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四_1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导学案设计.pdf
5页第 1 课时小数的意义导学案设计课题小数的意义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节课在教学方面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设计猜测身高的小游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小数0、1 时,通过渗透等量代换思想,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比的方法理解两、三位小数的意义3、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教学小数时,需要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画小数的方法,通过学生画前的思考和画后的交流,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也就从画出来到想出来,再到表达出来,最后逐渐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6 分钟) 1、 “猜测身高”小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猜测身高小游戏2、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许多不能直接用整数表示的问题,于是就用小数来表示1、猜老师、同桌的身高,然后实际测量,将数据记录下来2、明确小数产生的背景和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猜想1) 老师的身高大约是_米_厘米2) 同桌的身高大约是_米_厘米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5分钟) 1、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米尺图组织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 一把米尺,把它平均分成 10 份, 每份是多少米?(2) 引导学生明确:110米可以用 0、1 米表示1、观察课件,思考问题1) 组内交流每份是110米2) 练习用小数表示110米 (3) 讨论 3 分米、7分米怎样用小数表2、填空1) 分母是 10 的分数改写成小数是( ) 小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2) 分母是 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是( ) 小数,两位(3)3 分米、7 分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呢?(4)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几位?2、认识两位小数1) 组织学生交流,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0 份,每份是几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 13份怎样用分数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2)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小结。
3、认识三位小数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份,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怎么改写成小数?4、 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汇报: 0、3 米、0、7 米4)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这些分数都是分母是 10 的分数;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2、(1) 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2) 组内讨论探究的结果,得出结论:把1 米平均分成 100份,每份是 1 厘米,是1100米,也是 0、01米;13 份用13100米表示,也是 0、13 米3、思考讨论,大胆猜想,认识三位小数4、(1) 根据分数的计数单位进行类比, 交流结果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3)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4)1 角是( ) 元( 用分数表示 ) ,是( ) 元( 用小数表示) 5)1 元 5 角是( ) 元( 用小数表示) 6)0 、3 里面有( ) 个十分之一;0、05 里面有( ) 个百分之一7)1 里面有 ( )个 0、01,有( )个 0、0011) 引导学生思考: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两位、三位小数呢?(2) 引导学生明确: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分别写作 0、1、0、01、0、001(2) 组内交流: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7分钟) 1、 你能画图形表示 0、3 吗?2、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33 页“做一做”3、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36 页 2 题1、画图形2、独立填写分数和小数,集体订正3、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 0、32 是两位小数,它的里面有 32个11003、用自己设计的图形表示下面的小数0、8 1、4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 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