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西有一条美丽的小河.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751561
  • 上传时间:2018-04-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1.97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 年 10 月 9 日星期三04教育展台:010-82296896 博客: 有一条美丽的“ 小河”———赏析后小河小学琅琅读书声的内涵王素萍, 中小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 太原市后小河小学校长 曾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十大知识型先进个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特色学校卓越校长、太原市十大读书明星等称号长期致力于小学生学习障碍心理问题、学习潜能开发、阅读能力培养等多项研究,多项课题获国家一等奖常年在《太原晚报》、《德育报》等媒体开辟《王老师把脉》、《享受成长》、《阳光少年》 等专栏,发表文章70余篇,出版专著《学习潜能开发16周》, 并多次应邀到各地讲学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理事等职上篇: 书香小河中篇: 感动小河下篇: 美丽小河校长应是爱书人【陶继新】不久前,我走进你们的学 校,扑面而来的是独具特色的“森林书 屋” 很欣赏您的森林理念:在学校,一 定要把根扎得深深的,根深才能枝繁叶 茂,走向社会,才能像雄鹰一样自由翱 翔于蓝天 我想,学校教育本身,不是题 海的平台,不是考试的囹圄,更不是生 源的争夺,而是文化的圣地、育人的摇 篮。

      你对此是怎么想的? 【王素萍】我喜爱静静地读书 寒暑 假,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一边品 茶一边看书, 是那样的惬意与充实;节 假日,常常和爱人身着情侣装登上郁郁 葱葱的山顶,丈夫摄影我读书;学校里, 我喜欢听那一浪高过一浪的读书声,觉 得那就是孩子们和老师们生命成长拔 节的吟唱 自己和老师、学生及家长都 成为书友, 一直是我做校长最大的愿 望 说来也不怕您笑话,老师们那个时 候管我叫“书虫”;校务会上,说着说着 就说起了书;教研活动中,吵着吵着就 吵成了书 做校长就应该是师生读书的 “发动机”,能够在学校不断掀起读书的 “风暴” 【陶继新】一个领导的喜好,常常影 响下属的价值取向 您把自己和教师们 平等成一个普通的“书友”,就等于把教 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平等,把握 住了 您和“书友”,是怎么坚守下来,又 快乐下去的呢? 【王素萍】我从1995年开始做校长 那个时候, 主要是受两本世界500强企 业文化教程的影响 一本是《第五项修 炼》,一本是《创建学习型组织》 引领师 生奔向智慧的书香地带,让每一个学生 都成为读者, 让教书人成为读书人,让 学校成为真正读书的学校, 是我的理 想。

      带着这样的梦想,我们进行了近20 年的坚守, 形成了以一个核心价值观 “享受成长” 为主体, 以两项主题——— “让校园干干净净充满书卷气息”、“让 师生快快乐乐体验生命成长”为腾飞双 翼,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目标, “一体两翼两目标”,“读”领风骚的学校 文化体系, 使书籍成为了学校中的学 校 我觉得这些年最大收获,不是学校 成了名校, 而是学校的老师都成了书 友 想想吧,当同事和你“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的时候,当教学过程不再 是心力交瘁苦役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学 校读书的原始功能和激情的幸福境界 中,“享受成长” 【陶继新】“享受成长”说得好! 每位 师生都在成长,但有快有慢 如果在成 长中不快乐, 这样的成长一定是慢的, 即使当下快一些,以后也会慢下来 如 果有“享受”则大不一样 因为这里的享 受,是精神享受,它会使品质不断优化, 知识不断丰富 不管是教学,还是学习, 都会收获创新求索的累累硕果,都将成 为追求幸福、获取智慧的文化之旅教师都是读书人【王素萍】我们小学是女教师成堆 的地方 从1995年我们学校第一届通宵 读书节开始,“读书的女人最美”便成了 我和老师们的约定。

