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哲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二十世纪美国科学大厦的建筑工程师——万尼瓦尔·布什.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239156
  • 上传时间:2021-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十世纪美国科学大厦的建筑工程师——万尼瓦尔•布什摘 要: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 1890-1974)以美国“大科学的先驱”而闻名于 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什创建并领导了美国著名的科技研究发展局(OSRD),因 此被认为是“有可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战后他所发起撰写的“布什报告”成了美国制定科学 政策的“圣经”;他还预见到了个人计算机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无限前景,成了信息时代的预言 者本文叙述了布什的生平和他在上述几个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关键词:V.布什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美国无疑仍是当今枇界的科技最强国,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可以说是几乎无人能 望其项背以前不久刚刚度过百年纪念的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奖为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9()位获奖科学家分布在欧、美、亚三大洲的16个国家,但其中来自 美国的获奖者有50名之多,占此时期全部获奖者的60%!所以,探究美国科技持续强盛的 原因,对我们而言,既饶有兴味,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差不多20年前当我还在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时,导师范岱年先生让我的几位师兄翻译 了一部英文小期子,书名是《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俗称“布什报告”)。

      这本书翻 译出来后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作为研究资料非正式地出版了,[1]我就是从这里 第一次听说了 V.布什这个名字后来又多次听到钱临照先生提起这个名字,然后又因为我 的另一位师兄郭继贤对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科技的研究,[2]让我对布什留下了比 较深刻的印象最近一个时期,因为我自己开始学习和研究美国20世纪初以来的科技发展 历程,得到一点也可能是老生常谈的认识,那就是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大批的研究 专家外,杰出的管理和组织专家也是必不可少的布什正是这样的人物,因为他的名字的确 是一个美国科技事业由边缘走向中心这段历史时期无可回避的名字钱临照先生曾说V.布什和K.T.康普顿堪称是美国大科学之父,此言或有过于溢美之嫌, 但绝非言而无据其根据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什被认为是“有可能决定战争胜 负的人”;战后他所发起撰写的“布什报告”成了美国制定科学政策的“圣经”;他还预见到了 个人计算机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无限前景,成了信息时代的预言者1974年6月底,当布什 逝世时,美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讣告并发表了大量的纪念文章,其中时任MIT校长兼肯尼 迪总统科学顾问的威斯纳这样说道:“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美国没有任何人比万尼瓦 尔•布什的影响更为巨大。

      在二十世纪可能不会再有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了[3], p.529)一、生平理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万尼瓦尔•布什于1890年3月11日出生在离美国东部重镇波士顿不远的一座海滨小城普罗 温斯顿,家中还有两个分别比他大9岁和4岁的姐姐当他1岁时,随父母迁移到波士顿郊 区一个叫切尔西(Chelsea)的卫星城镇他的父亲理查德•佩里•布什(Richard. Perry. Bush, 1855-1926)原来是个水手,后来成为一名新教平民牧师父亲对布什影响最大的有两点: 一是自由教派的积极入世思想,二是雄辩的演讲才能布什的母亲是位商人的女儿,但气质 高雅,很少商人气味牧师的收入十分有限,勉强能够维持家庭的最低开支而已而布什从小乂是个体弱多病的 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讲,是“生了不少时间的病”,得过“儿童时期常见的”几乎所有的疾病, 有一次甚至严重到卧床不起达一年之久的程度所以他的童年几乎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的 好在母亲很节俭,父亲很乐观,使布什战胜了这些人生道路上最初的困难,慢慢地长大了, 同时体验到了下层百姓的悲苦炎凉布什在切儿西地方的小学和中学上学,学习成绩不错,特别是数学和物理,他很早就表现 出了在这方面的才华。

      布什不仅喜欢动脑,也很喜欢动手学校里的手工课是他最热衷的科 目,除了学校的课程,他还在家里的地下室摆弄各种玩意儿,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对新奇发明 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家里的财力情况,很快就会需要自己把教育变成谋 生的手段还有一个社会时尚方面的原因,布什的少年时代,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欧 洲上流社会正关注科学上的各种新奇发现,进入所谓“激动人心的年代”时,美国社会的中产 阶级却更津津乐道于诸如贝尔的、爱迪生的电灯和留声机等等大景技术上的发明和进 步,因为这些发明不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也给发明者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因此,对于 中下阶层的男青年而言,做出技术方面的创新发明,不但可以年纪轻轻就光宗耀祖、出人头 地,从事令人羡慕的职业,过上比父辈更体面的生活,而且也体现出一种心灵手巧、追求新 奇的新时代的男子汉气概1909年布什高中毕业,身高183公分但体形偏瘦,不太好运动但好动脑的他很想进入一所 比较好的大学继续学业,但由于两个姐姐上大学已经用尽了家里的积蓄,使他选择大学的第 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能自己挣钱念书,所以他只能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塔夫茨学院(Tufts College)他在同届入学的125名新生中数学是最好的,物理也很棒,所以为同学们数 学和物理课,就成了他挣钱的一个办法。

      他常常在晚上开设课,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 他也叫来一些要好的朋友做“学托”,就是大家都来听他的课,并拿出5毛钱听课费放在面前 做示范,但这些钱布什是不收的,最后还是由他们日己收EI去布什上大学二年级时,还顶 替一位因病请假的教师教了半学期的课有时间的时候,布什也会琢磨各种技术发明来解决 经济问题例如他曾经设计出一种半自动的机械地形测量仪器(Profile Tracer),当他推着这 新鲜玩意儿在田野间做试验的时候,别人还以为他在收割着什么,因为那东西确象个收割机, 这架“收割机”于1912年获得美国专利,是布什平生所获得的第一项专利,虽然这项技术发 明最终也没有找到买主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他为自己找到了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 他写道“......我重新为思想确立了方向事实上,我第一次决定要做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我 不但要懂事,而且要懂人[3], p.37)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朝着 这个方向努力二十多年后的1937年,布什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工程师及与 政府的关系”,[4]对自己少年时的理想做了总结,那就是工程师实际上决定了政府工作的 效率和社会发展的面貌。

