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多样策略中习得文本表达方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10453024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多样策略中习得文本表达方法在多样策略中习得文本表达方法【提要】教师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法的意识,将文章的表现手法内化为学生 自己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还原情境领悟详略安排的意图,比较词句语段体 会构思的精妙,图示内容思路明了文章节奏的变化,补充同类片段强化描写方法,借助层层 追问学习写作策略,让学生真正获得和提升语用能力关键词】策略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写法指导吴忠豪教授把教学策略、方法归结为〃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崔峦老师也强调,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 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写〃的方法策略,并且将课文的写法渐渐内化成学生自己的 写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近年来,我们尝试从遣词造句、选材组材、行文思路等角度人手,聚焦文本表达方法, 如倒叙、触景生情、侧面烘托、一波三折、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呼应等,尝试总结、提炼 出〃习得写法"的策略一、还原领悟 这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省略"写法时常用的一种 策略作者在布局谋篇时因内容重复或因文体特征等略写了部分内容,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 语言描述、现场表演等还原当时的情境,思考省略的原因,领悟行文的思路。

      如苏教版五年 级上册《推敲》一课有关〃省略"写法的教学片段1 .提问: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贾岛把写诗的事儿告诉韩愈课文没写"写 诗的事儿",为什么?2•还原:联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贾岛怎么说,思考一下3.表演:师演韩愈,生演贾岛,再现当时场景小结:当时贾岛的确说了这一番话,但习作不是照搬生活,要惜墨如金,特别不能重 复上文内容本段教学,师生通过表演还原贾岛的话,练习语言的转述,既内化了语言,又学习了 人称的转换——第三人称变成第一人称,更让学生明白写作不是照搬生活,要联系上文, 该省则省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寓言《狐狸和葡萄》一文中,执教者通过设计扩写练习,还原当时情境〃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在学生痛快淋漓地交流"够 葡萄〃的方法,通过对比体会原文〃干瘪无味"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不这样 写",从而明白寓言短小精练、直指寓意的特点二、比较体会通过对词、句、段的反复揣摩、掂量、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变化,感受构思的 独特、安排的讲究等作者在表达上的智慧,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所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下面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夜晚的实验》一文中关于〃花一半篇幅写所思所感〃写法的教学 片段。

      1. 提问:《夜晩的实验》哪些地方是写斯帕拉捷所思所感的,画出有关语句2 .品味好处:课文用了一半的笔墨写斯帕拉捷的所思所感,不这样写行吗,为什么?3.比较:同样写思考、感受,句式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本段教学有两处比较一是比较写与不写〃所思所感〃的不同,明白写〃所思所感〃 的妙处:①吸引读者兴趣,让读者和实验者一起猜想、惊讶、疑惑和惊喜;②以斯帕拉捷的 心理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③突岀斯帕拉捷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大 胆实践的形象二是比较"思考感受"句式的不同:或直接写明判断和推理,或表明斯帕拉 捷在边思考边问问题,或表达强烈的惊讶、惊喜,句末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尽相同,这样写 是为了表现斯帕拉捷的心理变化:好奇一惊讶一奇怪一猜想一惊喜再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比较文中两处外貌描写的异同,知道这 两处不可调换,是因为:前面两人偶遇粗看/落点在衣着;后面熟悉细看,落点在面部这 样的描写妥帖,合情合理学生进而明白,看似简单的两处外貌描写,作者的安排和写法也 是有讲究的三、图示明了通过找关键词,或填写表格,或摆示意图,或勾勒变化简图……从图中看出作者写作 思路、内容、技法。

      图示法直观明了,形象通俗,直击重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人 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文关于"一波三折"写法的教学片段1. 导画心理变化简图:让我们跟随曹小三一起见证刷子李的"奇“,读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两个词暗示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呢?(半信半疑一果然)给这两个 词连一条线,就是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简图了2. 圈画关于内心感受的词:接下来他又看到了什么?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浏 览课文第五一十自然段,圈出像〃果然"一样能推测出曹小三内心感受的词3•小组合作完成心理变化简图4 •交流,展示简图5.追问: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6 •迁移:尝试用一波三折的写法,写写身边曾发生过的事(如学钢琴、秋游)本段教学,教师先领着学生画了一张心理变化简图,接着让学生自主圈画关于内心感受的词,小组合作完成心理变化简图,并交流展示,这些巧妙的设计是在〃蓄势〃当时机 成熟、变化图成形后,教师相机追问这样写的妙处,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 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也要讲究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作者这样写,既吊足了 读者的胃口,也说尽了师傅之〃奇真是妙啊!四、补充强化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的某种表达方法,教师往往会补充一篇或一段相 应的文章,来印证这种表达方法,以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做到"举三反一〃。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东施效颦》关于〃侧面烘托"的教学片段1 .看图体会:(出示图片)再好好打量打量眼前的东施,用个词语来形容形容她师出示词语,生读装腔作势忸怩作态摆臂弄臀无病呻吟矫揉造作)2•对比着读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智慧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其忸怩之态势,矫揉之面目,令人厌之3 •补充《陌上桑》片段,再次体会侧面描写的写法出示片段)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 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生读并体会师小结:片段中写这么多人看罗敷都是为了侧面烘托罗敷的美通过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用乡里人之’避’来衬托东施的’丑… 更有说服力后, 教师深知,一篇教材不足以让学生了解〃侧面烘托"这种写法,于是再拓展一段《陌上桑》 中四种人见罗敷发〃痴〃的片段,以便更深刻地认知印证这种写法两篇具有相同的写作智 慧,虽然一是因美而痴,一是因丑而避,但都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五、层层追问 由 前一个问题引出后一个问题,让学生经历〃写了什么一为什么这样写一如何尝试写〃的追问 过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真正习得文本写作方法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文 关于〃环境衬托"的教学片段。

      1.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这篇小说一开始写的环境是乡间公路,哪个词最 能概括你对这个环境的感受? 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这个凄凉的环境呢?3.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景物,写这样一个环境呢?为什么不选择早晨、阳光 明媚的天气、平坦的公路、奔驰牌汽车? 4.小说的第三个环境是餐馆的里屋,乔伊夫妇 休息的地方小说的结尾却省略了这个环境描写,如果我们要补写一段环境描写,你认为应 该选择哪些景物写?为什么?本片段教学,经过了 "怎样的环境""怎样的景物""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景物写这样 的环境〃 〃如果让你补写,选择哪些景物〃 〃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五个连环的逐层深入的 提问,学生明白了 "凄凉的环境衬托凄凉的心境〃这一"环境衬托〃的表现手法不仅如此, 教者还让学生练习一段环境描写,学生通过选择"破旧的桌子,褪了色的窗帘,还有一个燃 得很旺的火炉"写出了乔伊夫妇"虽穷但充满温暖希望"的心境由感知进入运用层面,〃环境衬托"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头笔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