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碑刻发展史剖析课件.ppt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7893732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碑刻发展史中国碑刻发展史 一、碑刻•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一般还认为圜首且上小下大的是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一般还认为圜首且上小下大的是碣,竖长方形的是碑;但有些横长方形的刻石如开成石经碣,竖长方形的是碑;但有些横长方形的刻石如开成石经等,或直接刻在山崖上的摩崖刻石等,也常归入碑刻一类等,或直接刻在山崖上的摩崖刻石等,也常归入碑刻一类中国最早的碑刻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监囿守丘刻中国最早的碑刻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监囿守丘刻石等清及前代的石刻皆可列入中国古代碑刻的范围清及前代的石刻皆可列入中国古代碑刻的范围        中国古代碑刻历经中国古代碑刻历经20002000余年的发展变化,分布地域辽余年的发展变化,分布地域辽阔,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阔,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技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技术、民族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认为它可与中国古代术、民族等许多方面。

      因此,有人认为它可与中国古代              《廿四史》相媲美《廿四史》相媲美 (一)碑的形制• 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碑首,首中有额,主要用以书写碑名或装饰,又有圭首、圆首、晕首、螭首、方首之别中部为碑身,主要刻碑文或题名正面为碑阳,背面称碑阴,左右为碑侧,早期碑身上部与碑首之间还有碑穿下部为碑座,主要为承重和装饰,其形制依其性质和时代有方座、长方座、龟跌座 (又称  座 )等 (二)碑刻的类型        1        1石石石石   经经经经 指将经典刻之于石以保存流传者形制有指将经典刻之于石以保存流传者形制有碑式碑式   板式板式   经幢和摩崖等内容包括儒家石经和佛教、道经幢和摩崖等内容包括儒家石经和佛教、道教石经教石经     儒家石经始于东汉的熹平石经,继为魏之《正始儒家石经始于东汉的熹平石经,继为魏之《正始》、唐之《开成》、蜀之《广政》、北宋之《嘉》、唐之《开成》、蜀之《广政》、北宋之《嘉   》、南》、南宋之《二体》、清之《乾隆》石经宋之《二体》、清之《乾隆》石经, ,共共7 7种佛教刻经始于种佛教刻经始于北魏末年北魏末年, ,继于北齐、北周继于北齐、北周, ,盛于唐和辽金。

      山东泰山、河盛于唐和辽金山东泰山、河北响堂山有北朝名品,北京房山云居寺现存大量唐、辽和北响堂山有北朝名品,北京房山云居寺现存大量唐、辽和金刻经道教刻经始于唐中期金刻经道教刻经始于唐中期, ,盛于宋、元盛于宋、元, ,刻得最多的为刻得最多的为《道德经》,另外还有《阴符经》、《常清静经》等《道德经》,另外还有《阴符经》、《常清静经》等      泽墓志等释氏塔铭也属此类泽墓志等释氏塔铭也属此类      2     2摩崖摩崖摩崖摩崖     石刻的一种,指刻在天然崖壁上的石刻文字,秦石刻的一种,指刻在天然崖壁上的石刻文字,秦代已启其端,以汉唐时期为盛代已启其端,以汉唐时期为盛    3    3墓志墓志墓志墓志     指置于墓中,专为记述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指置于墓中,专为记述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和事迹的石刻它起源于秦、西汉,经东汉与魏晋,成月和事迹的石刻它起源于秦、西汉,经东汉与魏晋,成熟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初期既无固定的形制熟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初期既无固定的形制, ,也无也无一致的称谓一致的称谓, ,到成熟期后才形成统一的格式形制多呈方到成熟期后才形成统一的格式形制多呈方形,盖多形,盖多   顶,志、盖各一,谓之一合,盖刻名称,身刻顶,志、盖各一,谓之一合,盖刻名称,身刻志文。

      多数是首叙姓名籍贯、家谱世系,次叙生平事迹、志文多数是首叙姓名籍贯、家谱世系,次叙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再记卒葬年月和茔地位置,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再记卒葬年月和茔地位置,最后为韵铭南北朝和隋代墓志均不署撰书人姓名唐代最后为韵铭南北朝和隋代墓志均不署撰书人姓名唐代以后始有标撰书人名和官衔者,自撰墓志者则属个别代以后始有标撰书人名和官衔者,自撰墓志者则属个别代表作品中年代最早的如东汉延平元年表作品中年代最早的如东汉延平元年 (106) (106)贾武仲妻马姜贾武仲妻马姜墓志,最早自称墓志,最早自称“ “墓志铭墓志铭” ”的如刘宋大明八年的如刘宋大明八年 (464) (464)《刘《刘怀民墓志铭》,自撰志铭的如明彭泽墓志等释氏塔铭也怀民墓志铭》,自撰志铭的如明彭泽墓志等释氏塔铭也属此类属此类 二碑刻的发展史先秦先秦     中国碑刻的萌芽期中国碑刻的萌芽期, ,数量不多数量不多, ,文字短少,内容简单,形文字短少,内容简单,形制不定 “石鼓文石鼓文” ”、、“ “监囿守丘刻石监囿守丘刻石” ”为其代表石鼓文为其代表石鼓文形制似鼓形制似鼓, ,共共1010件件, ,战国秦献公时作。

