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重点领域革新与发展措施-金融改革论文.doc
20页金融重点领域革新与发展措施-金融改革论文一、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金融调控和金融稳定取得较好成效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初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再贷款和对金融机构 的贷款限额管理两大重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1998年以来,中 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恢复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再贴现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2003年4月,人民银行推出中央银行票据,丰富了货币对冲工具 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 小额”的原则有序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简化利率管理、扩大利 率浮动区间2007年1月4日,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上海银行 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2010年6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 弹性不断增强积极探索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货币政策开始由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自2008年三季度后四次下 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0年,在 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逐步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先后6次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通 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 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 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进入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 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形势变化, 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 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 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体看,稳健货 币政策实施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 万亿元,同比增长13. 6%,增速比上年低6. 1个百分点2011年,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47.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CPI )同比上涨5. 4%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后,加大对货币、外汇、黄金市场的监督管理, 牵头及配合处置了一些高风险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金融机构,有效化解 了金融风险银监会提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的监管理念,稳步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证券期货监管效能显 著增强,形成了证监会机关、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三点一线”, 覆盖全市场的快速联动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 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 制和协调机制明显加强积极推进风险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证券 投资者保护基金有效运转,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成立存款保险制度的 研究论证基本完成—)金融业加快改革和开放步伐1、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增长和抗风险能力提升2011年末,银行业 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0%;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余额4279亿元,不良贷款率1%,拨备覆盖率278.1%; 109家证 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6.01万亿元2、 金融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自2003年以来,国家通过汇金公司先后 对中行、建行、工行、交行、农行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并启动了 股份制改革五家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并在香港H 股和境内A股成功上市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中国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工作2011年大型商业银行总资 产53.63万亿元,占比47.3%,不良贷款率1・1%。
4家金融资产管理 公司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商业化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 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200亿元注资已经到位成立中国 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工作小组积极推进中信集团整体改制,中信集团 有限公司和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12月召开创立大会中小 商业银行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通过重组和上市等措施建 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金融组织结构和 技术、产品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截至2011年末,股份制商业 银行总资产达到1&37万亿元,占比16.2%,不良贷款率为0.6%;城 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9. 98万亿元,占比8. 8%,不良贷款率为0. 8% 2006年12月21 H,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 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人 民银行负责设计和实施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政策,即按2002年底实 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放专项再贷款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帮助试 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已 兑付专项票据的2311个县(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考核, 并分类实施了激励约束措施。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按照贷 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2011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 5.5%,比上年末下降1・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0. 7%,比上年末 提高2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比上年末提高0.28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农村信用社新增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7374亿元和 3093亿元,期末余额同比增长19%和15%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 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 882家,农村商业银 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 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 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 元国有保险公司深化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规范上市十一五” 期间,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达到26.5%近几年,保险业资产以每 年约1万亿元的速度在增加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的风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目前,银行业已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的承诺证券业除了履行所有承诺,还主动实施了部分自主开 放措施保险业已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不断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稳步推进。
自试点开始至2011年,银行累 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 08万亿元,同比增长3. 1倍2011 年,银行累计办理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201.5亿元,外商直 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907.2亿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 额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我国份额占比上升至6. 394%,排名从并列 第6位跃居第3位积极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深度参与国际标准 和准则的制定与修改,不断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三)金融市场加快创新和发展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 市场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市场功能日趋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 高,市场制度逐步完善,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一是货币市场不断完 善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增加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成员, 不断完善交易和信息系统服务功能2005年5月,人民银行重新启 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方式从原先的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2010 年12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 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业务规程(试行)》,正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 出超短期融资券2011年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累计成交33.40万亿 元。
2011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6.41万亿元 201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99. 5万亿元,现券累计 成交63.6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回购累计成交20万亿元,国债现券成 交1 253亿元2011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5.1万亿元;累计 贴现25.0万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712亿元二是资本市场快速发 展2010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板 建设,创业板稳步推出且运行平稳,推进场外市场建设,期货市场稳 步发展2011年末,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达2342家;总市值21.48 万亿元;流通市值16.49万亿元,筹资金额7506. 22亿元,投资者开 户数14050.37万户三是外汇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十一五”以来, 银行间外汇市场快速发展,外汇市场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 2011年末,共有即期市场会员318家,远期市场会员73家,掉期会 员71家,期权会员27家,即期市场做市商26家,远期市场做市商 20家2011年,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35538亿美元;人民币外汇掉 期交易累计成交金额折合17710亿美元;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累计成 交2146亿美元;全年“外币对"累计成交金额折合946.7亿美元。
四是黄金市场较快发展2010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 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 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上海黄金 交易所交易规模大幅增加,黄金交易累计成交7438.5吨,成交金额 为2.48万亿元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市场黄金现货交易量 中位居第一二、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一)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金 融发展模式均面临转型压力,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难度增 大我国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在国际金融标准制定、国际 金融治理等全球金融问题上将承担更多责任从国内看,对外开放不 断扩大,经济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发生了较 大变化,需要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调节大国开放经济的金融政策框 架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开始减少甚至消失,人口 老龄化将逐步显现2010年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为13.26%;它 必须以只占全球7%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 口,因此,增加了控通胀、保增长、调结构的难度)金融宏观调控面临挑战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
一些专家认为,在 经济复苏过程中,一般不应该出现过高的物价上涨,近年来我国出现 的通胀压力超出人们的预料,通胀持续的时间也超出预料从当前各 类涨价因素看,一定时期内通胀压力有所下降,但需警惕物价的波动 从国内看,趋于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在较长时 间构成价格上升的推力在国内外经济基本面以及利差、预期汇兑收 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一段时间内预计我国仍将保持外汇资金净流 入格局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外部输入性 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 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酵,虽然美国债务违 约风险暂时解除,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高赤字问题,日本财政赤 字则在进一步上升这种情况下,极度宽松的国际货币条件短期内难 以改变,大量资金仍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二是外汇持 续净流入压力较大近年来,由于我国进出口基本保持一定顺差,加 上经济前景看好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导致外 汇持续流入压力较大,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截至2011年末,我 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1811.48亿美元,比2010年末增长3338. 1亿 美元,仍然位居全球第一。
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被迫购 汇投放基础货币为了防止基础货币大量投入造成的潜在的通货膨胀 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大量吸收流动性的操作手段,进行冲销干 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受到削弱三是宏观调控中的资金配 置问题近年来,金融系统积极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中 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断加强截至2011年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