      我觉得让校园书香 浓郁,要引领老师们在丰富营养的书籍 中寻找人生的方向、 坚守人生的尊严、 充实人生的智慧 这对于女教师来说, 便能在婚姻、家庭、孩子和事业中,淡化 世俗的浮躁和功利,享受强大的精神支 撑 而更重要的还是还校园以本来的安 静,还教师以本来的宁静 【陶继新】现在社会上浮躁之风盛 行,功利之心蔓延 拥有宁静心态的教 师,有的也喧嚣起来 而读书,特别是读 好书,则可以抚平教师浮躁的心灵 有 了好心态, 则会有宁静以致远的境界 这不但会让教师的心灵回归到本位,还 会让学生的心灵也优化起来 【王素萍】原来老师们忙得没有时 间读书,成天在备课、赛课、考题中挣 扎 所以,我们最初的读书活动,就是通 过 “滋养心灵教师读书工程”, 确定了 “书友”的“规定动作”:每周一次的集体 学习,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每学期一 次的赠书活动, 每个假期的大充电,每 年一次的全校读书报告会……从克服 教师浮躁情绪开始,营造了一个静静学 习的场 这些“规定动作”多年来没有一 点衰落的迹象,书籍成为学校送给老师 们、同伴之间互赠的最好礼物 几年来, 学校为教师集体赠书每人30余本,共计 5000余册,咬文嚼字式的精读成为学校 最具人气的活动, 学习成为工作的常 态。

      【陶继新】静静的学习场是一种氛 围,一种习惯,一种文明的层次 这种感 觉, 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传统关系,而 是一种新的 “以文会友”、“以友寻文”、 “以友辅仁”的平等关系,教师们适应了 这种氛围, 就会自觉按其氛围出场,就 会形成“文质彬彬”其乐融融的君子之风,就会改变话语方式、思维走向、生命 状态与幸福指数, 使学校成为文化圣 地 【王素萍】我们组织了听一百场报 告,读一百本好书,品一百节好课,集一 百篇案例,写一百个教育故事的“五个 一百”活动 每位教师讲述一个故事,十 个、一百个故事汇聚在一起,讲的人和 听的人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故事,分享着 越来越多的体验和感受,就产生连绵不 解的巨大影响力和魅力 【陶继新】“五个一百”活动开展得 太有意义了,听一百场报告是与读书相 得益彰之事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读万 卷书,也需要行万里路,还需要听高人 语 听名家报告,则是听高人语 这些名 家所讲, 有可能是其生命精华的浓缩, 有些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久远的影响 人 是需要生命提醒的, 而必要时的提醒, 可以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 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命运 【王素萍】所以我们年年支出十多 万元,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也 成为学校对老师的最高奖赏、 最大福 利。

      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了十多 次全校教师大行动 我们集体走近魏书 生、李镇西、冯恩洪、周宏、翟鸿燊、蔡林 生……走进杜郎口、永威、蒙牛、右玉等 地,节假日老师们常常受邀请去参加儒 学研究、领导干部讲学、企业家等多种 培训,许多老师还上网易公开课,听世 界级大师的公开课,老师们学会了跳出 教育看教育 【陶继新】我查阅了你们学校多年 的读书档案,按一年计算,老师们在“小 河书友”网络、“学习与研究”文本、“读 书沙龙”交流、“分享成果”展示等四个 互动平台上就发表文章1000余篇 你们 在自己的声音中感悟读书的力量,这种 正能量使研究之气蔚然成风 【王素萍】是的,学校领导、老师、学 生、家长形成了四个良性互动,读书成 了 “每天知道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 点”、“每天快乐一点点”的“幸福循环” 【陶继新】这三个“一点点”,看似很 小,其实很大 因为每天一点点汇聚,就 会形成大的知识网络, 以至凝聚成智 慧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每天感 受到自己越来越拥有文化的快乐 文化 是可以“化”人的,在这个不断“化”的过 程中,才有因读书而成长的幸福感 【王素萍】其实,这样的“循环”开始 并不自觉。

