剂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C12H22O11+H2O――→催化剂2C6H12O6,麦芽糖葡萄糖(C6H10O5)n+nH2O― ―→无机酸nC6H12O6淀粉 (或纤维素 ) 葡萄糖(2) 油脂的水解反应:①酸性条件:油脂+水――→H2SO4高级脂肪酸+甘油②碱性条件:油脂+NaOH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皂化反应 ) (3)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 ― →酶氨基酸1.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在火焰上灼烧2.现有三种物质:A. 葡萄糖B.油脂C.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1) 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2)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3)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3.有 A 、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 ) a.B能发生银镜反应b.A遇碘水变蓝色c.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A 、 D的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1)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是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蔗糖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1.实验流程2.实验现象及结论情况现象 A 现象 B 结论①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淀粉未水解②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部分水解③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完全水解3.注意问题(1) 淀粉的检验, 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 因为碘能与NaOH 溶液反应。

      2) 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4.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5.将淀粉水解并用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 [ 答案专区 ] 1. 解析:鉴别蛋白质时,可将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用此方法区别毛纺织物与棉纺织物答案: D 2. 解析: (1) 葡萄糖和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2)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3) 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 (1)A 、B (2)A (3)B 、 C 3. 解析: A遇碘水变蓝色,则A为淀粉; 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 B为葡萄糖; 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A(淀粉 ) 、D的水解液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为蔗糖, C为蛋白质。

      答案: (1)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蔗糖(2)C12H22O11+H2O― ―→催化剂△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淀粉葡萄糖4. 解析: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 I2能与 NaOH溶液反应; 加入新制 Cu(OH)2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答案: D 5. 解析: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 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硫酸答案: B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代表物官能团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H4甲烷与 Cl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烯烃C2H4名称:碳碳双键符号:①加成反应:乙烯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②氧化反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芳香烃①取代反应:a.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 ― →FeBr3Br+HBr;b. 苯与强酸 ( 浓 HNO3浓 H2SO4)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②加成反应,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醇乙醇名称:羟基符号:— OH ①与金属钠反应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 +2H2O 羧酸乙酸名称:羧基符号:— COOH 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 乙醇、 乙酸发生酯化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CH3COOH +C2H5OH浓H2SO4△CH3COOC2H5+H2O 。

      酯乙酸乙酯酯基 () 水解反应: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糖类葡萄糖醛基 ( — CHO) 羟基 ( —OH) ①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②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氨基酸甘氨酸羧基 ( —COOH) 氨基 ( —NH2) ①具有两性,能与NaOH 溶液和盐酸反应②脱水形成肽键1. 苯乙烯 (CHCH2) 是合成聚苯乙烯塑料的原料,依据苯乙烯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1) 苯乙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 苯乙烯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相同吗?(3) 写出苯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4) 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CH2其链节是 ______________5)1 mol苯乙烯最多能与几mol H2发生加成反应?(6) 根据苯和乙烯的空间构型判断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答案: (1)C8H8碳碳双键(2) 不相同,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3)CHCH2+Br2― →CHBrCH2Br (4) —CHCH2—(5)4 mol (6) 最多有 16 个原子共平面2.丙烯酸 (CH2=== CH —COOH)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依据丙烯酸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1) 丙烯酸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

      2) 丙烯酸具有酸性,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1 mol 丙烯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能产生________mol CO23) 写出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 羧基或— COOH (2)1 (3)CH2===CH —COOH+C2H5OH浓H2SO4△CH2===CH —COOC2H5+H2O 3. (2013·新课标全国卷)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选 A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香叶醇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错误碳碳双键和—CH2OH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 C错误 香叶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乙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一、有机物鉴别“三方法”1.依据水溶性鉴别2.依据密度大小鉴别3.依据官能团具有的特性鉴别物质试剂与方法现象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不饱和烃羧酸加入新制Cu(OH)2蓝色絮状沉淀溶解NaHCO3溶液产生砖无色气泡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银镜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红色沉淀淀粉加碘水显蓝色蛋白质加浓硝酸微热显黄色灼烧烧焦羽毛气味1. 用水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乙醇和乙酸B.乙酸乙酯和乙醇C.苯和乙酸乙酯D.四氯化碳和溴苯2.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B.熟苹果中只含单糖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3.下面有4 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试剂:①溴水,②浓硝酸,③碘水,④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现象: A.橙色褪去B.呈蓝色C.出现砖红色沉淀 D .呈黄色有机物试剂现象(1) 乙烯(2) 葡萄糖(3) 淀粉(4) 蛋白质二、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概念及所含官能团判断(1) 取代反应:概念的特点是“有上有下”,反应中一般有副产物生成;卤代、水解、硝化、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2) 加成反应:概念的特点是“只上不下”,反应物中一般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等3) 氧化反应:主要包括有机物的燃烧、碳碳不饱和键被酸性KMnO4氧化,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醇的催化氧化等2.依据反应条件判断(1) 当反应条件是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糖类的水解反应2) 当反应条件为Cu或 Ag作催化剂、 加热,并有 O2参加反应时, 通常为醇的催化氧化3) 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H2参加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的加成反应4) 当反应条件为光照时且与卤素单质(Cl2或溴蒸气 ) 反应时,通常为烷烃或苯环侧链烷烃基上的氢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5) 当反应条件为铁或FeX3作催化剂且与X2反应时, 通常为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

