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当代艺术教育的大众化与改革.doc
6页高等教育论文•当代艺术教育的大众化与改革一、 当代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近些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大众化方面:大众参 与各种艺术比赛的热情日益增强,展现自我于舞台的娱乐性演唱活动也越来越 多;大众审美需求愈来愈成为时简的艺术创新取向;艺考热持续升温;艺术教育 机构尤其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增容;许多专业艺术院校积极开展社 会艺术考级和培训等当代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赖以特定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 提高,艺术生活的丰富度逐渐成为衡量大众生活质量的新标准;科学技术发展, 生活空间延展,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与快捷化促使人们体验艺术的方式也愈来愈多 元化针对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大众文化兴起、有史以来大众共同参 与规模最大的这种背景,高等教育实行大众化与多元化教育然而,在迅速发展的艺术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较突 出的是受现有意识观念的局限,即对艺术教育的本质认识模糊,以及受应试教育 模式和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严重,所以我们还需对艺术教育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再认 识与更新,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改革措施二、 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艺术教育既具科学性,又具强大的人文育人功能。
通过艺术教育,可开发人 的智力,培养人们的审美力、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交流、 交际与合作,解决问题、掌握信息等多方面的水平;可陶冶人的心灵,激发人的 勇气,完善人的道德;培 养适应社会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 新人才在艺术教育教学与交流过程中,往往包含着新艺术、新文化的创造,因 此,通过艺术教育可促进不同学校和地域乃至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融而当 前我国正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要求培养为大众服务且具有大众意识和解决大众 化问题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当今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普及艺术也成为了当务之 急无疑,当代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在促进全民人交素质的提高,促进全社会的 安定、和谐与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繁荣,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等方面, 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三、当前艺术教育的改革及主要措施1 .要坚持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原则目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人为中心,把握质量标准,使之整体素 质和谐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特征相统一,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一致,形成全面的教育观所以,整个社会要依法治教, 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法》和地方性法规 行使自主权,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权力。
只有这样,艺术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和精 神文明建设中,才能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向心力,以及继承民族文化的重大 历史使命2 .学校教育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丰富教育内涵目前的艺术教育存在严重的“失真”倾向,严重影响并制约着学科自身乃至 整个教育的发展因此,只有切实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 目标,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1) 基础教育改革中应切实凸现艺术教育的人文功能学校教育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改革要更深入挖掘艺术教育的人文育 人功能落实到具体的艺术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 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能力, 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交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2) 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重点注重以下环节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灵与情感教育,在感受、欣赏、实践中培植和丰富他们的 心灵,较为系统全面的交艺教育乂寸于提升人类情感世界的建设和生存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此外,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环节,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促进感觉 系统的开发,提升人的文化表达能力,同时,也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德育、智 育、体育、劳育一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良好的艺术素质培养不仅仅可 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当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艺术专业的 扩大招生和教育要适度,尤其是当前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低,更应该注意切 实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调整自己的方向3) 加强科学和艺术及不同门类艺术乏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艺术在体现科学性的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著名科学家 李政道说过:“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艺术 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简的部分,都追求着深 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所以说,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交融,而艺术的演进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 支撑,二者只有相互补充、互相融合,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要以艺术教育为手段,在高科技发展与未来艺术设计的新趋势下,进一步加 强培养科学与人文艺术、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融合、渗透的意识,从而让科学与 艺术的智慧惠及人类这也是培养全面和谐的一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以及艺术学科、专业的多元 化所以要加强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不同门类艺术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要 从纯艺术专业(学科)向应用艺术专业(学科)和边缘、交叉专业(学科0拓展。
4)处理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一方面必须重视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因其强大的人文育人功能而 越来越突现出大众化、普及化的意义但是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矛盾,大 众化教育是对精英教育的发展,不是否定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适应了特 定社会的需求尤其在当今艺术教育呈现多元化、终身化、个性化、国际化发展 趋势的高科技时代,要求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元化,既要纯艺术人才和艺术精英, 也要应用艺术人才和专业教育的精深与素质教育的广博集合起来的宽口径、复合 型艺术人才,以及普通的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3 .扩大教育方式(1)避免扩招单一途径为适应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应该避免高校扩招单一途径大众化教 育的内涵是多样而丰富的,不仅是指受众人数的扩大,而且还指教育层次和类型 的增多,也指教育和受教育目的、内容和效果的不同所以在办学主体与模式上 应该多元化、大众化,让大众、社会更多地来参与和支持办学,这样乂寸增加教育 供给,满足教育选择,扩大教育投资,推动教育竞争,实现教育的公平、高效、 优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 深入开展社区艺术教育当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不断完善,但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不 够,所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社区中进行艺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是社会的一 个基础层面,推进社区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们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培 育良好的人交艺术社区环境要把艺术教育的作用、功能、地位、设置内容和实 施方法在基础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社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社区逐步实现,通 过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活动载体,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优化社区文化 素质教育,不断创设环境,搭设展示的舞台3) 注意学校、社会、家庭的三者结合艺术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积极沟通、相互交流 的平台,要走出象牙塔,以促使全民参与既让学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 人文资源,参与到社会与家庭艺术教育中使学校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社会、 家庭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让家庭、社会参与到学 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来,配合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共同促进和深化 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4.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现艺术产品和表演目标的多样化手段,同时也对教育产 生着深刻的影响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比起普通语言来更富特 色,质量更高,而高科技成果使声音、图像相结合,以立体形式呈现,正好克服了原来教育语言的平面化和概念化的缺点。
此外,人们可在不同场合通过电视、 录像、网络等教育传播媒介来参与艺术活动,接受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修养5 .加强对外开放,保持本土文化特色21世纪艺术教育应包容世界各国的艺术,超越不同语言的界限,继承全世 界的艺术教育成果,但同口寸也要继承和尊重我国艺术的成果,保持民族特色,两 者有机结合,建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口寸代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格局参考文献:[1]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第 1版[2] 杨华:《当代歌唱艺术大众化试析》,《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总 第88期[3] 胡东琦:《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舞蹈》,2006年第7 期[4] 彭红:《对当代教育改革中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舞蹈学 院学报》,2001年第1期[5] 杨燕虹:《基础教育改革中应凸现艺术教育的人文功能》,《江苏美术 教育》2003.12[6] 杨岚:《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艺术教育》2006 年第7期[7] 南京市东方艺术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如何在社区体现和发挥的 研究》http://www. 2005 年 12 月 22 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