      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知识迁 移 于是,我们倡导读书与动笔结合的 “手到”,读思结合的“心到”,读书与创 新结合“身到”,这样的“三到全息”读书 法 开始教师不太喜欢写作,甚至心有 畏惧 我们通过《教师科研周记》《责任 储蓄卡》及《读书笔记》,学校领导像批 学生的作业一样“全批全改”,激发读写 的热情 几年下来,每个老师都有大小 的笔记本十几本,数十万字 【陶继新】真正快乐的人,会在有意 义的生活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不读 书的老师,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为没 有大量的优质语言的积累 即使写,也 必然词不达意,语不流畅 如果只读,而 不写作的话,就少了生命精神收藏 读 书与写作, 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双翼,缺 一不可 而读与写一旦成为教师的审美 追求,为师者也就从读写中体会到特殊 的幸福 【王素萍】我们设计了《教师专业发 展目标自我设计书》及《教师专业发展 目标对照书》 引导教师反思做了什么、 成效如何、原因是什么? 读了什么书,有 哪些感想体会?正在研究什么问题,是怎 样做的?形成了一份最为真实的《教师成 长档案》 制定了《创建学习化教研组考 核细则》, 一个人掉队全组都要受影响, 考核优秀的团队所有成员获得学校奖励 的读书卡,成为老师们最兴奋的事。

      老师们的读书从四个不同的角度 都 经 历 了 四 个 阶 段 即 心 态 上 : 浮 躁———淡 定———投 入———享 受 ; 方 法 上: 泛读———选读———品读———精读: 形式上:赠书———藏书———品书———出 书 ; 角 色 上 : 读 者 ———思 者 ———悟 者———作者 老师们经历了 “读者”小 得,“思者”大得,“悟者”了不得,“作者” 不得了的心路历程 【陶继新】学而不思则罔,您所说的 “思者”大得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只读不 思是不会有大收获的 “悟者”了不得这 种说法说得就更好了, 自己感悟的东 西,超越了知识,就有了智慧的含量 有 智慧者, 则会看清一般人看不清的东 西,就能从容地解决问题,并能从中体 会到乐趣 “作者” 不得了也是经典之 语,真正能够将所读所思所做进行感悟 和总结形成文字, 则是一种思想升华 它会让生命留下永远的记忆,还会将自 己的这种思想结晶传递给其他教师进 行借鉴,这种思想碰撞,会产生智慧的 火花, 会形成一种优质的研究场域,身 在其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成长起来打开心灵之窗【王素萍】教师读书,影响了教学,影响了 学生 只有师生共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音和 共同的生活密码,心灵才能够息息相通,才能 拥有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的钥匙。

      学生的阅读 主张是“阅读”一定要是“悦读”,学生一定是 悦读者 【陶继新】我欣赏您所说的“悦读” 古人 说得好:“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 快乐莫过于读书啊!读书习惯的养成,在孩子 时代这个时候爱上书,往往可以终生与书为 伴,一生快乐 【王素萍】学生的“悦读”是指从兴趣与需 要出发,指向学生精神的建构、促进人格完善 的阅读 我们启动了6年读100本书行动计划, 实施了“书香浸润成长”工程,构建了以经典文 化阅读、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年级 系列阅读等为主要领域 以课堂、班级、亲子、 自主等为主要阅读形式,以展示、星级阅读评 价激励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学生阅读文化生态 【陶继新】 学生的悦读不仅涉及语文学 科,还涉及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让孩子们 在文化的视野中观照这些学科, 知识会变得 美丽起来 【王素萍】我们长期坚持清晨一诵、午间 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课、每班(人)一集及 学年一节的“六个一”,还把每周三定为“小河 读书日” 通过“童话月”、“诗词月”、“人物传 记月”、“科普知识月”等主题读书活动,形成 了学校的传统特色 【陶继新】当学生有了自信心与自豪感, 不但会在自己的爱好特长领域里摘取成功之 果,还会将这种情绪延伸到学习之中,从而提 升学习的成绩。

      你们让孩子如此收获读书的 成果,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 惯,一种追求,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 【王素萍】我们邀请名作家来校举行“小 读者VS大作家对话”活动,秦文君、梅子涵等 孩子们喜爱的诗人、小说家、学者走进校园为 了放大这一课程资源,我们把握“期待———活 动———延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