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都市中回归田园般的意境_在水一方_采访选读_.pdf
3页DIGEST|新书品读020 [设计家][设计家] 021戴德旭: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表达着我们在对高龄老人特征的认识不断提高,思考也不断随之发展演变我们即将在法国竣工的厄泽养老院中将会融入光线疗法和色彩疗法,同时,花园中的气味和色彩也会随着季节的更替不断变化,从而成为更好的活动空间如今,基本上我们设计的所有的养老院中都会有专门的阿尔兹海默症护理专区和老人日托所我认为我们在将来应该将养老院设计得更加专业,以推迟老人进入医院的时间医院能够提供适合的医疗解决方案,但却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结合如今社会的衰老问题,我也在努力构思适合于未来的解决方案医院和养老住所中同样也会随着新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大变革这些技术将能够帮助老人预测疾病、改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更便捷地帮助老人保持其社会联系通过对环境进行思考、建造生态住宅以保证住户的身体健康、创造高质量的卫生环境、提供符合营养学标准的饮食,结合能够满足住户活动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最新技术,我们能够去构思并设计符合未来需要的养老院我是我想在中国迎接的挑战,在这个国度中,一切皆有可能只面向富裕老人的经济模式将走向失败《设计家》:您曾经多次来到中国,并被邀请一起讨论养老院设计的主题。
基于您与中国开发商及相关客户的交流经验,您对这个不断发展的市场有什么样的观察和心得? 戴德旭:我必须承认,在他们给我介绍的那些作为养老解决方案的诸多大型养老项目中,有令人堪忧的地方,这种只面向富裕老人的经济模式也并将走向失败,无论如何,他们也无法满足数以千万计正不断衰老但却无钱入住的老年群体我接触过太多的中国大公司,他们曾在房地产开发中赚得大笔财富,他们认为在这个新的市场中也能够有类似的机会但是事实上却复杂很多,养老产业这个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难以在短期之内迅速增值的护理服务,也需要对老年群体的需要有透彻了解这些大公司是不是将来也会对一些小项目感兴趣,去培养那些护理人员,去解决与脆弱群体息息相关的一些困难?《设计家》:那您认为,法国在老年住宅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戴德旭:我认为,欧洲,尤其是法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通常来说,政府和公共团体会进行庞大投资,努力为所有人提出解决方案——不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病人或是健康人中国不仅需要相关公共政策的支持,同时国家也不能全部指望私营企业的投资老人的生活质量不是交易,而是所有人的责任——照顾好老人,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尊严、幸福快乐的晚年。
同时,中国也需要新建更多的公立养老院,对现有的一些养老院进行改造,提高护理服务和生活条件的舒适度,使之与目前正飞速发展、国力昌盛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相匹配在这个方面,基于我们在法国一直为医院和养老院进行改造或扩建工程,我们拥有丰富的专业鉴定经验,《设计家》:假设您现在70岁,身体依然健康,您对于住所会怎样选择? 戴德旭:我想要的是能够适应残疾人(由衰老相关因素导致)需要的、或是能够被改造成这样的住所,靠近商业和社会活动区域,并且能够保证我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我希望住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最好能够尽可能地远离市区,与自然风光相毗邻,同时,拥有良好的网络连接以便能够继续学习、写作和创造!《设计家》:其他您想和中国读者分享的戴德旭:我既不想成为一个说教者,也不认为自己手握“真理”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有着与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我从当中学到了很多真正使我感兴趣的挑战正在于此——如何将人性化的研究方式应用到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当然,这超出了一个建筑师的传统角色,但这正是我感兴趣的我们都是地球的匆匆过客,让我们真正地为尽量多的民众谋得福祉! (翻译:周娇)02 Thones养老院&阿尔兹海默护理中心效果图02戴德旭(Denis Dessus)法国戴德旭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里昂国家高等建筑学院董事。
