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教案.pdf
4页初中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廊坊市第十中学李天佑一、设计理念本着安全校园, 阳光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一个 “新“字,体现一个“改“字,把体育技能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鱼跃前滚翻 “是由蹬、跃、撑、滚等几个技术环节组成,对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 协调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鱼跃前滚翻虽然锻炼价值高,但教学难度很大,它建立在熟练掌握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 ,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二、教材分析鱼跃前滚翻是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的基础教材,由蹬、跃、撑、滚等技术环节组成它对提高学生身体控制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 协调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现实生活中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教材对学生而言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存,比较适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助于学生学练积极性的激发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男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活泼好动, 勇于挑战, 但同时存在不乐意遵守常规,喜欢标新立异等问题,通过对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的练习,能很好的起到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学会保护自我,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并明白“跃” 的主动力是蹬地有力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在学生熟练掌握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有70% 的学生完成较高腾空的鱼跃前滚翻的4 次以上,另 30% 学生能够完成较低腾空的鱼跃前滚翻2 次以上;并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团队协作的优秀品质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蹬地、腾空教学难点:屈肘缓冲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在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利用体操垫的高度,逐渐提高练习难度,过度到鱼跃前滚翻的学习,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在练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反馈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运用辅助练习予以纠正具体教案:内容主题1.鱼跃前滚翻6—— 4、5 2.课课练——跳跃素质练习重点各环节的协调配合, 动作的节奏与姿态难点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组合动作的衔接学习目标1.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控制、平衡能力通过思与练、 议与创的有机结合,提高鱼跃前滚翻、摆、跃的质量和组合动作的创编能力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锻炼、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
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组织队形次数时间强度开始部分1 1.体 育委员整队,汇报出勤情况2.师 生问好3.教 师宣布课的目标 与 任务4.安 排见习生1.教师做好常规检查2.学生集队做到快、静、齐3.明确课的目标与要求﹡﹡﹡﹡﹡﹡﹡﹡﹡﹡﹡﹡﹡﹡﹡﹡﹡﹡﹡﹡﹡﹡﹡﹡▲准备部分7 1.队 列队形练习2.徒手操①头颈关节运动②肩腰伸展运动③团身抱膝运动④蹬地摆臂运动⑤腕、踝活动4 ﹡8 2 2 中中1.教师讲解跑动的路线与要求2.动作整齐、精神饱满1.教师演示动作2.学生按动作要求练习 ▲要求:动作有力精神饱满基本部分24 一、复习鱼跃前滚翻1.复 习前 滚翻分腿起、后滚翻直腿起5 8 30秒1 中中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体现:滚动快、推手及时、腿伸直2.学生分组练习3.学生相互指导,改进提高4.教师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1.教师讲解鱼跃前滚翻的技术 要领,重点对易犯的错误进行阐述,提出练习要求□□□□□□□□□要求:体现相互指导身体配合协调基本部分结束部分5 3 2.复 习鱼跃前滚翻3.小 组评 价与检测4.小 组探究练习二、课课练—跳跃1.放 松练习2.教 师讲 评3.布 置回收器材4.师 生再见3 2 3 1 中中大小2.学生分组练习,体现:观察分析、相互帮助、改进提高。
3.教师适时的小组指导1.教师讲解评价与检测表的应用方法2.各组按评价表进行相互评价3.做好记录并相互交流反馈4.学生根据各自存在问题,进行改进练习5.再次评价,检测改进的效果1.教师提示1—2 种练习方法2.学生尝试练习3.小组创设多人配合下的鱼跃 前滚翻练习4.小组组合动作的设计与练习5.教师适时的指导6.小组交流,改进与提高1.教师提示练习方法2.学生分组练习3.各组自我设计跳跃练习方法4.个人、小组根据实际,逐渐增加难度,进行挑战练习1.引导学生肌肉、身心放松2.师生互评3.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希望4.小组归还器材要求:善于观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手段有效要求:注意相互配合敢于挑战自我发挥集体智慧创编合理组合□ □ □ □□ □ □ □□ □ □ □□ □ □ □要求:注意安全相互激励▲场地器材1. 2 块垫子2. 有关标志物安全保障措施1.合理的场地布置2.做好准备活动3.课中的安全教育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强度全课密度内容主题中上40% 26% 课后总结:本堂特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相联系,通过几个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健康第一”课程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