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训练详解答案.pdf
41页分层训练(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 .解析:分子的结构和形状比较复杂,球状模型只是它的一种简化模型,分子的直径并不都相同,但直径的数量级一般都相同,油膜法是估测分子直径常用的一种方法,故 B错误.答案:B2.解析:采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是把油膜看成理想单分子油层,油层的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故需要测量1 滴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最大面积,故C正确.答案:c3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答案:D4 .解析:对于水有:MX=NAO,VA=NA VO,可以看出只有D项可由式求出NA=9,故 D正确,A、B、C错误.答案:D5 .解析:1 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NA,A正确;该物质 1个分子的质量是差(kg),B错误;该物质的摩尔体积为产,IV x pM故 1 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万口(0?),C、D正确.答案:A C D6 .解析:实验时做的假设为:将油膜看成单分子膜;将油分子看作球形;认为油分子是一个紧挨一个的.(1)由题意可知,一滴酒精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V o=N-(2)每一滴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S=X 2,所以油膜的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公 A=悬.答 案:(借悬7 .解析:若把空气全部液化且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时,形成4一个更大的球体,液化后的空气形成球壳的体积:V=w?i(R+/R)3H Z又:V=/VA%,联立可求/R 的值,故C 正确.答案:c8.解析:p P 表示摩尔质量除以每个水分子的质量相等于NA,所以A 项正确;对于水蒸气而言,水分子之间是有间距的,NAV。
不能表示水蒸气的摩尔体积,所以B 项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一摩尔含有的分子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摩尔质量除以每个分子的质量,由NA=A推导可以得出,所以C 项正确;水蒸气分子有间距,水蒸气的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每个水分子所占体积,并不是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所以D 项错误.答案:AC9.解析:吸烟者抽一根烟吸入气体的总体积为10X300 cm3,I n 义 300 X 1 6含有空气分子数N=OLCX6.02X 1023个弋8.1 X 1022个ZZ.4 A 1U办公室单位体积空间内含有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8.1X102210X2.8个/n?心2.9X1021个的3被 动 吸 烟 者 一 次 吸 入 被 污 染 的 空 气 分 子 数 为2.9X1021X300X 10-6 个=8 7义 10 个答案:一人在吸一根烟,另一人不吸烟,则不吸烟者一次呼吸大约吸入8.7X IO7个被污染的空气分子分层训练(二)分子的热运动1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颗粒撞击力不平衡造成的,所以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 A 错误;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布朗运动也越剧烈,故 B 错误;悬浮微粒越大,同一时刻撞击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多,液体分子对颗粒的撞击作用力越容易平衡,现象越不明显,故C 错误;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故D 正确.故选D.答案:D2.解析: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微粒的运动,A错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与物质种类无关,B错误,C正确;微观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D错误.答案:C3.解析:布朗运动只能在气体和液体中发生,不能在固体中发生,A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B错误;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C正确;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D正确.答案:CD4.解析: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选项A错误,C正确.水凝结成冰后,温度降低,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小,但不会停止,选项B错误.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C5.解析: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水的扩散、水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以及悬浮在水中花粉的运动都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C、D均正确;而尘土、黑烟不是单个分子,是由若干分子组成的固体颗粒,所以尘土飞扬、冒出的黑烟不是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布朗运动,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答案:ACD6.解析: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运动,从颗粒运动到A点计时,每隔30 s,记下颗粒的一个位置,其连线并不是小颗粒运动的轨迹,所以在75 s末时,其所在位置不能在图中确定,故选C、D、E.答案:CDE7.解析:因为汽油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使其可以扩散到车内的任何位置.因此,即使在远离油箱的位置,也可以闻到汽油味.答案:见解析8.解析:(1)布朗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无规则性,故A对;布朗运动只能发生在液体或气体中,在固体中不能发生,并不是因为固体分子不运动,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当温度越低时,布朗运动越不明显,但不会停止,故 B 错,C 对;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受颗粒大小的影响,颗粒越小,受力越不容易平衡,运动越剧烈,故D 对;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说布朗运动是热运动,E 错.(2)不对;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 般 数 量 级 在 这 种 微 粒 肉 眼 是 看 不 到 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大风天看到的风沙、尘土都是较大的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它们的运动基本上属于在气流作用下的定向移动,而布朗运动是无规则运动.答案:(l)ACD(2)见解析分层训练(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解析: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在混合后它们互相进入到对方的空隙内,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2.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得快些,据此可知A 错误,B 正确;当厂 厂。
