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
8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商洛市商州区砚池河镇联明小学 陈明艳一.教材依据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二.设计思想这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高尔基希望儿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本文围绕这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由于五年级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对“爱”和“亲情”的理解,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两件小事,通过学生的频度和感悟,了解父子之间的爱,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学习“栽花赏花”,“写信教子”这两件生活小事,体会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学习“栽花赏花”,“写信教子”这两件生活小事,体会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五.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六.教法选择 多媒体课件教学七.学法指导 讨论探究 品读感悟八.教学准备 1.收集高尔基的名言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投影和音乐九.教学过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一)、引入名言,激趣导入1、师:(提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高尔基)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高尔基又有了那些了解呢?(指名说,师总结)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3、师:这篇课文讲述了高尔基与他的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哪两件事?(师相继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二)、创设情境,读悟体会过渡:课文哪几小节写了栽花赏花?(3.4.5小节)请同学自己读读这三小节,想想高尔基的儿子为什么要忙着种花?(学生自由读)(学习第3自然段)1、师:一到放假,高尔基的儿子便去探望远在小岛休养的爸爸,到了那里他顾不上休息,而是忙着种花,这是为什么?(指名说儿子非常爱自己的父亲正因为这种爱,所以不愿在离开时让父亲感到寂寞,而留下鲜花,让美丽的鲜花陪伴父亲,为父亲留下美好的回忆。
2、师:原来,“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三段,并且想一想,画一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儿子对父亲的这种爱?为什么?3、生自由读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说学习第4自然段)1、师小结导入:为了让父亲安心休养,不再孤独寂寞,儿子在岛上栽种了鲜花,当鲜花盛开时,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让我们一起走入这迷人的鲜花世界吧师出示课件)2、师:看着这满地盛开的鲜花,请你展开想象说说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老师给你提供一个句式,先试着自己说说指名说)3、师:课文中也描绘了这一美丽的景象(出示课文),谁来读一读 4、指名朗读,然后评议:“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在哪里?”在学生读议时,教师相继点拨:你们觉得这段中,哪个词把花儿写得最美?(姹紫嫣红)什么样的花被称为姹紫嫣红?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形容花色彩艳丽,种类繁多读着这个词你还想到哪些词意思跟它差不多?(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斑斓……)5、听老师读第一句话,(师读)读后交流:“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学生交流,体会(这段话不仅表现了鲜花的美好,还流露着高尔基的喜爱之情)。
(学习第5自然段)过渡:“高尔基为什么这样高兴呢?是什么使他这样高兴?赶快读读第5自然段吧你一定有新的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2、体会“愉快”师)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从哪看出来的?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 3、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 师:看着这美好的景象,高尔基又在想些什么?(指名说)4、师小结:远在小岛的父亲在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儿子,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思念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好吗?(出示课文,生配乐有感情齐读) (三) 讨论探究 品读感悟1、(过渡)师:是父子间爱的力量让同学们读得这样投入,这样动人!正是这种爱的力量使得父亲为远方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师出示课文7、8、9自然段)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默读、可以大声地朗读、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在读的过程中,找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仔细读一读,想想它的意思3、学生自由读信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4、师:你认为哪句含义深刻?(要是你无论……多么愉快呀!)师:有的同学不太明白,为什么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会多么愉快?(出示)假想高尔基的儿子放学时 在公共汽车上 让座 受表扬 心情愉快在公园……在……师:假如在这些地方,高尔基的儿子一定会怎么做呢?你们再来假想一下:他在其它地方会怎么做生:帮助盲人、帮助同学们解决难题……师:把我们刚才假想的概括一下,假如他时时处处都付出爱,为美好的人和事付出爱,受到别人的夸奖,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很愉快这就是爸爸的心愿我们再来读这一段话要是你……多么愉快呀!)师:还有同学画了哪一句?(最后一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谈)师:你认为这里的“给”指什么?“拿”指什么?(“给”是给予、奉献拿”是向别人索取师:是呀,看到别人由于得到自己的帮助而愉快时,我们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并且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幸福这就是“给”比“拿”愉快的意思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齐读这句话)师;高尔基就是用这句话激励儿子,把它作为人生的信条去奋斗,时时处处去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老师相信:随着你们的成长,你们会渐渐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再来饱含深情地读读这封信吧(生齐读789自然段)(四)情感升华,角色表演1、 师:当高尔基的儿子读懂爸爸的信后,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他对爸爸充满了感激,因为他从信中读到了做人的道理他一定会有许多话想对爸爸说,下面就请你代他写一封回信给爸爸,写上自己最想对爸爸说的话2、生现场写回信,师巡视指导3、谁愿意读读你写的信师导语:儿子静静地读着父亲的来信,聆听着父亲的深深教诲,提笔这样写到:“(指名读信,配乐)”亲爱的爸爸: 您好! 您的信己收到, 爸爸,您可要早点养好身体,赶快回到我和妈妈身边来 永远爱您的马克西姆 某年某月某日 (五)总结收获,熟记名言同学们,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为别人付出,不在于向他人索取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让大家需要并为大家带来快乐的人吧!最后老师送给你们几句话(出示关于奉献的名言,生齐读)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高尔基“给”,永远 比“拿”愉快。
——高尔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六)作业设计,课外拓展1、阅读高尔基的文学作品《童年》或《母亲》或《在人间》2、收集关于奉献的名言并摘抄下来七)板书设计:14高尔基 写 赏 信 “给”永远比“拿”愉快 花 教 栽 儿 子十.教学反思1.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以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启发学生进行富有感情色彩的读书,是学生更好地进入文学的境界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啥呢个细细体会,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与高尔基的儿子比照一番,去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产生共鸣,形成美好的感情、正确的价值观3.教师可以再教学总结时送出期望:但愿“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名言伴随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最后提醒学生: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倡议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给父母洗一次脚),亲身体会“给”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