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5页2019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 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中,高举无意识大旗的心理学家是( C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2. 以下不属于发展理论三大任务的是( D )A.描述心理领域发展过程 B.描述心理领域之间的关系C.解释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D.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3. “儿童先学会抬头,再会迈步”,这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A )A.发展方向的原则 B.相互交织的原则4. 在成熟理论中,婴儿的智能诊断依据是(A.正常行为模式 B.异常行为模式5. 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属于( BA.动作能 B.应物能6. 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 B )A.生理反应 B.模式反应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A)C.仃为过程D.行为表征)C.言语能D.应人能C.神经反应D.环境反应7.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 D )A. 行为模式B.象征模式C.参照模式D.创造模式8.自我的心理能量源于( B )A.超我B.本我C.本能D.力比多9.最终决定处境不良儿童形成神经质倾向的因素是( A )A.自我失调B.理想的自我C.现实的自我D.真实的自我10.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是( D )A.孤独B.压抑C.逆众D.焦虑11. 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 B )A.获得自我同一性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尊感D.获得亲密感12. 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游戏的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游戏和( C)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共同游戏D.智力游戏13.思维的起点是(C)A.运算B.智慧C.动作D.逻辑推理14.个体认识上的主观臆断,行动上的为所欲为,作风上的独行其是等状态表现是( D )A.建构 B.内化 C.适应 D.自我中心15. 维果茨基认为,对思维发展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是( C )A.自我中心言语 B.对话言语 C.内部言语 D.外部言语16. 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必须具备的中介是( A )A.符号B.思维C.交往D.情感17.回避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性D.接受性18.婴儿的第依恋对象往往是( B )A.抚养者 B.母亲 C.父亲 D.父母19. 根据依态理论,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 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的系统是( B )A.依恋行为系统 B.警觉恐惧行为系统C.探究行为系统 D.交往行为系统20.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儿童知觉发展趋势的是( B )A.知觉特异性增加 B.知觉复杂性增加C.注意实现最优化D.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3分,共12分)21. 发展理论: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
3 分)22. 成熟:格赛尔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3 分)23. 自己的大纲:指早明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知识、技能的需要所决定 的那种教学3 分)24. 利他行为:按习性学观点,当一个个体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 体的适应时,就是利他行为3 分)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井说明其 正确或错误的理由25. 根据格赛尔成熟理论,我们既可以用年龄来推测行为,也可以用行为来推测年龄1分)由于婴儿行为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有次序的过程,因此其正常行为模式也是成熟的指标,它的 出现是与年龄对应的有序过程2分)26. 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对良心的畏惧1分)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由于性的节制2分)27. 好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1分)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从而填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们潜在发展水平间的鸿 沟,才能促进儿童发展 (2分)28. 婴儿的气质特点决定了婴儿的依恋1分) 婴儿的气质特点与母亲的照看方式相互作用,决定了婴儿的依恋模式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分,共 20分。
29. 简要回答格赛尔的育儿观念中阿弥士对父母提出的忠告 答:(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1 分)(2) 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周、每个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1 分)(3)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1 分)(4) 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个阶段的 乐趣1 分)30. 简要回答儿童虑的分类及来源 答:(1)儿童的焦虑分为三类: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道德的焦虑3分)(2)儿童焦虑的倾向来自遗传,其根源都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发泄1分)31.