      内容反映了周天子使臣战国秦献公时作内容反映了周天子使臣至秦与献公一起出游,在吴阳射鹿捕鱼至秦与献公一起出游,在吴阳射鹿捕鱼, ,高原行猎高原行猎,  , 地大地大 ,  ,后后经经   水而归的情况形式为韵文,十首为一组,格调似水而归的情况形式为韵文,十首为一组,格调似“ “诗诗经经” ”,可视为诗经续篇之一唐时出土,现存故宫博物院可视为诗经续篇之一唐时出土,现存故宫博物院      秦和西汉秦和西汉     处于品种单一、文字短少阶段秦刻石共有处于品种单一、文字短少阶段秦刻石共有 7 7种种, ,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五次出巡省视河北、山东、浙江等五次出巡省视河北、山东、浙江等地时所刻,名为地时所刻,名为“ “峄山峄山” ”、、“ “泰山泰山” ”、、“ “琅琅 ”  ”、、“ “之罘之罘” ”、、“ “东观东观” ”、、“ “碣石碣石” ”、、“ “会稽会稽” ”刻石内容皆是颂秦德,但刻石内容皆是颂秦德,但各有其侧重点原石现存者有泰山、琅各有其侧重点原石现存者有泰山、琅  2  2种,还有唐李阳冰种,还有唐李阳冰重写后翻刻的《峄山刻石》册重写后翻刻的《峄山刻石》册( (明拓长安本明拓长安本) ),其余均佚。

      西,其余均佚西汉石刻,已知的约汉石刻,已知的约1010余种,均文字短少、内容单调鲁孝王余种,均文字短少、内容单调鲁孝王刻石只有刻石只有“ “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13”13字莱子侯刻字莱子侯刻石字最多,也只有石字最多,也只有3535字 二碑刻的发展史•东汉东汉     种类增多种类增多, ,文字加长文字加长,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种类上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种类上已发展为刻石、摩崖、碑、石经等多类并存;其数量至少有发展为刻石、摩崖、碑、石经等多类并存;其数量至少有300300种以上;在字数上种以上;在字数上, ,上千字的丰碑巨碣屡见不鲜,一部上千字的丰碑巨碣屡见不鲜,一部“ “熹平石经熹平石经” ”达万言以上;内容上更是异彩纷呈达万言以上;内容上更是异彩纷呈, ,如《裴岑如《裴岑纪功碑》刻于东汉顺帝永和二年纪功碑》刻于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37)(137),记述敦煌太守裴岑,记述敦煌太守裴岑战胜匈奴呼衍王的事迹;《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战胜匈奴呼衍王的事迹;《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185),记述,记述   阳令曹全的家世和事迹,碑阴还刻立碑故吏阳令曹全的家世和事迹,碑阴还刻立碑故吏等姓名及资助钱数;《张迁碑》刻于东汉中平三年等姓名及资助钱数;《张迁碑》刻于东汉中平三年 (186) (186),记述张迁祖先及张迁任毂城长时的政绩,碑阴亦刻立碑,记述张迁祖先及张迁任毂城长时的政绩,碑阴亦刻立碑官吏姓名及出资钱数;《乙瑛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官吏姓名及出资钱数;《乙瑛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   (153)(153),记述汉鲁国相乙瑛请求于孔庙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记述汉鲁国相乙瑛请求于孔庙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往返公文以及对乙瑛的赞词;《鲜于璜碑》刻于东汉延的往返公文以及对乙瑛的赞词;《鲜于璜碑》刻于东汉延熹八年熹八年(165),(165),阳文记雁门太守鲜于璜生平简历,碑阴述其阳文记雁门太守鲜于璜生平简历,碑阴述其家族世系;《汉侍廷里父老家族世系;《汉侍廷里父老   买田约束石券》,记述建初二买田约束石券》,记述建初二年年( (公元公元7777年年) )侍廷里父老侍廷里父老 25 25人集钱买田事;《熹平石经》人集钱买田事;《熹平石经》始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始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 (175) (175),共刻,共刻4646碑,立于洛阳太碑,立于洛阳太学东侧。

