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1).docx
9页沟槽开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边坡塌方1现象:在挖槽过程中或挖槽之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部分坍塌或滑坡2. 原因分析(1) 为了节省土方,边坡坡率过陡(不符合规范规定)或没有根据槽深和土质特性建成相应坡 率的边坡,致使槽帮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2) 在有地下水作用的土层或有地面水冲刷槽帮时,没有预先采取有效的排、降水措施,土 层浸湿,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B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塌方3) 槽边堆积物过高,负重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 而塌方4) 土质松软,挖槽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3. 危害:由于塌方易使地基受到扰动,使下道工序难以进行严重的会影响槽边以外建筑 物的稳定和安全,易造成人财物的损失4. 预防措施(1) 根据土壤类别,土的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槽帮坡度实施支撑的直槽槽帮坡度一般采用 1:大开槽的槽帮坡度可参照表3-2-2的规定大开槽槽帮坡度表3-2-2土壤类别槽帮坡度(高:宽)槽深<3m槽深3〜5m砂土1 :1 :亚砂土1 :1 :亚粘土1 :1 :粘土1:1:干黄土1:1:(2) 较深的沟槽,宜分层开挖人工开挖多层槽的中槽和下槽.机械开挖直槽时,均需按规定进行支撑以加固槽帮。
其支撑形式、方法和适用范围可参照表3—2 — 3确定支撑方法和适用范围表3—2 — 3支撑名称支撑方法适用范围坡脚短打入小短木桩,一半外露,一半在地下,外露部分背面钉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足,桩上横木板,然后填土为保护坡脚,防止坍塌断续式三至五块横板水平放置,紧贴槽帮,方木立靠在横板上湿度较小的粘性类土、槽水平支撑再用圆木或工具式横撑顶紧方木深小于3m连续式水平支横板水平密排,紧贴槽帮,方木立靠在横板上,两侧同时容易坍塌,但容许支撑的砂性土,槽深在3〜5m时撑设置,用方木或工具式横撑顶紧方木连续式垂直支撑木板密排垂直放置,紧贴两侧槽帮,用方木水平靠在立板 上,以撑木顶紧方木,并用木楔容易坍塌,并需要随挖随支撑的砂性土企口板桩支撑挖直槽深50〜100cm,将板桩插入导架,沿底槽边密排, 人工用锤打入土内随打随挖用方木紧贴板桩,横撑顶紧 方木挖槽见底后需调整横撑位置地下水比较严重,有流砂现象,不能排板,只能随打板桩随挖土时钻孔埋用D400螺旋钻钻孔,伸入槽底1〜,在孔内下工字钢,随槽深大于4m,有可能坍塌钢梁式挖土随固定横工字钢和横撑,并下立挡土板,横方木放在的直槽时支撑工字钢之间,别住挡土板(3) 掌握天然排水系统和现况排水管道情况,做好地面排水和导流措施。
当沟槽开挖范围内 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排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槽底以下不小于,并保持到回填土完毕4) 挖槽土方应妥善安排堆存位置一般情况堆在沟槽两侧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应根 据槽深、土质、槽边坡来确定其最小距离为若计划在槽边运送材料,有机动车通行时,其最 小距离为,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 沟槽挖方,在竖直方向,应自上而下分层,从平面上说应从下游开始分段依次进行,随 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沟槽见底后应及时施工下一道工序,以防扰动地基5. 处治方法:沟槽已经塌方,要及时将塌方清除,按规定做支撑加固措施二) 槽底泡水1现象:沟槽开挖后槽底土基被水浸泡2. 原因分析:(1) 天然降水或其他客水流进沟槽2) 对地下水或浅层滞水,未采取排降水措施或排降水措施不力3) 危害;槽基被浸泡后,地基土质变软,会大大降低其承载力,引起管渠基础下沉,造成 管渠结构折裂损坏.3. 预防措施:(1 )雨季施工,要将沟槽四周叠筑闭合的土埂,必要时要在埂外开挖排水沟,防止客水流入 槽内2) 下水道接通河道或接入旧雨水管渠的沟段,开槽应在枯水期先行施工,以防下游水倒灌 入沟槽3)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有浅层滞水地段挖槽,应使排水沟,集水井或各种井点排降水设备经 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正常运行。
4) 沟槽见底后应随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槽底以上可暂留20cm 土层不予挖出,作为保 护层4. 治理方法:(1) 沟槽已被泡水,应立即检查排降水设备,疏通排水沟,将水引走、排净2) 已经被水浸泡而受扰动的地基土,可根据具体情况处治当土层扰动在10cm以内时,要 将扰动土挖出,换填级配砂砾或砾石夯实;当土层扰动深度达到30cm但下部坚硬时,要将扰动 土挖出,换填大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将表面找平夯实三) 槽底超挖1. 现象:所开挖的沟槽槽底,普遍或局部或个别处低于设计高程,即槽底设计高程以下土 层被挖除或受到松动或扰动2. 原因分析:(1 )测量放线的错误,造成超挖2)采用机械挖槽时,司驾人员或指挥、操作人员控制不严格,局部多挖3■危害:(1) 超挖部分要回填夯实,造成工力浪费2) 回填夯实的原土或其他材料的密实度,均不如原状土均匀,易造成不均匀沉降4. 预防措施:(1)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落实测量复核制度,挖槽时,要设专人把关检验2) 使用机械挖槽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20cm 土层,待人工清挖5. 治理方法:(1) 干槽超挖在15cm以内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本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
