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社会学..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5615003
  • 上传时间:2019-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3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德】一、孔德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现实大于依赖的各部分之和(即整体优先),但是为了理解这个现实,就要确信社会就象物质现象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运用经验调查的方法二、实证社会学1、人类认识演变的规律:①神学阶段②形而上学阶段③实证阶段2、实证主义的含义1)、实证意味着真实,而不是虚幻2)、实证意味着有用,而不是无用3)、实证意味着肯定,而不是犹疑4)、实证意味着精确,而不是模糊5)、实证意味着由相对代替绝对3、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像物理学或化学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质世界一样,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它是研究人类社会秩序与进步的一般法则的科学4、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比较法 历史法三、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A、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静力学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人性结构】人性的三重性质:情感 活动 才智【社会性质结构】孔德认为,宗教(既是情感、行为又是信条或信仰)、语言(才智的反映)、所有制、家庭(情感单位)、社会组织和劳动分工(人类本性中的一个活跃因素)等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B、社会动力学是孔德关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理论进步本质上是观念和思想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的几个重大阶段都是由思想方法决定的两者的关系】:社会静力学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社会动力学叙述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动力学从属于静力学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四、 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 1、军事阶段► 2、过渡阶段► 3、工业阶段► 孔德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除了理性的因素,还包括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涂尔干】一、《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社会现象: 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2、社会现象的特征:§ 社会现象的外在性§ 社会现象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社会现象的普遍性3、社会现象的动态部分和形态部分由生理现象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即关于思想、行为和感觉的现象,我们统称为“活动状态”现象它们是社会现象的基本部分如道德、宗教教规、社会潮流等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外貌的、形态的现象,我们称为“存在状态”现象。

      如组成社会的各个基本分子,这些分子的形式和集合的程度、各地区人口的分布、交通道路的状况、人们的居住环境等4、观察社会现象的规则——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①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②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③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二、关于区分规则现象和不规则现象如果不是从性质上而是从存在形式上去区分,可以把普遍存在的现象称为规则现象,把其他特殊的现象称为不规则或病态现象出自原著)三、解释社会现象的规则1、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社会现象 的真实原因和社会现象所实现的功能2、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现象去解释3、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环境”和其他现象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时,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社会环境来解释其他各种社会现象四、社会环境A、事物是一些以往的社会活动的产物,诸如法律、风俗习惯、建筑、艺术等B、人的环境社会容量:社会团结在一起的数目 社会动态密度:群众的集合程度五、关于检验社会现象的规则§ 1、比较方法必须坚持因果关系的原则§ 2、共变方法与社会现象的研究§ 3、比较社会学是社会学本身六、《社会分工论》1、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2、劳动分工产生的社会后果——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根生蒂固的集体意识 微弱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恢复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低度的个性 高度的个性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机构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较底的相互依赖 高度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 城市的与工业的 3、社会分工的三种反常形式①失范的分工 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②强制的分工 ③不适当的分工4、消除危机的方法: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涂尔干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涂尔干有关现代社会危机解决方案的理论中,国家、个人和法人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辅助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家借助于法人团体这种中介力量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规范,又通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这些法人团体的侵犯;个人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道德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得自由和独立的保障,但个人也必须接受法人团体和国家的规范与引导;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和调节。

      七、《自杀论》1、自杀是指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的或间接引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死亡2、个人自杀属于个体层次,而自杀率属于社会层次社会学对个人自杀事件并不感兴趣社会学兴趣的只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的比例,即自杀率3、直接影响自杀的社会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因素,涂尔干通过追溯导致现象的原因来对自杀现象分类即直接考虑自杀是随着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家庭、政治团体、行业团体等——发生变化的然后利用统计资料对自杀类型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上述分析表明,自杀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却具有一种无可否认的社会性质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自杀,本质上都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而造成的§ 利己主义自杀:与个人主义的兴盛相随的社会整合不足;§ 利他主义自杀:社会整合过度;§ 失范型的自杀:与社会进步相随的秩序瓦解§ 各种各样的个人因素顶多只是直接促发自杀行为的导火索,而非影响自杀率的根本因素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共同体”与“社会”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 共同体生活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的相互联系是建立在亲密的、排他的、纯朴的自然感情基础上的有机联系体。

      共同体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它的基础是“本质意志”,即表现为意向、习惯、回忆,它与生命历程密不可分它体现为一种有机整合► 社会则是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社会是靠人的理性权衡即“选择意志”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的,是一种机械整合 【齐美尔】见课本【韦伯】1、 价值相关与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研究机构的区分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根据其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理解社会学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韦伯是这样为社会学下定义的:“社会学(就这个多义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义)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3、社会行动及其分类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进行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a、目的合理的行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的期待所决定的行动,这种期待被当作达到行动者本人所追求的和经过理性计算的目的的“条件”或“手段”;b、价值合理的行动:是通过有意识地坚信某些特定行为的——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值,无关于能否成功,纯由其信仰所决定的行动;c、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是通过当下的情感和感觉状态所决定的行动;d、传统的行动:是通过根深蒂固的习惯所决定的行动4、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韦伯认为社会学应始终将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5、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特点► ①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 ② 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分类 韦伯的理想类型划分为三大类:(1)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或者说是由于历史的特殊性确定的理想类型如,“新教徒的伦理观”、“现代资本主义”(2)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的理想类型。

      官僚制”、“封建主义”(3)“一种特定类型的理性化的重构”经济人”6、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2、统治(支配):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3、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7、统治的理想类型传统型统治 魅力型统治(Charisma) 法理型统治8、科层制的特点► 首先,韦伯对科层制管理机构的构成作了如下说明,他指出管理班子在最纯粹的类型中是由这样一些官员组成的: ① 他们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 ② 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 ③ 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 ④ 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并按照专业熟练程度进行职务聘任,严格说来,应当是通过考试来确定,并以文凭来鉴定其专业熟练程度; ⑤ 具有以货币形式付给的固定薪金,多数人有退休保障金,薪金的多少按等级职位、责任大小以及“身份尊卑”的原则分档划开;⑥ 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惟一的或主要的职业;⑦ 按照工龄长短、成绩大小或同时依据这两方面的条件,而不是按照上司的印象来决定一个人的升迁;⑧ 管理者并不因其所履行的职务而具有任何特权,他们也不应占有生产资料;⑨ 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9、宗教社会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见课本【结构功能主义】1、 模式变量理论的提出表明帕森斯将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向社会系统五大模式变量:普遍性与特殊性 扩散性与专一性 感情性与中立性 先赋性与自获性 公益性与私利性2、 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AGIL► 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为了保证其本身的存在、持续以及有效性,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在一般意义上,有4种必要功能:► ①适应(Adaptation )能够确保从环境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②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 )能够制定该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间的主次关系,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 ③整合(Integration )能够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④潜在模式维系(Latency即pattern maintenance )能够维持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之在系统内保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