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美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docx
7页秦美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王中林秦美猕猴桃是由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和周至县猕猴桃试验站联合選育,1986年经省级品种鉴定、命名的优良猕猴桃品种经多年栽培实践,该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抗干旱、耐高温、抗风、抗低温(-20.3℃下可安全越冬)、耐储藏(室温下可存放15~20天)和早果丰产秦美猕猴桃栽培技术简易,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适宜大面积规模种植现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品种主要性状1. 果实经济性状秦美猕猴桃果实椭圆形,纵径平均7.2厘米,横径平均6.0厘米;果皮果点密,密被黄褐毛,易脱落;平均单果重102.5克,最大单果重160克;果肉翠绿色、多汁、香味浓,品质佳,甜酸可口;每百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 190~354.6毫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充分后熟后可达10.2%~17%),富含17种氨基酸和硒、锗等营养元素;以鲜食为主,兼可加工;较耐储运2. 生长结果习性秦美猕猴桃植株长势较强,萌芽率在60%~70%;以中、短果蔓结果为主,花芽主要集中在枝蔓3~7节叶腋间,具有2~3年的连续结果能力;结果早、产量高,定植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平均株产6.7千克,最高株产50千克;盛果期亩产3000千克以上;树势稳定,易管理;生长期未发现严重病虫害,树体耐寒性、抗旱性较强。
3. 物候期在黄河流域,秦美猕猴桃4月上旬开始萌芽,4月中下旬展叶,4月下旬现蕾,5月中旬花蕾开裂进入初花期,5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35天左右),11月下旬落叶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 园地选择秦美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气候,根系肉质化、较为脆弱最适合在年均气温11.3~16.9℃,交通便利,通风透光、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灌方便、土壤pH值5.5~7.5且无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建园秦美猕猴桃适应性强,耐寒抗旱,在平原、山地、丘陵栽培均表现良好忌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低洼地、漫滩地建园2. 苗木选择与处理苗木选用蔓长1米以上、有4~5个饱满芽,根颈粗0.8厘米以上,有4~5条长15~20厘米的主根、5~6条长15厘米以上的侧根,嫁接口愈合完好,无病虫害的健壮嫁接苗定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修剪,用0.1%高锰酸钾溶液蘸根消毒,杜绝根腐病等根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3. 栽植①整地改土栽植前按规划的株行距,沿南北行或等高线挖大穴或开条形沟整地改土挖穴规格为0.8~1米见方,挖沟规格为宽0.8米、深0.6~0.8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4米3(或株施30~50千克)、过磷酸钙60~110千克(或株施0.5~1千克),与表土混匀后施入。
沟(穴)内填土至与地面持平,灌透水沉实②选定植季节春秋两季均可栽植以秋栽(11月下旬落叶后)成活率高,当年萌生新根,翌年不缓苗;春栽(3月中下旬萌芽前)苗木生长则差些③配授粉树秦美猕猴桃为雌雄异株,一般按6~8︰1的雌雄比例配置雄株授粉树(秦雄401等),以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促使果型大小整齐一致④栽植密度与配置方式根据立地条件,平地采用“T”形架整形,按长方形配置,一般行距为4米,株距为1.5米、2米或3米,每亩栽植55~110株;山地、瘠薄地采用“T”形架整形,按正方形配置,一般株距、行距均为3米,每亩栽植74株;气候湿润地或半山区采用篱架整形,按三角形配置,株行距可加密为1.5米×3米、2米×3米或3米×3米,每亩栽植74~148株⑤定植要领定植时,在整地改土后的定植点挖40厘米见方的,放入苗木,舒展根系,埋土、提苗、踩实,定植深度以根颈部露出地面5~10厘米为宜(勿埋嫁接部位),踏实后围好树盘,灌定根水,扶正苗木后培土⑥栽后管理定植后,基部一般剪留3~4个饱满芽定干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成活;新蔓长出后,插竹竿缚引其向上生长夏季高温季节,在苗侧套作玉米遮阴,树盘用干草或碎作物秸秆覆盖保墒,以利幼苗生长。
