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讲分组交换原理.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7594182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8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4章 分组交换原理 基本概念、网络形式、网络 体系结构、路由选择、流量 和拥塞控制、设备结构14.1 概述回顾电路交换模式的特点 • 起源于语音通信需求,直接将表示语音的电信号传送和 交换则利用实线传输和机械/电子模拟交换 • 将语音信号波形数字编码(PCM)后用数字代表某瞬 间的幅度,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和数字电路交换 • 语音数字,每字节代表一个幅度值,以时间顺序的比特 流表示语音波形,接收端按顺序还原,不必对数据进行 额外处理 • 交换时,用户先进行拨号申请,由交换机分配传送通路 ,通信中始终占用该通路直至通信结束 • 通信带宽固定,控制简单,瞬时响应好,但无通话信号 传送时浪费资源,不对数据纠错会引入杂音干扰24.1 概述 分组交换模式的诞生 • 计算机技术诞生后,人类信息交互中的文件、 数据等消息用数据表示和传送 • 计算机数据消息对出错率要求很高,对时延和 对数据抵达顺序要求不严,因此需将数据封装 成有纠错能力的分组进行传送和交换 • 数据被封装成分组后,对于占用的传送位置无 要求,可采用统计复用,先来先传 • 由于要求交换节点对数据进行纠错检验,必须 等一个分组完全抵达交换节点后才能执行,所 以分组交换采用“存储-检查-转发”的交换方式。

      34.1 概述• 分组交换的本质特征是数据以分组为单位,采 用统计复用与存储转发工作模式 • 统计复用,也称异步时分复用,指将用户数据 划分数据单元,若干比特,用逻辑标号标识数 据单元,构成分组,按照先来先服务复用传输 信道属于动态分配共享资源,可提高传输信 道的带宽利用率 • 存储转发,指分组数据抵达交换机先进行缓存 ,检查无错后再根据分组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和 资源状况选择路由,将分组经出口连路转发输 出4分组的形成5图4.1 统计复用示意6分组交换过程7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对对比项项分组组交换换电电路交换换延迟迟不固定,有时时可能 很大固定,小所需的处处理 复杂杂简单简单交换换机成本 较较高较较低带宽带宽 利用率 高低8报文交换 • 报文交换,也属于分组型数据交换, 区别是数据单元包含用户一次通信中 的全部数据内容 • 报文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模式,特点 是分组长度较大,有较大传送时延9图4.3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对比 104.2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形式• 两种主要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 面向连接,通信前先要分配资源和进 行通信参数协商,然后进行数据交换 传送,通信结束后释放所占用资源。

      • 无连接,随时可进行数据传送,网络 总是处于准备好状态114.2.1 面向连接分组交换网• 通信过程,类似电路交换网,连接发 起者通过信令协议分组请求建立连接 ,交换机负责按照目的地址选择下一 节点,直至目的节点建立虚通路 • 源目的节点间虚通路建立后,通信双 方沿已建立的逻辑虚通路互传数据分 组 • 通信结束时,发送释放连接的信令分 组,双向资源置闲124.2.1 面向连接分组交换网• 面向连接分组交换,目的节点地址只在虚连 接建立过程中有效,用作交换机选路由和分 配逻辑信道标记 • 一条虚电路(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由多段通 信链路组成,每段链路由一个逻辑信道标号 标记,该标记只在两节点间的直连链路上有 效 • 传送分组数据时,源节点将分配的局部有效 的逻辑信道标号装配在数据分组头部一起传 送,历经的中间交换机根据标号查表确定转 发路径和下一段链路的逻辑信道标号13虚通路和逻辑信道的概念• 逻辑信道,是两端点之间建立数据分组传送 连接的标志,即对某个通信分配的标识,主 要用途是在交换传送过程中能正确识别分组 所属和正确转交 • 虚电路,是源端到目的端所历经的各个逻辑 信道的组合,一条虚电路可由多段逻辑信道 组成。

      • 所谓虚电路,就是对用户传送数据而言似乎 存在着一条通路,但是虚电路没有物理上的 对应,只是一种标记14虚电路和逻辑信道的概念• 一条虚电路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释放 过程,永久虚电路可预约并通过网络永久建立, 也可以预约清除 • 逻辑信道的几个状态: – 准备好,没有呼叫,逻辑信道号未分配; – 呼叫建立,正在建立过程中,逻辑信道已分 ; –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逻辑信道收发数据; – 呼叫释放,正在断开连接,完成后返回准备 好状态154.2.1 面向连接分组交换网164.2.2 无连接分组交换网• 不必事先建立通路,没有逻辑子信道概念通 信时源端直接将源和目的地址装配在分组中一 起发送,交换节点根据目的地址查表确定出口 链路 • 网络以“无状态”方式工作,转发过程只依赖路 由表、目的地址和出口链路的状态随机转发 • 链路状态或网络拓扑变化,网络会自动调整路 由,同一用户的数据分组会经历不同路径传送 ,不保证分组的端到端顺序 • 网络以尽力而为方式传送分组,不保证路由和 服务质量,但分组传送受局部网络故障的影响 较低174.2.3 两种网络的比较• 不同领域专家的不同理念 • 计算机域专家提出无连接,认为计算 机是主体,网络只是辅助实现相互通 信。

