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一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清爽
  • 文档编号:593778839
  • 上传时间:2024-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7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2024.08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最近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英国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的《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作为一个科学家,鲍尔书中的视角显然更专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颜色是艺术家的一门通用语言,它甚至和音乐一样,会通过我们的感官深入我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文明的历史传统、不同地域的动植物世界丰富性的影响,某种颜色从被认知被命名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带上了我们今天难以琢磨的经验、信仰等元素不过笔者更感兴趣的是从书中找寻中西方最早对于“颜料合成”的相同实践艺术家和我们的不同在于他需要两套颜色体系,要将眼中所看到的色彩世界通过调色板再现于画板画布之上,因而艺术史的长河无法脱离颜料的发明史颜料并非我们常以为的天然存在或调色板上的简单混合物。

      人类最初使用的颜色,大都是以天然矿物为主比如云母、红朱砂、黑石墨、绿松石、青金石、孔雀绿,等等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块很容易从自然界取得,不需经过复杂的处理就可使用在一些几万年前的洞穴遗址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岩画,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从很远的地方将矿物运来,将之粉碎、研磨然后用黏合剂搅拌后进行涂色,磨得越细,颜料的附着力、覆盖力、着色力就越好,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依然保存着当时的色泽朱砂被称为红色之王,其天然形式,比如矿物辰砂,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颜料中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两河流域和埃及并不知朱砂,绘画中作为红色颜料的是氧化铁,主要来自赤铁矿到了中世纪,朱砂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之王,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无处不在,成为艺术的主要色调非天然颜料在古代并不多见,特别是蓝紫色,堪称稀罕迄今为止只有埃及蓝、中国紫和玛雅蓝被确认为是出现于工业社会以前的三种人造蓝紫色埃及蓝,著名的古埃及玻璃料或陶釉,后来发展为颜料,用于绘制古埃及壁画在中国,蓝色的矿物颜料主要来自石青近些年考古学家在中国的汉代彩绘陶俑及青铜器上发现与“埃及蓝”类似的“汉紫”,这种紫色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之后又在秦兵马俑身上发现已经被大量使用,现在人们普遍将其称作“中国紫”。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中外科学家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与合作,并首次在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汉紫埃及蓝的成分主要是钙铜硅酸盐,汉紫的成分是钡铜硅酸盐,没有太本质的区别硅酸铜钡(汉紫)的制备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将青石绿、重晶石、硫酸钡、石英等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在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反应那时的手工业作坊对于高温的控制已有相当的经验,白陶和原始瓷也出现在这个时期,汉紫也许就是从原始瓷釉技术演变而来的,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被人们偶然发现并作为颜料使用作为古代颜料中极为珍贵的一种合成颜料,汉紫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使用中却较为普遍作者的这本书讲了太多西方艺术史的故事我们期待他的下一本书会是关于中国颜料发明的五彩缤纷的故事摘编自闻白《〈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不一样的颜色故事》)材料二:由于一些原因,我在中国却从未游历过西安,去看看秦始皇的陵墓和他的兵马俑它们毫无疑问是我一直想参观的我明白,那些纵横排列的陶土士兵,现在已无人得见其巅峰时期的辉煌昔日装扮它们的颜料,早已从表面纷纷剥落如我在本书正文中写到古希腊那些神庙和雕像时所说的,它们留给今人一种印象,似乎古代世界单调黯然事实并非如此在西安发掘出土的陶俑上,仍然黏附着一些色料碎片,从中能够看出这些雕像也曾色彩鲜明。

      兵马俑身上的那些色料,有一些只有中国才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相当复杂,可用来制备多种药物及其他日常用品在古埃及,情况同样如此埃及人留下了一种极受推崇的颜色,今人径称为埃及蓝,它可能是制备玻璃时衍生出来的这是一种蓝色硅酸盐材料,其色调来自铜元素中国在秦汉两朝,以及时间更早的战国时期,并未使用埃及蓝,但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蓝色,今人称为汉代蓝,也称为中国蓝中国古代的化学家们还发现,在制作这种蓝色色料时,可以把颜色调成紫色,两者化学成分相同,只是配比有别这项创新很难得,毕竟在人类的整个“颜料发明”史上,紫色色料都很难制备;在西方,直到19世纪才有了好用、稳定的紫色色料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国紫包含两个铜原子,由一个化学键连接,从而成为人类已知最早的具有所谓“金属—金属键”的合成物质,这种单元对现代化学家来说极为重要我虽未亲见过兵马俑,多年前却在瑞士拜访过苏黎世大学的海因茨·贝尔克教授,海因茨慷慨地送给我一块中国蓝的颜色样品,那是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制成的写本篇序言的时候,这块样品就在我的面前海因茨曾写道:“从工艺和化学方面来看,中国蓝和中国紫的发明是一项非凡的功绩 ”到这里,读者大概能够看出,为何我对《明亮的泥土》中文版的面世如此欣喜。

