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课件.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91870712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45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8 颐和园颐和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Ø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平面图 东宫门Ø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正中设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门檐下是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颐和园”匾额  在东宫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写有《颐和园》三字的九龙镏金大匾,字迹浑厚、苍劲有力,据说这是光绪帝的御笔 Ø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仁寿殿Ø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Ø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摺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百日维新”终归失败 德和园大戏楼Ø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 Ø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玉澜堂Ø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

      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乐寿堂Ø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长廊 Ø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万寿山Ø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佛香阁 Ø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Ø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昆明湖 Ø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西堤 Ø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颐和园的西堤倒还是一条清静之地,精致高贵满眼是绿,路较窄,漫步其间,古柳古桑擦肩而过,桥上桥下岁月积淀,看万寿山如波倒影,仿佛走进历史的长卷。

      玉带桥Ø杭州西湖苏堤有六桥,自南而北六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颐和园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也建了六桥点缀Ø西堤六桥自北而南桥名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豳(bin)风桥与练桥 镜桥与界湖桥 柳桥与西堤 十七孔桥 铜牛 Ø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Ø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石舫 清晏舫Ø清晏舫,俗称清晏舫,俗称:石舫石舫 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画中游 Ø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

      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Ø颐和园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Ø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Ø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

      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Ø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她的神韵,还是要走近她,用心去感受她馥郁迷人的馨香! 再 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