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林巧稚:万婴之母.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23718008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巧稚:万婴之母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稚,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母"林巧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  林巧稚5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了懂事后,她从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亲是因为子宫大出血而死,便萌生了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  1927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了父亲问:毕业后打算做些什么?  林巧稚说:我要考协和医科大学我想学医 "协和?"父亲怔了一下,面有难色  协和医学院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八年才能毕业,每年的费用是四百五十个大银元要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于林巧稚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继母对林巧稚说:"三姑娘,你现在已经是20出头的人了,再上八年学,还嫁给谁呀?"  “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很坚决地说  林巧稚无意说出的一句话被她自己印证了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考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

      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并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92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妇产科医生 当时这个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的聘约上有一条规定是:在聘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林巧稚便毅然决然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合约  其实林巧稚并不是独身主义者她性格开朗,热情好动,对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向往她还热爱音乐和文学,崇拜莎士比亚但是对事业的狂热,使她放弃了很多很多林巧稚曾说过:"健康应从婴儿抓起,我一辈子没有结婚,为什么呢?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了不结婚"  在协和医院里,林巧稚是最忙碌的一个人,她的桌案上老是堆着一大摞病历当年,院内的其他外国大夫望着排着长队的病人,常常以时间差不多了为借口溜掉,而她总是认为病人挂上一个号很不容易,常常为把所有的病人都看了而耽误吃饭,有时甚至干脆让护士带一块烤白薯就打发了一顿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被关闭了她失去了稳定的工作,但对事业的执着热情使她在日寇铁蹄下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病人  有一次,北京骑河楼附近的一个妇女难产,由于家庭困难请不起医生出诊,绝望之中的产妇家属在万般无奈中试请了林巧稚。

      林巧稚马上摸黑来到这个产妇家中,检查发现产妇的羊水已经破胎而出,子宫收缩无力,孩子被卡住林巧稚立刻采取抢救措施,终于保住了母子的生命家里感激万分,忙着烧火做饭感谢林大夫可林巧稚伸手从桌上抓起一块冰凉的白薯,一直守候到天亮 临走时,这家人问林大夫出诊的费用林巧稚不但没有收一分钱,还把身上的钱掏出来,让产妇的家属给产妇买营养品  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回到了协和医院一天,她的门诊室里来了一位衣着十分朴素的病人,要做妇产科的例行检查林巧稚一边检查,一边问:"以前生过小孩吗?" 那位妇女告诉她,1927年的时候生过一个男孩,有九磅重,可由于条件太坏了,孩子生下不久就生病死去林巧稚问:"后来为什么隔了这么长的时间,不再要孩子呢?"那位妇女说,后来的环境更恶劣了,行军、打仗,身体又落下了病根林巧稚为眼前这位妇女放弃做母亲的权利深为感动后来林巧稚才知道这位妇女就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邓颖超的牺牲精神和平易近人的作风给林巧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使她感受到母亲的深刻内涵  一天,一个孕妇就诊时告诉林巧稚,她以前生过几胎都没活,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林巧稚理解这个母亲的心情,精心照料着产妇,并使她顺利地生下一个漂亮的男孩。

      可是婴儿生下来发烧不止,哇哇直哭她便仔细给婴儿轻轻地按摩脑门,那小孩握住了林巧稚的手后慢慢睡着了林巧稚怕惊醒睡着的婴儿,不忍心把手指抽出来,在孩子身旁蹲了几个小时护士来叫她去吃晚饭,她也一动不动她说:"我一动会把孩子惊醒只要他能睡好,就有活的希望"  有一个外地的年轻妇女因子宫颈口发生病变,被诊断为癌,便来到协和医院求医当时医院准备对她做子宫切除手术但当林巧稚听说这个妇女怀的是头一胎时,心软了,便决定暂不切除子宫她让孕妇每个星期来检查一次几个月后,这位孕妇生下一个胖胖的女孩,而以前子宫的"病变"也奇迹般地消失了为了纪念林大夫,母亲给孩子取名"念林"  林巧稚救过不知多少妇女和婴儿的命,在她保存的接生记录中,有各种与林巧稚息息相关的名字:仰林、敬林、思林,不一而足许多孩子成大后都给她写信,叫她"林妈妈"  上世纪50年代后,林巧稚除了看病接生之外,还忙于提倡计划生育、酝酿筹建我国第一个妇产科学的研究机构等工作,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和千千万万母亲、儿童的代表她搜集了协和医院里妇科疾病的各种历史资料和畸形胎儿的有关资料进行苦心钻研,从而攻克了许多妇科疑难病症、不治之症,并发表过许多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

      她曾摘除了农村老大娘腹内几十斤重的大血瘤,找到了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救活了世界上第一例溶血症婴儿,其许多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医学上的空白  她从未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即使大年初一,她都要照例来医院看看,询视产妇和病人 随着年事渐高;一些病也找到她的身上她走到楼上的注射室打一针,花上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1978年冬天,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欧洲四国,林巧稚出任副团长在伦敦繁忙的外事活动中,因过度劳累病倒了  她生病以后,一只手已经不能动了,她还坐着轮椅到诊室,为一个有影响的外宾病人看病虽然她的手已经不能做盆腔检查了,可是她还十分仔细地询问病情,并且用她剩下的一只好手,在她的助手帮助之下进行检查 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约请同行一起起草关于成立"全国妇产科学研究中心"的提案  1982年春天,被称为中国医学圣母的林巧稚病情突然恶化,一年后离开了她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林巧稚说,她一生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她从这些哭声中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感受到作为医生的自豪,也体会到了母亲的快乐是的,林巧稚不愧于"中国医学圣母"的称号一位作家这样评价她:她自己虽然没有做过母亲,却无愧是我们可爱的第二代、第三代的母亲--一位在精神上十分富足的母亲。

      悼念玛丽·居里 作者: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 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 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 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 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 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 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 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 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 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