      学东侧 二碑刻的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此时,屡颁禁碑之令,刻碑受到限制,数量锐减,但仍此时,屡颁禁碑之令,刻碑受到限制,数量锐减,但仍形成了独特风格,形成了独特风格,“ “魏碑魏碑” ”是其典型代表《谷朗碑》,孙吴凤凰是其典型代表《谷朗碑》,孙吴凤凰元年元年 (272) (272)之后刻于湖南耒阳县,内容记谷府君生平及后刻的谷氏之后刻于湖南耒阳县,内容记谷府君生平及后刻的谷氏族人题名《上尊号碑》刻于曹魏黄初元年族人题名《上尊号碑》刻于曹魏黄初元年 (220) (220),内容是华歆等,内容是华歆等人效忠曹丕,一致拥护曹受禅位,上尊号为天子的奏表,石在河南人效忠曹丕,一致拥护曹受禅位,上尊号为天子的奏表,石在河南临颍   《禅国山碑》,孙吴天玺元年《禅国山碑》,孙吴天玺元年 (276)  (276) 刻,记述孙皓天玺元年刻,记述孙皓天玺元年封禅国山事,石在江苏宜兴,其碑形状怪异,俗称封禅国山事,石在江苏宜兴,其碑形状怪异,俗称“ “囤碑囤碑” ”《孙夫人碑》,刻于西晋泰始八年夫人碑》,刻于西晋泰始八年 (273) (273),清乾隆五十八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1793)江凤江凤   于山东新泰县新甫山下访得,现存泰山岱庙,是中国石刻史上较早于山东新泰县新甫山下访得,现存泰山岱庙,是中国石刻史上较早记载妇人身世之碑。

      《记载妇人身世之碑《   龙颜碑》,立于刘宋孝武帝太明二年龙颜碑》,立于刘宋孝武帝太明二年(458),(458),记记   氏家世及本人生平事绩,碑阴职官题名,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政氏家世及本人生平事绩,碑阴职官题名,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政治、军事机构的详细情况《张猛龙碑》,刻于北魏正光二年治、军事机构的详细情况《张猛龙碑》,刻于北魏正光二年(522)(522),记述张猛龙兴学事宜,记述张猛龙兴学事宜, ,书法与《贾思伯碑》酷似,是临池魏碑典范书法与《贾思伯碑》酷似,是临池魏碑典范, ,为北魏名碑之一《嵩高灵庙碑》为北魏名碑之一《嵩高灵庙碑》, ,刻于北魏太延年间刻于北魏太延年间(435(435~~440)440),,与华岳庙碑同,均记述寇谦修祀中岳庙并宣扬道教事其书法透露与华岳庙碑同,均记述寇谦修祀中岳庙并宣扬道教事其书法透露了隶变楷的信息,石在河南登封嵩山《西门豹祠堂碑》,刻于北了隶变楷的信息,石在河南登封嵩山《西门豹祠堂碑》,刻于北齐天保五年齐天保五年 (554) (554),叙述西门豹治邺,齐献武、文襄时祠宇兴废及,叙述西门豹治邺,齐献武、文襄时祠宇兴废及清河王岳立碑始末等事,石在河南安阳。

      马衡据出土残石推断,该清河王岳立碑始末等事,石在河南安阳马衡据出土残石推断,该经有经有2828碑 二碑刻的发展史•隋唐  这一时期石刻形制高大,内容广泛,分布地区辽阔,种类齐全,文种大增,尤其讲究碑刻的书法艺术,撰人、书丹者皆具其名,呈现出石刻碑版的百花盛开局面《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十二月 (587)五日刻于河北正定隆兴寺记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情况,向称隋碑第一《等慈寺碑》,唐贞观年间刻于河南荥阳县,记述唐太宗败王世充、窦建德后,在当时交战地建寺以为阵亡将士荐福事,反映了当时农民起义的情况,史料价值很高 二碑刻的发展史•宋元宋元     碑刻数量比之隋唐时虽有减少,但某些方面还有突碑刻数量比之隋唐时虽有减少,但某些方面还有突出表现出表现,  , 如刻帖的兴起如刻帖的兴起,  , 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有助于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有助于这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这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题名、题记显著增加题名、题记显著增加, ,反映了当时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游山玩水文人墨客游山玩水   消闲度日的思想情感消闲度日的思想情感 “  “针炙图经刻石针炙图经刻石”  ” 元元   党籍碑党籍碑   两刻两刻, ,一为宋庆元四年一为宋庆元四年(1198)(1198)饶祖尧刻,一为饶祖尧刻,一为宋嘉定四年宋嘉定四年(1211)(1211)刻,记录了丞相蔡京两次迫害其反对派刻,记录了丞相蔡京两次迫害其反对派“ “党人党人” ”的名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泉州宗教石刻的名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泉州宗教石刻》,包括用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叙利亚文等刻成的》,包括用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叙利亚文等刻成的碑和题记,时间均在宋、元时期碑和题记,时间均在宋、元时期明清明清     此时碑刻虽然品种数量都不少,形制也很壮观,内此时碑刻虽然品种数量都不少,形制也很壮观,内容也有时代气息,如出现了一些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情况的容也有时代气息,如出现了一些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情况的碑刻等,但无突出的、新的创造碑刻等,但无突出的、新的创造 三碑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