      一直让我引以为憾的是,没能在书中更多地谈论西方世界以外的艺术,也许未来某天,我会决心一试在中国,颜料的发明有着迥异的故事我期待,也深信,《明亮的泥土》会在中国读者中引发广泛共鸣摘编自菲利普·鲍尔《〈明亮的泥土〉中文版序》)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颜色是艺术家的通用语言,能够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其使用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B. 朱砂自发现以来就在中外绘画中广泛使用,由此朱砂成为红色之王,同时红色也成为艺术的主要色调C. 近些年考古学家先后在中国汉代彩绘陶俑及青铜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紫色颜料D. 汉紫这一紫色色料的制备,必须把多种物质混合并通过高温使其产生反应,再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配比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篇书评,材料一没有面面俱到评述原著,而是围绕原著里中西方最早对于“颜料合成”的相同实践展开介绍B. 材料一第8段在介绍汉紫的发明时,用了“也许”“就”“已经”“偶然”等词语,增强了表达的客观性和准确性C. 作为一篇中文版的序言,材料二用较多笔墨写中国颜料的发明,这弥补了原著没有更多谈论西方以外的艺术的遗憾。

      D.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行文过程中都采用了中外情况对举、相互关联的方法,这可以加深读者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3. 下列材料,最不可能被鲍尔用到一部关于中国颜料发明的著作中的一项是 ( )A. 烟炱是敦煌莫高窟使用的颜色材料之一,它是从烟囱壁分离出来的烟团,将烟炱与胶融合,便生成墨这种颜料,由墨而出便是黑色B. 赤红之色象征福贵,是传统牡丹画常用的颜色,明代画家徐渭画牡丹却不用此色,仅以泼墨为之,水墨润泽又浓淡得宜,富有生气C. 蓝草的叶子含有一种色素,现代的科学名称叫“蓝甙”,它在水浸的条件下逐步水解,染于织物上后,经日晒氧化就生成“蓝靛”D. 铅白一般指碱式碳酸铅,又名铅粉、铅华,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早、记录最丰富、品种最多样的白色颜料,常用在中国古代绘画中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有关“中国紫”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 5. 鲍尔把一部有关颜料发明史的著作取名为“明亮的泥土”,书名含义丰富,请简要说明答案】1. A 2. C 3. B 4. ①突出“中国紫”的发明在“颜料合成”实践上具有典型性,彰显古代中国在工艺和化学方面的非凡功绩②突出“中国紫”是中国独有的色料,激发中国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兴趣。

      5. ①表明人类最初使用的颜料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这一事实②凸显由天然矿物制成的颜料具有色泽明亮、不易褪色的特点 ③暗含着由天然矿物加工而成的颜料与泥土在物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颜料发明史的内容材料一主要介绍了菲利普·鲍尔的《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强调了颜料在艺术史中的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中西方早期颜料合成的实践材料二则是鲍尔为中文版所写的序言,补充了中国颜料发明的独特故事,特别是汉紫的发现和意义两篇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颜料发明的异同,展示了颜料在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读者对颜料历史的理解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B.“朱砂自发现以来……由此朱砂成为红色之王,同时红色也成为艺术的主要色调”错,材料一说“到了中世纪,朱砂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之王,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无处不在,成为艺术的主要色调”,有“到了中世纪”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限制C.“近些年考古学家先后在中国汉代彩绘陶俑及青铜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紫色颜料”错,材料一原文“近些年考古学家在中国的汉代彩绘陶俑及青铜器上发现与‘埃及蓝’类似的‘汉紫’,这种紫色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没有选项“先后”之说,而且是“还未发现”不是“不存在”。

      D.“再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配比”错,材料二第四段“中国古代的化学家们还发现,在制作这种蓝色色料时,可以把颜色调成紫色,两者化学成分相同,只是配比有别”,选项无中生有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弥补了原著没有更多谈论西方以外的艺术的遗憾”错,材料二第六段“一直让我引以为憾的是,没能在书中更多地谈论西方世界以外的艺术,也许未来某天,我会决心一试在中国,颜料的发明有着迥异的故事”,可见是说“没能在书中更多地谈论西方世界以外的艺术”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选项内容指向颜色的意义、颜色的创新使用及对使用效果的评价,这与颜料发明无关ACD内容均与颜料有关,与颜色无关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是书评,评论的是菲利普·鲍尔的《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一书,主要针对原著里中西方最早对于“颜料合成”的实践进行介绍、评论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色料,中国紫制备条件苛刻,其发明无疑在“颜料合成”实践上具有典型性;另外,中国紫是工业社会以前三种人造蓝紫色之一,详细介绍这种中国独有的色料,对阅读此书评的读者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进而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材料二是自序,作者指出,制作中国紫“这项创新很难得”,中国紫成为具有“金属—金属键”的合成物质,这对现代化学家来说极为重要,作者还引用了苏黎世大学海因茨教授对中国紫发明的高度评价,这些内容与材料一所说明的中国紫的世界地位(工业社会以前三种人造蓝紫色之一)是相互照应的,从这点来看,详细介绍有关“中国紫”的内容,能够起到突出古代中国在工艺和化学方面功绩非凡的目的;另外,这篇自序是作者为其著作翻译成中文版本而写的,其阅读群体主要是中国读者,因此较为详细介绍中国紫,与材料一同样有助于激发中国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兴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题目的含义的能力明亮的泥土”这一书名中的“泥土”,指的是“人类最初使用的颜色,大都是以天然矿物为主”明亮的泥土”这一书名中的“明亮”则是因为天然矿物在“磨得越细”之后,“用黏合剂搅拌后进行涂色”,“颜料的附着力、覆盖力、着色力就越好,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依然保存着当时的色泽”,所以书名用了“明亮”一词,含有突显由天然矿物制成的颜料具有色泽明亮、不易褪色的特点之意明亮的泥土”指的是由天然矿物制成的颜料,说颜料是泥土,突出二者在物质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二)现代文阅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化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数学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北京专用).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沪教版2020).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