      ,4.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3CH===CH2+Br2――→CCl4CH3CHBrCH2Br ②nCH2===CH2― ―→一定条件CH2—CH2 ③CH3COOH+ CH3CH2OH浓H2SO4△CH3COOCH2CH3+H2O ④C6H6+ HNO3― ―→浓H2SO4△C6H5NO2+H2O ⑤+ 3H2――→Ni△⑥2CH3CH2OH + O2――→Cu△2CH3CHO +2H2O ⑦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⑧油脂的皂化反应A.③④⑦⑧ B.①②③④C.⑤⑥⑦⑧ D.③④⑥⑦5.今有五种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3OH ,③CH2===CH —CH2OH ,④CH2===CH —COOCH3,⑤CH2===CH —COOH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 B.①②⑤C.②④ D.③④[ 答案专区 ] 1. 解析:乙醇、乙酸均易溶于水,加水后不分层,不能鉴别;苯与乙酸乙酯均是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CCl4和溴苯均是密度比水大的且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对于B选项,加水后液体不分层的是乙醇,液体分层,且上层是有机层的是乙酸乙酯。

      答案: B 2. 解析:青苹果汁遇碘酒显蓝色,说明其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苹果转熟时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 D 3. 解析: (1) 鉴别乙烯,用溴水,现象为溴水的橙色褪去;(2) 鉴别葡萄糖,用新制Cu(OH)2悬浊液,现象是加热沸腾后产生砖红色沉淀;(3) 鉴别淀粉,用碘水,现象溶液变蓝色;(4) 鉴别蛋白质,用浓硝酸,现象加热后呈黄色答案: (1) ①A (2) ④C (3) ③B (4) ②D 4. 解析: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加聚反应;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④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⑥属于氧化反应;⑦属于取代反应;⑧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A 5. 解析:①不能发生加聚反应;②不能发生加成反应;④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 A 以“制备生物柴油、粮食酿酒的化学工艺”为载体串联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高考载体Ⅰ.(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T7) 在一定条件下, 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其反应原理如下:Ⅱ.(2013 ·山东高考T7) 利用粮食酿酒、制醋的工艺流程为淀粉 ―→ 葡萄糖― → 乙醇 ―→ 乙酸[ 知识串联设计] (1) 写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查多糖的水解〗(2) 如何检验淀粉已水解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3)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 〖考查葡萄糖的分子结构〗(4) 设计实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考查葡萄糖的检验〗(5)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区分乙醇和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乙醇、乙酸的性质〗(6) 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考查酯化反应〗(7) 若乙醇中的氧原子改为18O ,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18O在乙酸乙酯中还是在水中?〖考查酯化反应的实质〗(8) 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 与它含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还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考查同分异构体〗(9) 属于油脂吗? 〖考查油脂的分子结构〗(10) 油酸甘油脂的结构简式为:,它能使溴水褪色吗?1 mol 油酸甘油酯最多能与多少摩尔H2发生加成反应?〖考查油脂的结构与性质〗(11) 天然油脂有固定的熔、 沸点吗?〖考查油脂的物理性质〗(12) 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CHCH2OCOC17H35CH2OCOC17H35OCOC17H35, 它与足量NaOH 溶液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物质是什么?〖考查油脂的皂化反应〗答案: (1)(C6H10O5)n+nH2O― ―→催化剂△nC6H12O6淀粉葡萄糖(2) 向所得水解液中滴入几滴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色则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3)C6H12O6CH2OH(CHOH)4CHO 醛基 ( 或— CHO) 、羟基 ( 或— OH) (4) 向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5) 方法一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为乙酸方法二用 Na2CO3(或 NaHCO3) 溶液鉴别,滴入Na2CO3或(NaHCO3) 溶液后,有气体生成的 是乙酸方法三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加入Cu(OH)2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的是乙酸(6)CH3COOH+C2H5OH浓H2SO4△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 ( 或取代反应 ) (7)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提供羟基( —OH),醇提供羟基氢,则18O会留在乙酸乙酯中(8) 还有 3 种;分别为、、(9) 不属于油脂;油脂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10) 能;原因是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

      1 mol 油酸甘油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1) 没有;因为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12) 生成硬脂酸钠 (C17H35COONa) 和甘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