新蔓长50厘米时,在距树干40~50厘米处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每次株施100克(尿素和磷酸二铵各50克),每隔20~30天1次,连施4~5次翌年春季,顺行每5~6米立1个水泥柱搭架,柱顶绑横杆、拉铁丝形成架面,架高1.8米于接近地面处每株留主蔓2个,其余侧蔓留80厘米摘心,促蔓加粗生长,充实蔓芽,以及早成形、开花结果;幼树严格控产,以避免引起早衰4. 土肥水管理①土壤管理在第二至第四年冬季,结合清园,在树盘外围挖宽50厘米、深50~80厘米的沟进行扩穴,将枯枝落叶、杂草等与表土、有机肥分层依次填平,以改善土壤结构从第五年冬季开始,每年进行全园深耕,耕深20~30厘米,先将要施用的基肥施在树盘周围,再翻耕,里浅外深,勿伤根系每年5~9月中耕除草4~5次,灌水后浅锄;6~8月高温季节,树盘覆草也可以间作代替抚育,幼树期套作豆类,大树期套作大蒜等②施肥管理秦美猕猴桃对氮肥需求量大、钾肥次之、磷肥少些,氮、磷、钾吸收比例一般为1︰0.5︰0.8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幼树株施腐熟有机肥5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硫酸钾0.25千克,成年树株施腐熟有机肥50~7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硫酸钾0.5千克;幼树沟施,成年树全园撒施。
生长期采取沟施方式追肥3次,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3月上旬发芽前追萌芽肥(株施尿素0.2~0.3千克),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膨大期施花后促果肥(株施磷酸二铵0.3千克、三元复合肥0.25千克),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壮果肥(株施硫酸钾0.3千克、过磷酸钙0.2~0.3千克、三元复合肥0.5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合后施入叶面喷肥从6月上旬开始,喷施0.5%磷酸二氢钾、0.3%~0.5%尿素溶液及500倍氨基酸溶液,每15天1次,连喷2~3次 ③水分管理灌水原则是“湿而不涝,干而不裂”北方产区一般每年灌水4~5次(萌芽水、花前水、幼果膨大水、封冻水),每次施肥后灌透水;8月下旬后不旱不灌水,干旱时灌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透气秦美猕猴桃忌涝,雨季遇积水须及时排涝5. 树体管理①整形修剪架形主要有“T”形架、篱架、棚架等,秦美猕猴桃常用“T”形架整形时,引双主蔓上架后,顺行向相反方向延伸,培养主蔓骨架;主蔓每30~40厘米留1侧蔓,侧蔓每15~20厘米留1结果枝(每主蔓25个左右);待相邻两树主蔓接上头,即形成“T”形架树形修剪主要包括夏剪(5月中旬至8月下旬)、冬剪(11月落叶后至翌年1月底)。
a.夏剪主要采取抹芽、摘心等方法,促进枝蔓成熟及花芽分化抹芽主要是抹去主干、主蔓、侧蔓上的密集芽,双生芽和三生芽只留1个,结果母蔓上根据空间在7~8个芽中选留4~5个芽培养成结果蔓摘心的对象是结果蔓、生长蔓,于花前10天进行,旺蔓重摘心促发新蔓,一般蔓轻摘心积累营养,结果蔓从花序以上5~8节处摘心,弱果蔓不摘心;发育蔓留0.8~1米摘心,摘心后萌发的副蔓留2~3片叶反复摘心b.冬剪主要采取短截、回缩、疏除等方法,调节树势、促发新蔓、更新复壮、丰产稳产短截适用于徒长蔓(长2~3米,不结果)和徒长性结果蔓(长1.5米以上,结果2~3个),从12~14芽处短截回缩适用于各类结果蔓,长0.5~1.5米、坐果5~7个的长果蔓,从盲节后7~9芽处回缩;长0.3~0.5米、坐果4~5个的中果蔓,从盲节后4~6芽处回缩;长0.2米以下、坐果3~4个的短果蔓,从盲节后2~3芽处回缩疏除适用于不结果且无空间的发育蔓、衰弱蔓、病虫蔓、交叉蔓、重叠蔓和过密蔓,均从基部疏除②花果管理主要是辅助授粉与疏花疏果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主要有:大果园采用花期果园放蜂传粉、采集雄花粉配制花粉悬浊液(花粉用量29克/千克)对雌花喷雾授粉,小果园采用摘下雄花点雌花柱头等方式。
疏花从疏花蕾开始,连续进行3次:首次疏去两侧花蕾、过小蕾和密集处花蕾,再疏基部花蕾,最后疏顶部花蕾,总的留花量比计划留果量多留30%左右疏果于盛花后15天开始,先疏去畸形果、伤残果、病虫果、小果和两侧果,再根据留果指标,疏除结果蔓基部、梢部果,多留中部果;强壮蔓留5~6个果,中庸蔓留3~4个果,弱蔓留1~2个果叶果比保持在9︰1以上6. 病虫害防控秦美猕猴桃常见虫害有苹毛金龟子、苹果小卷夜蛾、茶翅蝽、红蜘蛛等,常见病害有根腐病、溃疡病、根结线虫病、褐斑病等采取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控休眠期清园,落叶后将病枝、病皮、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全園翻耕,降低病虫越冬基数;春季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病原菌;生长季,利用昆虫的趋光、趋色、趋味特性,采取悬挂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器、糖醋液等方式诱杀成虫;发病初期喷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化学防治时,要选择植物源、矿物源及生物农药等低毒高效农药,实施精准防治,注意交替用药、在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确保防控效果与果品质量安全7. 采收管理①采收期的确定秦美猕猴桃采收指标为:果实呈棕褐或褐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北方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上中旬。
②采收方法先采外部果,后采内膛果;先采着色好的大果,后采着色差的小果采时向上推果柄,不宜硬拉,轻拿轻放,勿刺伤果实(最好戴手套采摘)③分级包装采后按大小分级,用板条木箱(能盛装12.5千克,下同),塑料箱(10千克、12.5千克),塑料盒(2千克、2.5千克),硬纸箱,塑料托盘(保鲜膜密封)或真空袋等进行包装,以便储运、加工或销售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