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由 lOro减小到小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D 错.答案:B;解析: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是斥力增加得更快,A 错误;当分子间距的数量级大于lO Pm 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距离太大,不存在作用力,B、D 正确;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从广 -0开始增大,先是表现为斥力,斥力做正功,后是表现为引力,引力做负功,C 正确.答案:BCD4.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A、B 正确;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 错误;分子动理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 错误.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E 正确.答案:ABE5.解析: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斥力,故 A正确.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故 B 错误.马德堡半球很难被拉开的原因是外界大气压力,故C 错误.拉伸物体需要力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 正确.答案:AD6.解析:热现象的微观本质都是通过物体所发生的一些宏观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因此实验事实和微观本质的对应是认识热现象的基本方法.答案:A c B e C d D b Ea7.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乙分子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只是引力大于斥力,选项A 错误;由题图可知,乙分子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但乙分子一直做加速运动,选项B、D 错误,C 正确.答案:Cr解析:(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A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错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遵循统计规律,C 正确;向半导体中掺入其他元素是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利用扩散现象进行的,D 正确.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但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选项E 错误.(2)摩擦焊接是利用分子引力的作用.当焊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且加上很大的压力时,就可以使两个接触面上的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或接近ro,从而使两个接触面焊接在一起,靠分子力的作用使这两个焊件成为一个整体.答案:(l)ACD(2)见解析分层训练(四)温度和温标1.解析: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7=(+273.15 K,所以A 错误;对于T=/+273.15 K,有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可变形为/T=zk+273.15 K,而错误地选择选项C,实际上AT=T2 T1=t2 ti=4t,即用摄氏温度表示的温差等于用热力学温度表示的温差,所以B 正确,C、D 错误.答案:B2.解析:两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所以选项A、C、D 正确,B 错误.答案:ACD3.解析:温标不同,测量同一系统的温度数值一般不同,A对、B 错.每一种温标的规定都有一定意义,如摄氏温标的0 表示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100 C 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C错.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在数值上有T=/+273.15 K,D 错.答案:A4.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可隔着冰又没法直接读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又不是原平衡态下的温度,所以A、D 不正确,B 做法也失去了原来的热平衡,水瓶提出后,再用温度计测,这时周围空气也参与了热交换,测出的温度不再是冰下水的温度了.只有C 正确.;解析:A 选项中在0 的房间里的冰水混合物,其温度、体积都不再变化,处于平衡态;B 选项中铜块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其温度、体积也不再变化,处于平衡态:C 选项中开空调5 分钟内放映厅内气体的温度、压强都要变化,没有处于平衡态;D 选项中密闭绝热匀速运动的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时,容器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没有处于平衡态.故选A、B.答案:AB6.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体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故A、B、C 错误,D、E 正确.答案:DE7.解析:由 T=273 K+/可知:-3 3=240 K,A、B 正确;D 中初态热力学温度为273 K+f,末态为273 K+2/,温度变化/K,故D 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0-273,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故C 错误.答案:AB8.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 选项是正确的.如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 选项正确.如题图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 选项是错误的;E 错误.答案:ABC分层训练(五)内能1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分子间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厂有关,分子间距离厂 变化,分子间势能就发生变化,所以A、C 正确.答案:BD2 .解析:某物体的温度是0,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并不为零,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从微观上讲,分子运动快慢是有差别的,各个分子运动的快慢无法跟踪测量,而温度的概念是建立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剧烈,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说明物体的动能越大,这并不能代表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大,故选C.答案:C3 .解析: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机械运动的速度无关;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对单个分子来讲,其动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答案:CDE4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