      • 电信领域专家基于已有的数字交换网 ,引入统计复用和存储转发技术,提 出面向连接网络,主要针对电报、传 真等数据通信184.2.3 两种网络的比较对对比内容面向连连接网络络无连连接网络络 倡导导者的技术领术领 域电电信计计算机 分组头组头 部中的用户标户标 识识信息逻辑逻辑 子信道标标号完整的源、目的地址转发处转发处 理开销销低高 头头部开销销低高 路由选择选择仅仅在建连连接时进时进 行对对每个分组进组进 行 交换节换节 点失效时时所有经过经过 它的虚电电路 都不能工作少数分组丢组丢 失,此后 的通信还还可进进行 一次通信任务务内分组组 的转发转发 路径都相同可能互不相同分组顺组顺 序能够够保证证端到端顺顺序 不能保证证服务质务质 量保证证支持相对对容易较较困难难194.3 分组网络体系结构• 分组网络中,用户数据、控制数据和管 理消息等都以分组形式交换和传递,分 组消息处理均由设备自动执行 • 为了使复杂系统易于实现,合理安排各 子系统间相互关系,将分组网络的功能 纵向划分为若干功能面,再将每个面横 向划分为多个层,形成分层体系结构204.3.1 功能面• 数据面(Data Plane),也称用户面,与 传递用户数据直接有关的功能,如分组 头处理、查表、内部转送、排队等。

      • 控制面(Control Plane),数据传输所 需的支持功能,如路由表更新、面向连 接网络进行连接建立、拆除等控制面 功能类似电路交换网中的信令 • 管理面(Management Plane),与网络 管理有关的功能214.3.2 分层• 分层,将网络功能分解并在若干水平层内实 现,每层只解决特定范围内的问题,各层之 间定义明确的接口形式 • 分层的目的 – 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各层只实现有限功能 – 可使不同厂商的分组通信设备同层功能一致,方 便互联互通 – 增加/删减功能容易,并且不致影响已有设备或功 能 – 说明抽象通信服务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 体现协议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224.3.2 分层234.3.2 分层244.3.3 体系结构• 一种网络技术的各层及其协议统称为该网络 的体系结构分组网络遵照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提出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 OSI)”的体系结构 • OSI模型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定义了各层 的功能和协议 • 遵循OSI模型开发和生产网络产品,可使全世 界的多厂商多类通信设备都能在网络上互联 互通OSI体系结构如图4.7所示 254.3.3 体系结构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主要功能是透明传送比 特流,完成信道的复用和解复用。

      信道分为同 步与异步: – 同步信道指信道上始终存在比特信号,需时钟同步 – 异步信道指仅在上层传输数据时才有信号,不需时钟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功能包括帧定界、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如果信道由多方共享, 且采异步时分复用,链路层还需解决信道争用 问题, 采用“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 • 网络层(network layer):控制网状拓扑的通信网 工作过程,功能包括路由计算、分组转发、服 务质量控制、拥塞控制等264.3.3 体系结构•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运行在终端上, 提供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复用/解复 用和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 会话层(session layer):用户间建立会话, 提供对话控制、令牌管理、同步控制等功能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为通信双方提 供公共的、独立于具体设备的数据表示方法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特定类应 用程序或业务所需的通信服务例如发出那 些请求、作出何种响应何如何传送数据等 274.4 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依某一标准计算两终端间最佳路径 ,分配路径信息到各节点构建路由表。

      • 面向连接网络,建立连接时查路由表生成转发 表项,数据分组转发时查转发表完成转发;无 连接网络,每个分组都根据路由表确定转发出 口 • 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正确、简单、健壮、稳定 、公平和最优等健壮指部分链路故障导致拓 扑改变但算法仍正常工作,稳定指算法收敛快 ,公平指能均匀承担业务负荷,最优指代价最 小 • 代价可以是链路带宽、传播延迟、租用成本、 流量状况等 284.4 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代价为4,可以是带 宽、延迟、费用、流 量等,两个方向一样 294.4 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 路由算法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算法离 线计算,然后装配到所有节点,适于拓 扑结构很少变化的网络动态算法则是 根据网络拓扑变化现场计算,适合于拓 扑结构经常变化的网络 • 静态路由计算使用最短路径算法,例如 Dijkstra算法动态路由使用距离-向量 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304.4 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 静态路由方案,第一选路由承担业务负荷最先 的50%,第二选承担其次的25%业务负荷,再多 的业务负荷由第三选择路由承担 • 动态路由方案,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 通过网管中心收集网络状态参数,计算最佳路 经并定期通知各节点;分布式则由各节点统计 其到其他节点通信情况,定期向其他节点公告 自己及相邻节点的情况,综合选择一条最佳路 由。

      314.5 分组网络性能指标与服务质量• 4.5.1 性能指标• 带宽,指每秒可向信道中注入的比特数,也称作 吞吐量 • 延迟,包括发送延迟、传播延迟和处理延迟: – 发送延迟,也称传输延迟,分组“注入”信道所需时间, 计算方法是:发送延迟 = 分组长度 / 信道带宽– 传播延迟,分组从信道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时间,计 算方法是:传播延迟 = 信道长度 / 信号传播速率– 处理延迟,交换节点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处理所花费 时间的总和324.5 分组网络性能指标与服务质量• 延迟抖动,指一次通信中分组端到端延 迟的变化程度,会对流媒体传送有影响 • 分组丢失率,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错或 丢失的概率线路误码率通常很低,分 组丢失主要由于交换节点缓存空间有限 而使分组排队溢出造成334.5.2 网络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就是对网络性能指标(如带宽、 延迟、丢失率等)提供保证的情况 • 如何保证服务质量: – 根据流量特性和对服务质量要求,计算并分配所 需的链路带宽、缓存空间等资源 – 能识别出提供保证的对象,常采用“流” 的概念 流是指一次特定通信在某方向上传输分组的集合 ,可通过源、目的地址和传输层头信息来识别一 个流。

      – 传输期间,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流得到为其所分配 的资源,常用 “服务策略”或“排队策略”等措施调 整344.6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设置控制的原因 – 分组网络中,两个要互传分组数据的终端速率不 同时,低速终端来不及处理接收的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