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成就衡阳巨变.docx
4页改革开放30年成就衡阳巨变 改革开放30年成就衡阳巨变 1978年:衡阳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财政总收入2.08亿元 2022年:衡阳国内生产总值1020亿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 2022年12月18日,市委书记张文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描绘衡阳“富民强市”新目标:努力跻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 ■本报记者邹雪峰 本报讯衡阳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亿元增加到1020亿元,增长73倍;财政总收入由2.08亿元增加到60亿元,增长30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3倍和37倍……在昨天下午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市委书记张文雄在讲话中列举的一系列指标数据真实见证改革开放30年来的衡阳巨变昭示未来,张文雄在讲话中充满信心地用“努力跻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阵”,描绘“富民强市、振兴衡阳”的新目标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自银主持了昨天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 改革开放30年: 连串数据话出衡阳巨变 回首历史,1978——2022,30年里,衡阳用一支“改革开放”的如椽大笔书写了衡阳巨变的美丽神话。
张文雄在昨天讲话中列举的一系列指标数据对衡阳巨变作出了真实生动的诠释 30年来最重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衡阳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亿元增加到1020亿元,增长73倍;财政收入由2.08亿元增加到60亿元,增长30倍,步入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 30年来最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30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3倍和37倍,减少贫困人口97万,2002年全市进入总体小康社会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社会保障覆盖面日益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30年来最显著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两千亿元,组织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重点项目400多项城市化率达到43.02%,比1978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市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93平方公里公路里程超过1.6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3.4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2公里,铁路通 改革开放30年成就衡阳巨变 1978年:衡阳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财政总收入2.08亿元 2022年:衡阳国内生产总值1020亿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 2022年12月18日,市委书记张文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描绘衡阳“富民强市”新目标:努力跻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 ■本报记者邹雪峰 本报讯衡阳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亿元增加到1020亿元,增长73倍;财政总收入由2.08亿元增加到60亿元,增长30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3倍和37倍……在昨天下午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市委书记张文雄在讲话中列举的一系列指标数据真实见证改革开放30年来的衡阳巨变。
昭示未来,张文雄在讲话中充满信心地用“努力跻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阵”,描绘“富民强市、振兴衡阳”的新目标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自银主持了昨天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 改革开放30年: 连串数据话出衡阳巨变 回首历史,1978——2022,30年里,衡阳用一支“改革开放”的如椽大笔书写了衡阳巨变的美丽神话张文雄在昨天讲话中列举的一系列指标数据对衡阳巨变作出了真实生动的诠释 30年来最重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衡阳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亿元增加到1020亿元,增长73倍;财政收入由2.08亿元增加到60亿元,增长30倍,步入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 30年来最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30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3倍和37倍,减少贫困人口97万,2002年全市进入总体小康社会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社会保障覆盖面日益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30年来最显著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全市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两千亿元,组织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重点项目400多项城市化率达到43.02%,比1978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市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93平方公里公路里程超过1.6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3.4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2公里,铁路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