2) 干槽超挖在15cm以上者;可用石灰土处理,其密度不应低于轻型击实时95%3) 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地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加夯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砾回填四) 槽底土基受冻1. 现象:进入冬季挖槽,当日平均气温在5°C或5°C以下,或日最低气温在0°C或0°C以下 时,挖至槽底未采取肪护措施,槽底土基受冻2. 原因分析:冬季挖槽见底后,没有在当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又未采用覆盖防冻措施3. 危害:遭受冻结的土层较原状土体积增大,在回境后,冻土层融化,产生融沉融沉时 的变形包括沉陷变形和负荷压缩变形两种因此,槽底土层冻结,往往是形成管渠基础不均匀沉 降,造成结构断裂的潜在原因4. 预防措施:(1) 当挖槽见底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保留30cm挖松的土层,以作为防护层2) 当日最低气温在0°C或0°C以下时,沟槽见底,可用单层塑料布、单层或多层草帘覆盖槽 底5. 治理方法:将槽底结冻的土层全部挖出,根据冻层厚度及扰动深度,可参照(三)的处治 方法处理五) 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1. 现象:沟槽坡脚线不直顺,槽帮坡度伯陡槽底宽度尺寸不够2. 原因分析:(1)施工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前没有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没有充分了解挖指地段的土质、地下构筑物、地下水位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所砌定的挖槽断面 不合理。
2)挖槽的操作人员或机械开槽的司驾人员不按要求的开槽断面施工,又管理不力,一味图 省工、省力3. 危害: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不合理的窄槽、陡槽是人身伤亡事故的直接祸根,是影响 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4. 预防措施:(1) 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在研究确定挖槽断 面时,既要考虑少挖土、少占地,更要考虑方便施工,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到开槽断面 合理2) 开槽断面系由槽底宽、挖探、槽层、各层边坡坡率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槽底 宽度,应为管道结构宽度加两侧工作宽度每侧工作宽度数可□莉V—4的规定选用管道结构每侧工作宽度表3—2—4管道结构宽(mm)每侧工作宽度(m)金属管道及砖沟非金属管道200〜500600〜10001100〜15001600〜2000注:1•有外防水的砖沟,每侧的工作宽度宜取; 2•管侧还土采用机械夯实时,每侧工作宽度应能满足机械安全操作的需要; 3.现浇混凝土沟,每侧工作宽度在施工方案中确定; 4•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者按外皮计算,有管座者按管座外皮计算,砖沟按墙外皮计算,有卵石基础的按卵石外边计算; 5•有支撑时,工作宽度指结构外皮至撑板的净宽; 6•采用边沟排水时,视降水级别,每侧另加〜。
(3)操作人员要按照技术交底中合理的开槽断面和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5.治理方法: (1 )在只有槽底宽度较窄,不影响生产安全的情况下,在槽底部两侧削挖坡脚,加设短木护桩,使槽底宽度达 到要求 (2)对于危及人身安全或严重影响操作,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不符合要求的槽宽,可在慎重研究,采取安全措施后,另行劈槽,直到符合标推为止 (六)堆土不符合规定1.现象:土方堆放位置不妥当,槽边堆土超高,推土堵塞排水出路,堵塞施工通道;严 重时在已安装的管道上、盖板方沟上超高堆土 2.原因分析: (1)管渠工程土方堆放问题,在施工管理人员中是常常被忽视的 (2)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堆土的有关规定不熟悉,或虽知道,但执行、落实不坚决不彻底 3、危害: (1 )槽边堆土超高;靠近槽边堆土,加大对槽帮的土压力,易造成坍槽.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和管渠结构安全 (2)堆土靠近槽边不留通道;一则影响施工材料、设备运输;二则遇风吹、雨冲或其他震动,堆土易 溜入槽内,影响施工操作,影响工程质量 (3)在已完工的管渠上超高堆土,易使管道结构压裂、渠道盖板压断4)在房根、墙根超高堆土,由于土的侧压力特别在雨水将堆土浸湿下沉,侧压力骤增时)超过墙体允许的侧压力,易压倒房墙。
4.预防措施: (1)在开槽挖土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环境、施工季节和作业方式,制定安全、易行、经济 合理的堆土、弃土、运土、存土的施土方案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2)全面熟悉和认真执行有关堆土的规定 (3)在回填的管道上堆土,其堆土高度与管道现有覆土深度之和不得大于该管道设计上允许的覆土深度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一般不超过6m,管 壁加厚加重钢筋混凝土管一般不超过12m 5.治理方法:对不符合规定的堆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严重违犯规定的要重新整治或装运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