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专题——司空曙、苏辙、林则徐.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4310570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0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歌鉴赏专题一一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 翻:反而共 传:一起举杯14.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中 几度隔山川 一句,说明作者自上次分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B.颈联中 孤 寒 暗 浮 诸字,不仅渲染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既是描写眼前景,又实写了人的心情C.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尾联 更 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 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1 5.诗的颔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14.B(又实写了人的心情 错,应该是虚写)15.这两句写经过战乱,饱经艰辛之后,故人久别重逢悲喜交集的瞬间情景2 分)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2 分)相悲 写出诗人和朋友惊疑相视 后,又叹相隔多年各自年纪已大,所以相互询问年龄,写出了既惊又悲的心情和感受,真切自然2 分)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注释】司 空 曙:唐代诗人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辇 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庾 开 府:庾 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 三 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8、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5 分)9、诗歌后两句使用了庾信的典故,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述6 分)答 案:8、【答案】辇路 与 江枫、宫廷 与 野草 形成强烈对比(2 分)想当年,辇路之上皇帝出游是何等威风!如今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昔日的宫庭,一派显赫繁华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3 分)9、【答案】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叹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2分),又借此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伤(2 分),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2 分)酬李端校书见赠司空曙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注:簪 弁:籍,冠 簪;弁,礼帽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B.颔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C.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D.昨日 一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了题中 见赠 二字15.王夫之评此诗曰:温润为中唐首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4、A15、首联用 绿槐垂穗 乳乌飞 点出初夏季节较有生机之景,”作者虽有归去之意、做官孤独苦闷之情,只借一个 独 字隐约透出;颔联白云映青 草,白发对青镜,对 比 入 妙,虽身心相违感情抒发却冲淡平和;颈联写与林僧夜坐清谈的机会,反 而 稀 少,有厌倦仕途,向往山林之意,但语气依然从容不迫诗歌鉴赏专题一一苏辙诗歌鉴赏专题一一苏辙闻子瞻重游南山苏辙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呜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苏轼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注)鸣 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也从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滔、吟诗作赋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苏轼欣然相赠,两人一唱一和,情意融洽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首联对比开篇,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16.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及内容理解能力在准确理解画线诗句,结合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关联解答】(1 )A.三番五次”错 误,原诗是“重游南山B.自己陪苏轼重游 错误,由原诗 与君和取当游陪 可知,苏辙没有陪游c.欣然相赠 错误,苏轼说自己重游终南 懒不作诗”。

      故选Do(2)结合两首诗的题目 闻子瞻重游南山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和作者可知,这是苏辙和苏轼两兄弟的互答诗,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意思是弹罢古琴清风吹拂座位,在山中阁楼半夜醒来月光如水照着空酒杯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答 案:(1)D(2)苏辙诗两句,想象苏轼重游时的情景一一定是邀请了道士友人弹琴饮 酒,其乐无穷苏轼诗两句回应,告诉对方重游时实际情况一一没有人相陪,只有风月相伴,琴酒相随,别有滋味点评】如何鉴赏诗歌:(-)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 知人论世,所 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 名,帮助考生读懂 诗 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 容 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8 9题春日耕者苏 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乌莺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 晓 饷,指送早饭到田间政 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8.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答 案:8.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 的 情 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答出 侧面表现,给1分;答出 拟人 并作解释,给1分;答出 渲染,给1分;答出“铺 垫 ,给2分)9.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 定)。

      每答出一点给2分)【诗译参考】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春 雨 充 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 已 大 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 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1.本诗的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2.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分)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3分)运用拟人、对 偶,写百姓问询,对以 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2分,若答其他,可酌情给分2.(6分)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

      3分)本诗尾联,苏辙 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3分)诗歌鉴赏专题一一林则徐诗歌鉴赏专题一一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其 三)林则徐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磺入遥天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注】林 则 徐 在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 军 伊 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燕 磺:代指关外西域之地贰 负 陈 尸: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 面 蛇 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匈 奴 断 臂: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 计 划,统一了西域1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重镇敦煌和已废弃的旧塞阳关,营造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B.颔联叙中带议,嘉峪关绝不能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C.颈联巧用典故,歌颂了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D.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 古 思 今,浮 想 联 翩,悲怨陡 生,艺术感染力强。

      16.本诗题为 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 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6分)15.D(客中赠别诗 错误,由本诗的标题及全诗的内容来看,应为咏史怀 古 诗,且 悲怨陡生”的说法也不准确,这首诗的情感是昂扬高亢的,抒发的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6.抒发深沉悠远的家国情怀,他驻足嘉峪关,抚 今 追 昔,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礼赞华夏文明的悠久,他借用贰负作恶被诛的典 故,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缅怀汉武大帝的丰功伟绩,他 引 经据典,盛赞汉武帝重用贤臣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表达对国家中兴的殷切期待,他借古抒怀,期盼道光皇帝能振作精神,励 精 图 治,重振国威每 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其 他 答 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 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慢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靖函干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注释】嘉 峪 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七十里林 则 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1841年6月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函谷关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征人驻马蹄 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性。

      B.严关百尺界天西 一句 界 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C 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与古秦地树 木 相 连,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D.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 绕垣 被压低,严关 又高出城墙,云烟绕垣烘托了严关高 百尺2)此诗颈联描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