代表作品有2010上海世博会法国罗阿大区馆、法国瓦隆斯INEED大楼、蒙特帕斯大厦翻新项目等RETuRNING IDyLLIC mOOD IN THE CITy 于都市中回归田园般的意境——《在水一方》采访选读本案位于长沙橘子洲北段,占地约200亩,由五栋独立建筑以景观相连基地内绿草茵茵,自然景观极其优美,并拥有沙滩排球场及超过600米的沿江人造沙滩浴场,可以良好地形成室内外互动水会是长沙橘洲度假村的主体运营项目之一,总体使用面积约6000平米,其中室内运动、健身、休息区域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米,室外露天运动、调整、商务区域约为1500平米,烧烤吧室内与室外总面积为600平米按照岛居生活和国际化休闲运营理念,园区内运营区域按客户路线与剧院流线进行区分,VIP会所动线独立分离享受尊贵服务体现身份象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建筑与沿江沙滩泳场的互动与交流,充分地引导客户享受园区内的无敌美景与服务《设计家》:请谈谈您秉持的设计理念陈志斌:立足于国际设计研究基础之上,尊重本土地域文化,我们以人为本并关注环境生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业主方提供国际化的建筑、室内、产品、照明等全方位设计服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当代艺术空间。
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独特地域背景,对历史沿革和规划运营、地域文化、功能动线都进行审慎细致的研究,对建筑景观与室内、材质色调造型、节点细部都有系统考虑《设计家》:您能具体谈谈如何在设计中用“文化底蕴诠释当代艺术空间”这一理念吗?陈志斌:在世界历史的坐标系中,我们发现越是地域文化特点明显就越有代表性和可识别性,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永恒不变的命题深厚的地域文化研究无疑为优秀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内化浸润形成深厚底蕴,百家所长,厚积薄发,以文化之而现代主义运动之初始到发展高潮,又逐渐演变成为各类极简风潮当代设计在工业发展中逐渐形成语系,简约、直线利于生产的审美不断受到文脉主义、地域主义影响,演化成为带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当代设计趋势,纯粹现代主义设计的纯熟运用已经不足以表达当代审美,文化形式、元素、意境在当代设计中的抽象表现才是让设计具有可识别性的重要手段《设计家》:您在目前的设计实践中重点关注了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思考?陈志斌:繁华都市,水泥丛林,人们在千城一面、熙熙攘攘的繁华之中是隐含焦躁的心境,在设计实践中,人与都市的关系非常重要,人本身在都市中的心理状态、内在诉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思考一套客户体验非常优异的解决方案,从项目与人的关系、项目与都市的关系,项目本身的定位、运营、景观、建筑、室内、家具软装、平面设计、传播方式等全方位统一完成,希望在战略设计上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来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设计家》:以上思考对您的设计工作有何影响?陈志斌:在战略设计层面使项目可行性得到提高,达到良好的运营效益,利用自身优良景观与都市互补,并要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以叙事设计达到良好的客户体验并获得人们的青睐《设计家》:针对您提出的“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来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能具体谈谈人、都市、文化、自然四者如何结合?陈志斌:都说诗意的栖居,要做到其实不易在都市化发展过程中,以往是粗放式、资本为上的野蛮生长,最初的堆砌、拥堵也造成了品质人群的外流在反思中,逐渐吸收发达城市发展模式,以都市结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地域文化独有的魅力,都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生活品质提高,文化审美统一,使精英人群回归,并带动了都市文化与审美的传播,形成较强的可识别性,并对外围人群有着吸引效应如此循环往复,达到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使人在自然生态优美、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都市中诗意的栖居。