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阐述早期救有的重要性答: (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推动了对儿童经变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构 ( 1分)(2) 个体的发展包含有性欲心理的阶段之中1 分)(3)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早年是人格基本形成的时期1分)(4)童年是成人顺序模式发展与定型的阶段,个体的行为都能在早期经验中找到根源1 分)32. 简要回答“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答:因为处于某一年龄段阶段的最近发展区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阶段的现实发展水 平,(2分)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2 分)33. 简要回答婴儿分离焦虑的阶段答:(1)反抗阶段1 分)(2)失望阶段1 分)(3)超脱阶段1 分) 简单阐述 1 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8分,共 16分34. 结合实例论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答:(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家 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是观察学习理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亲社 会行为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能够施加影响2 分)(2)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 分) 第一,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 注意决定的第二,保持过程当观察者吸收了榜样的行为之后,要成功地模仿一个行为模式,就必须先 在头脑中保持所见内容的符号形式第三,运动复现过程要将范型的示范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运动技巧在观察 学习中,人们首先要依靠示范掌握行为的要领,然后在实际中尝试复现第四,强化和动机过程学习者的观察学习是否发生,关键在于榜样行为是否得到强化,以 及自身是否有学习复现的动机等3 分)(3)举例说明2 分)35. 结合实际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观点。
答:(1)皮亚杰理论认为,思维源于动作,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反射性动作,从反射性动 作到智慧动作,需要一个发展过程2 分)(2)动作的内化从感知运动智慧向表象性思维过濮出各种不同的表象都是内化的心理 动作2 分)(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是运算4)结合实际阐述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36. 阅读 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儿童饮食行为障碍是-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喂食障碍,通常多发生于婴幼儿和童年平 期在进会充足、养有照颐良好,无 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常有拒食和极端造求新奇的 行为障碍从临床所见,这类行为障碍多半是由于家人强边进会导致的小儿进食行为异常, 近年来并不鲜见研究者在对35 例5. 6 岁具有此种行为障碍的儿童实施了消退疗法,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严格遵守治疗计划的35例5-6岁独生子女作为观察对象女童21例,男童14例由于娇生惯养,这些儿童从幼儿至就诊时每逢用餐均由老人或父母喂食,一旦不吃,随即强 迫进食,35 例均有由于强迫进食而引起逆反的行为有半数儿童每到吃饭时便远离饭桌或 躲藏起来逼其进食则出现恶心拒食,其中有7例患儿常在饭后有反当行为。
另18 例儿童 在被過进食时常哭闹,拒绝家人喂食,自食速度慢而少全部患儿均经多个医院诊治,给 予补锌、助消化药物及各种营养品等均无效果35 例儿童均为足月顺产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未患过较重的疾患,也未表现出愿意 从非抚养者那里取得食物,家庭经济情况及居住环境均良好,身高、体重正常,精神好, 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没有足以解释拒食现象的器质性疾病1.2 治疗方法 此类惠儿主要是由强迫进食导致的偏离行为,故采取自然消退法具体做法:(1) 首先对家人说明强边进会的坏处,使家人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喂食障碍是由于强迫 进食所致,以征得家人对该症的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强迫进食行为,(2)禁止强迫进食,并 告诉小儿在一定时间内上桌吃饭,如不主动上桌,家长不予理睬,要坚决地将全部饭菜撒 掉,不于时,不不值,不强喂,(3)全家理食完单后,不要问小儿是否要吃饭,在下次饭前 不再进食4)家中不要放置小儿可随手拿到的食物5)家庭所有人员以及与其交往的亲 威朋友友均采取一致态度在治疗计划实施中,任何人不得表现出有碍治疗方案的任何举动1.3治疗观察方法及效果1.3.1行为障碍程度的划分 本组惠儿根据食欲降低的程度分为:无、极轻、较轻、中度、较严重、严重六级。
家人 根据小儿近一个月来食欲情况的总体水平,评出20 例患儿较严重,15名严重1.3.2 治疗时间对 18 例患儿(8 例严重, 10 例较严重),实施持续 1 个月的消退治疗对 17 例患儿实 施ABAB设计治疗(7例重度,10例较严重),在最初10天实施消退疗法,随后10天恢复强 迫进食,最后10天又进行消退疗法治疗家长每10天总评一次,标出食欲等级,并来门 诊求治指导2. 结果18例持续治疗者于5-7天即有初步效果, 10天评定时已有患儿由较严重和严重变为中度一个月终了时均可自动进食,等级为极轻ABAB设计组的17例患儿10天总评时,变 为中度者15例,1 例由重度变为较重度,按研究计划撒销治疗并恢复强迫进食10天后,除 2例仍有良好自食习惯外,余15例又恢复原来基线水平当恢复治疗(最后10天)后自食情 况又逐渐好转最后总评时2例变中度, 15例变轻度依据斯金纳的行为消退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研究者采取消退方法治疗饮食行为障碍的原 理及策略答:(1)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行为发展理论除了塑造某种行为之外,还可运用于减少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就是某种行 为的消退。
所谓消退,正好与强化作用相反,是指撤销促使某种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从而 减少该行为的发生概率2 分)(2) 儿童进食问题令很多家长倍感焦虑这个案例所述的研究选取了35 个孩子,他们都是由 于被家长强迫喂食引发了饮食行为障碍条件反射性拒食,逐渐发展成为厌食,甚至一见到食 物就恶心、呕吐,有的害怕食物,逃避进食这是一个已经习得的操作性行为3 分)(3) 基于对该行为原因的仔细分析,研究者认为饮食行为障碍的强化刺激是家长。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