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崇信县龙泉山-五龙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议.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l****
  • 文档编号:278441092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崇信县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XX省崇信县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项目性质:续建新建工程建设投资:3.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方式:国家投资、银行贷款或招商引资实施单位:崇信县龙泉寺景区管理局一、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概况1.自然地理条件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地处XX省崇信县境内崇信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的南部,景区地层属下白垩纪志丹群棕红色砂岩、砂质泥岩和沙砾岩,其上覆盖有很厚的风成黄土由于湿陷性黄土层长期受风、水等外营力的侵蚀、冲刷、切割、搬运以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基岩裸露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类型尤其是龙泉寺周围的山体,有大面积棕红色砂岩裸露,并涌析出大量的泉水,形成层状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崇信县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据气象资料统计,汭河川区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8.4℃,最低为-19.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2.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8℃,稳定≥10℃的活动气温为3274℃四季气候的特征是冬无严寒,降水偏少,北风盛行,气候干燥;夏季较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光热丰富;秋季前期,阴雨连绵,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春季多变,升温较快,冷暖交替,常有春旱。

      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溪流潺潺,气候宜人,加之自然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风景优美,实为观光、避暑、度假、娱乐、会议的极佳之处由于黄土结构疏松而透水性能强的特点,导致大量雨水下渗,至下白垩纪志丹群红层裸露砂崖时雨水渗出芮谷内的裸露岩层则渗出大量泉水,其水四季恒温(14℃),流量稳定,每昼夜出水60m3这一得天独厚的泉水资源为游人饮水、植树种花、建造湖泊瀑布,发展风景林等景观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龙泉寺背依山峦,面对汭川,汭河由西向东经汭川缓缓流过该河发源于华亭县关XX麓,经铜城、锦屏、九功等乡镇流入泾川,汇入泾河据水文资料,汭河在县境内流经长度34km,流域面积388.4km2,年均自产泾流2620m3,常水期水面宽40m,水深0.34m,流速0.56m3/t;枯水期水面宽32m,水深0.23m,流速0.36m3/t;洪水期水面宽可达290m,水深5.55m,流速5.56m3/t汭河的流过,为农业灌溉,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发挥了重要作用龙泉寺——五龙山景区土壤均为黄壤土、黄绵土和黄砂石,夹有少量的红层裸岩经风化形成的红砂土黄土类土质疏松,通气良好,表面呈粒状结构,有机质含量为0.89~0.69%;速效氮2.44~1.36kg/亩。

      红砂土壤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为60%,氮、磷、钾的含量分别每亩为1.17kg、0.6kg、和12.5kg黄土类整体上缺磷,少氮富钾,易于各种林木生长本区植被属暖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带,森林植被属落叶阔叶、针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据本次调查,针叶树有侧柏、油松、云杉、华北落叶松、圆柏、阔叶树有杨树、柳树、白榆、臭椿、香椿、刺槐、泡桐、辽东栎、白腊、山杏、杜梨、核桃、国槐;灌木树种有狼牙刺、沙棘、酸枣、紫穗槐、山毛桃、柠条、枸杞、榛子、野李子、藤蔓等草本植物有白草、衰草、艾蒿、冰草、蒲公英、马莲、米蒿、茅草、臭蓬、草莓、茵陈蒿、野苜蓿、野棉花、灰条、苦苦菜等,这些植物形成了山花烂漫,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2. 社会经济条件崇信县位于XX省XX市东部,地理方位为东经106°50′—107°10′,北纬35°1′—35°25′之间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XX省陇县毗邻,距泾川王母宫33km,距古城XX287km,距XX陇县龙门洞90km,距省会XX420km,距XX市110km,距XX市56km,可直接到达道教圣地崆峒山旅游全县辖2镇6乡,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崇信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全县已探明储煤面积64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3.2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20%多,现为国家15个重点矿区和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还有陶土、石灰石、铁矿石、硫磺、油母页岩等10多种全县拥有耕地37万多亩,有天然草地22万亩,林地28万亩,可供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四荒地25万亩,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全县耕地梯田化程度达到70%,有效灌溉面积2.9万亩全县农业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较快,建成了苹果、酥梨、花椒及仁用杏、核桃五个万亩果品基地、西南部山区肉牛基地和芮河川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砀山酥梨、秋富一号苹果被认定为全省名牌产品,蔬菜总产量达到3.4万多吨,酥梨、苹果、薄壳核桃、草莓等果品和芹菜、胡萝卜等特色蔬菜远销西北各省、区3.景区简介龙泉寺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崇信县县城北,距县城约1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1′,北纬35°18′,北靠凤山至塬畔玉皇阁,南到汭XX岸与县城相望,东西分别与散花沟和水担沟相连,景区面积2.47平方公里龙泉寺原名殿子坡,名芮谷,始建于文明之际,古代曾有一官司二殿四楼六庙十一洞,建筑规模宏大,寺院香火旺盛龙泉寺山高约300多米,腹部水溢岩石,滴沥成泉,百泉争流,潺潺有声,形成300多米长的水系。