《设计家》:近年来,您是否在工作中遇到过困难?是否从哪些地方得到过启发和鼓励?您又是如何解决那些问题的?陈志斌:近几年来,一直坚持我们所秉持的设计理念,当然也碰到过许多困难首先,项目地分布散、跨度大山东到四川、北京到三亚,每个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都决定了要做一番深入的调查这些要坚持,把每次调查分析、提炼精粹做到位才能设计出优良的解决方案其次,对于设计的系统性还需不断提升近几年,把每个项目都当作一个坚实的台阶,把设计的系统性提高一点,基于米兰理工的设计战略研究让我们逐步完善,达到全方位设计系统第三,是设计过DIGEST|新书品读022 [设计家][设计家] 023程一开始业主方的怀疑因为都是成长中的客户,对设计专业不一定了解也不一定有专业团队介入,会呈现疑虑的状态,好在坚持用数据说话,用创意说话,用系统说话,最后又是业主方的肯定鼓励了我们,并且还达成了新的设计项目《设计家》:“水会”是长沙橘洲度假村的主体运营项目之一,请您谈谈对“水会”的设计陈志斌:潇湘八景之湘江环抱,因而人文气息厚重的橘子洲钟灵毓秀水会,水之交汇,水为魂,水生风,气韵流动在山、水、洲、城的绝版都市景观之中,都市繁华不断扩容、建筑不断拔高反而更显洲的宝贵、水的生动。
以水会友,原生态沙滩是不可多得的亲水区域,婉约宁静的温泉泡池是水的核心,与客人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其实,一进园区就会被眼前巨大草坪上水面喷泉所震撼这显然是繁华都市中一块宁静温婉的“地标” 室内水景则与室外遥相呼应,在中央楼梯区域形成浅水面、小喷泉,宁静中注入动感《设计家》:能具体谈谈该项目的设计思路,设计特色,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陈志斌:在山、水、洲、城交相辉映的风景之中,打造一个度假之所、沙滩乐园,确实是几经斟酌,需要深入了解湖湘地域文化,尊重古城、湘江、岳麓山、橘子洲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人文,项目设计思路定位为城市中央的马尔代夫、高楼面前的岛居生活,与山水共生互动,与繁华都市互补把珍珠链式度假风情作为设计特点,在12,000平方米的园区中大大小小六颗璀璨的明珠以景观为链,巧妙穿连其间,让观者在层层递进的景观、建筑、室内空间中不断发出惊叹、被感染、被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和体验设计过程中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心去思考,用诚意打动人比如定位:在前期阶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主张——会馆、公馆、酒店、会所,不一而足,而忽略了江心之洲本身的特质和城市中央休闲区的稀缺性,最终我们围绕岛居休闲主题和城市互补的反差业态,获得设计权。
还比如:过程当中运营管理衔接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并非朝夕之事,而设计施工是箭在弦上,很多事情要与运营管理团队的管控、要求相协调,而运营管理团队一换再换,则使周期被拉长,并且不成熟的决策也让业主方白出了不少学费,幸好,业主方能从善如流,我们也客观的从运营角度进行思考,最终成为电视台取景地、5万人摇滚音乐节落户、万人啤酒节举行,解决了不少难题《设计家》:请谈谈接下来您对工作的计划与期许,您希望在设计中更多地实践自己的哪些设计主张?陈志斌: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处理好每个项目的同时,也期待把正在启动的乡村建设公益设计用系统战备设计思维优化起来在上百年的因交通不便而很好保留下来的老村落里,我们找到内心的感动,虽然破败、凋敝,但气骨尚存用我们的智慧,把村落里的卫生系统更新,环境恢复,土地有机化,让虫子回来,鸟儿回来,人们回归母亲一般温暖的乡村民居,乡村文明恢复生机与活力运行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森林酒店、稻田客栈,填补城乡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乡村生态环节并做好传播设计,让这一系统得到持续关注并能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家》:请谈谈您对“乡村建设公益设计”的看法 陈志斌:乡村建设公益设计最初是一种公益活动,有些自豪,也有些好奇,与一批设计界朋友来到偏远的县城、村落,帮助当地村民做些小空间、修整老房子,后来发现有一批人相当醉心于乡村建设,并把它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修复的过程,是一个新的乡村文化的重构,是一种文化与信仰的重建,用“知情、明理、参与、持续”八字方针了解农村,洞察事物,并坚持不懈地帮扶村落,达到天人合一的长远发展之计。
从最基本的垃圾分类开始,干湿垃圾分类并无害化处理,提高了村民对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开始与村民一道让土地有机化,让微生物回来,虫子回来,鸟儿回来,生态系统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