      当他23岁大学毕业后,为了能挣到足够的钱再I门I到学校读博士,另外也为积累待人处事 的社会经验,布什先进入通用电气公司工作,一年后又到一家女子学校担任数学教师最后 于1915年秋天,经母校校长的推荐,他终于得到了克拉克大学的一大笔奖学金一一1500美 元——用以攻读工程博士学位布什到了学校,发现指导教授是要他研究声学而不是他原来 所谈好的工程,布什立刻表现出了不愿意受人摆布的自主意识,他放弃了这来之不易的奖学 金,离开了这所学校,改为申请攻读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二、MIT的岁月:从学生到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答应录取他来攻读博士,但没有奖学金,而他曰袋里前两年打工挣来的钱只 够他维持一年的学习费用于是他还得千方百计地说服学校当局同意他用一年的时间取得博 士学位他跟电气工程系里指派指导他的教授甚至签了个合同,以保证若他在一年内完成论 文,学校应授予他博士学位而那位导师根本不相信他能按时完成论文但出乎该导师的意料,布什竟然提前完成了博士论文1916年4月,他向导师提交了一份 长达169页的论文,内容是关于在赫维赛德(Oliver Heaviside)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把某些 微分方程变换成更容易计算的代数方程的数学运算,以帮助解决电力传输中的一些相关技术 理论问题。

      论文最终获得了通过,布什于当年的夏天拿到了博士学位,然后I叫到自己的母校 塔夫茨学院当了电气工程系的助教这时候欧洲己经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远隔大西洋的美国虽然竭力想保持中立,但最 终还是于1917年4月参与了争斗在此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部 分军方的工作,其中发明大王爱迪生担任了海军的一个科学咨询委员会((Science Advisory Board)的主席,hi的是激励发明家来证明爱迪生的“现代战争是机溶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 题”的观点受爱迪生喜欢实干、不尚空谈理念的影响,爱迪生委员会的成员几乎都是工程 师和工业家,没有科学家于是受到冷落的科学家们在1916年成立了自己的委员会,称为 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隶属于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这个 科学家委员会将自己的目的定为革新美国的武器装备当时德国的潜水艇屡屡攻击美国的船 只,海军急切希望找到有效探测潜艇的方法,这项任务最后交给了科学家委员会里的物理学 家密立根年轻的大学助教布什牛刀小试,他也从日己的角度第一次介入了军事方面的研究他提出 了一种装置,可以利用磁场干扰的方法来探测潜艇的存在。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论设想,布什 于1917年5月到华盛顿面见密立根,当面陈述了日己的想法他的意见得到了密立根的重 视和支持,认为布什的设计值得做成实物大小来进行实验鉴于布什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控制, 密立根答应给著名的私人基金会——摩根基金会的主管写信,推荐由他们来资助布什的实验 工作布什从与密立根的会晤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立即着手推进这项实验虽然实验最 后以失败告终,但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军方对技术的了解不够和效率低下所造成的恶果但 他也得到了一个收获,那就是“战争不只是个军事行动,它不是个武器的问题它不是军队 之间的冲突它是个庞大的经营业务它是个巨大的工程问题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布什也离开了塔夫茨学院,来到MIT的电气工程系任教 从1919年开始,布什在这里度过了 20年的时光,为M1T电气工程专业和其他科学研究与 教育做出了极大的页献当时的MIT,电气工程虽然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系,但仍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准上在 1921年之前,全系甚至还没有研究方面的预算,在全系的20名教师中,当时的系主任委托 布什负责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布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1921年,全 电气工程系取得硕士学位的只有4个人,一年以后,有了 37人,再一年是45人。

      总之,由 于布什的介入,从1922开始的10年中,电气工程系平均每年授予51个硕士学位,这是前 10年的10倍!后来甚至有人说当时美国全部电气工程师的三分之一•出自MITo ([6], p.295) 除了教学之外,当然布什的真正兴趣还是在研究上面他开始琢磨起当时在技术上属于尖 端的问题:电力网输送的优化问题当时电力在美国己经口益成为生活必需品,供电系统在 迅速扩大,但也有一些令人烦恼的技术困难,如绝缘问题、电力波动问题、闪电等外界因素 造成的损害问题等,都使整个电力系统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西屋和通用电气等美国大型 电力公司的工程师们廿夜都在钻研着解决的办法布什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另辟溪径的做 法,他试图用机械计算机来辅助设计复杂而稳定的电力系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布 什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那就是由他改进的一种早期的模拟计算机:微分分析仪 (differential analyzer)o这个仪器后来在科学研究、工业设计和军事装备等方面都派上了大 用场,布什也因此被一些人称为美国计算机研究事业的先驱布什在MIT的头10年,也是MIT历史上比较混乱和沉闷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学校缺乏坚 强、有活力的领导所致。

      但对布什而言这10年却是个丰硕的时期,一方面他的个人家庭生 活基本没有受到多的冲击,因为他有稳固的学校职位和数家公司的股份,所以经济上无多少 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他在工作上卓有成效,因此这个时期反而成为他一生当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