      寺内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山涧有一雕塑飞龙,口喷溪水,雾起山谷,阳光一照,形成五颜六色的彩虹,挂于山腰,堪称“龙吐彩虹”奇观贯珠泉上蟠居着千年龙柏,鳞爪森然,神形兼备,大有破壁腾飞之势,龙泉寺因此而得名西台有距今500多年的齐家文化遗址,东台有“公刘故里”和公刘庙等遗址龙泉寺水经国家地质矿产部化验为富含锶和偏硅酸等42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身居晴雨楼,饮矿泉水,品龙井茶,耳听窗外水声淅沥,风铃叮当,令人心旷神怡自1985年恢复重建以来,已建成山门、玉带桥、湫池淋雨、虎门、灵官楼、洗眼泉、浓露泉、贯珠泉、大佛殿、三霄殿、晴雨楼、玉皇阁、芮鞫轩、谷丰亭、慧芳亭等景点二十多处全国书法名人启功、中石、王遐举等为其题词,使景区增辉不少五龙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崇信县锦屏镇铜城古峡口,距县城10公里,省道304线和宝中铁路从山下经过,交通便利五龙山有“五龙捧圣”之称,昔为西戎咽喉要地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道教活动场所,唐代防御吐蕃的前沿阵地,古战场遗迹颇多,有点将台、打鼓台、绕旗山等唐名将徐茂公征战于此,并留有落马的桑园、衣冠冢,以及当地人为其修建的十三总督城隍庙景内还有孙家峡瀑布、樱桃沟、马刨泉、华夏古槐王等十多处景点。

      野生动植物300多种,森林茂密,怪石林立,群山环抱,景色宜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登山探险、科普考察的理想之地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旅游优势(1)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崇信县交通较为便捷,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联华亭,南与XX陇县接壤,北依崆峒区县城距火车站20公里,崇经公路与西兰公路相接,系崇信通往东部的咽喉要道,县城青年路北接崇白路与西兰公路相通,是北上XX直达XX的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县内二级公路贯穿全境,五龙山位于铜城乡古峡口,距县城10公里,省道304线和宝中铁路从山下经过,为发展旅游产业将提供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城区现有宾馆4家,床位1000多张;有饭店146家,可同时为3500多人提供就餐服务;有2个大型超市和一个大型专业市场,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购物和消费需求2)旅游前景广阔近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累计投资6.15亿多元,重点实施了龙泉寺景区,民俗文化村、景观中轴线、仿古建筑群、游客接待中心、龙泉书院、龙泉垂钓园等景点建设工程,完成了景区道路改扩建、景区绿化美化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打造龙泉寺景区人文自然游的品牌,使崇信旅游融入了崆峒山—龙泉寺精品旅游线路,景区开发初具规模、旅游线路基本形成、旅游服务不断规范、旅游经济启动发展目标。

      近三年来,旅游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6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4万元,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18%(3)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龙泉寺景区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相互配合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了较大提升从2006年开始,县上先后采取向上级争取资金、政府出资和招商引资等措施,先后完成了龙泉广场、观景长廊等景观工程20多处,开发和扩大景区游览面积达到2.47平方公里,年增加游客容量近10万人(次),延长旅客在景区滞留时间1个小时以上,旅游环境及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营造出了景区旅游事业发展和投资的良好环境同时,县委、县政府在集中全力抓龙泉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了景区服务品位,使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工作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采取媒体、网络、节会、现场采风等方式有效的开拓了客源市场,实现了首次与旅行社对接的新突破使景区知名度日益提高,成为周边县市的热点旅游景区2、政策机遇优势一是龙泉寺景区AAAA级景区创建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崇信旅游交通进一步改善,崇信——白水高速连接将于今年开工建设;三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崇信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以煤炭、旅游为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为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利用、建设指明了方向2 、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围绕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区营造优质的生态环境,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3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通车,XX地区旅游网络的形成,给旅游资源独特,为文化内涵丰富的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区提供了交通保障4 、从发展的趋势和潜力分析,长期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人们回归大自然,向往休闲,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共识,而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区恰恰应于此趋势,故必须扩大景区的规模,增加旅游内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以“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服务项目5、风景区外围生态环境相对薄弱,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培育外围生态保育圈已势在必行三、项目建设内容崇信县龙泉寺--五龙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道路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旅游购物、综合服务设施等方面建设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85万元,五龙山景区建成标志性牌坊门1座;前后山门2座;建成集综合管理、购物中心、导游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1处,占地900㎡;建成五龙山管理局综合办公楼1座,占地面积1500㎡,在五龙山山前、五龙山后门、打鼓台、龙泉寺玉皇阁各建停车场1处,共计9000㎡;在铜城水库修建电瓶观光车起始站码头1处,共计600㎡,购置电瓶观光车8辆;在铜城水库--五龙山—唐帽山建设观光缆车轨道,配备双座观光缆车32部。

      二)道路建设投资9534.4万元,一是建成五龙山至唐帽山三级公路45公里;二是建成铜城水库—大槐树—唐帽山,宽8M的三级环形道路57公里;三是五龙山风景名胜区建成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①主干道:五龙山地势险峻,沟壑交错,不宜在风景区内部修筑横贯南北的主干道规划采用“擦边球”的布局格式,利用村落间原有农用路改造成汽车路,使主干道路沿风景区边部由北向南,形成连接纽带具体路线是由长沟口西长沟坪——沿山脚经阴洼庄——草XX——王坡山的西梁——关河——堡子根——孙家峡全长12公里,路宽6-8米,沥青路面之后,再从孙家峡返堡子根,沿东沟延伸至唐帽山,此段长约8公里②次干道:由孙家峡转向西南,绕1681岭通至水泉岭,全长约5公里水泉岭是远期游览中心区,也是可接往安口镇李庄、龙王店一带矿区的风景区路网的节点路宽4-6米,碎石路面适当设置错车点③游步道:风景名胜区游步道,不仅曲折起伏形态多变,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