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详细版)精品.doc

6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39215818
  • 上传时间:2018-05-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6.07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第一章 天台山旅游大区概况天台山旅游大区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一、地理区位一、地理区位天台山旅游大区地处广元市中区西北部、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0′——105045′,北纬 32027′——32030′,总面积 1334.3hm3,东西长约 6.5 公里,南北宽约 4 公里,东北与朝天区西北乡连接,东南与下西、陵江毗邻,西南与石龙乡交界,西北与三堆镇接壤二、交通区位二、交通区位天台山旅游大区目前有“成—广—陕”高速公路与成都、绵阳、汉中、西安相连,并有 212 国道与兰州、重庆相连,其中,距离成都 310 公里、距离西安 490 公里,距离兰州 750 公里,距离重庆 490 公里同时,兰海(兰州—海口)高速的修建将更进一步缩短兰州至广元的距离境内有普通公路与市区相连同时,天台山内部已修筑公路 30 余公里,连接天台、微波站、东台梁、黑龙潭、地震台、莲花台等多个景点和四个工区,基本形成内部交通运输网络,通达性较好三、旅游区位三、旅游区位天台山旅游大区位于“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的“三国文化旅游环线”内,介于九环线与红色旅游环线之间,是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北连历史文化名城汉中、西安,西望四川省精品旅游区九寨——黄龙,东眺革命老区巴中,是川陕渝旅游区上的重要节点,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旅游区位优势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概况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地貌天台山地处龙门山与米仓山交界地带南麓,地质构造为距今约 1.96 亿年的晚古生界二迭系、早中生界三迭系深厚石灰岩组成,切割强烈,起伏较大海拔 1100~1600m山体多为深厚的石灰岩组成,切割强烈,起伏较大其东西北三方和南缘莲花岩地段,是百丈悬崖天台山内最高峰为艮台(又叫冒合山) ,海拔 1603.5m,顺艮台山东北至西南有一山脊,将天台山分为前山与后山两部分后山坡陡涧深,较为狭窄,主峰冒火山前山地形复杂,沟谷纵横,仅河坝坪一带较为平坦开阔,主峰天台,海拔 1100.0m山脉走向为东北向西南倾斜,自然坡度一般在 200——300之间二、土壤条件二、土壤条件土壤主要为石渣子土和矿子黄泥土石渣子土,属于石灰性紫色土亚类原生钙质紫泥土属,成图母质为三迭系飞仙关组的紫色页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坡残积物,土体构型为 A—C 或 A—BC—C,质地轻壤至中壤,黄紫色,PH 值7.3—8,碳酸钙含量 3—8%左右,物理性粘粒含量 29—65%,容重 1.33—1.58克/立方厘米,土壤质地轻,易于耕作,宜耕期长,保水保肥较差,应增施有机肥和磷肥。

      矿子黄泥土,属于黄色石灰亚类黄色石灰土属,成图母质为二、三迭系石炭岩、灰岩的坡残积物,质地重壤至轻粘,浅棕黄色或浅黄色,PH 值 6.8—7.4,碳酸钙含量在 32%左右,物理性粘粒含量 50%,容重 1.37 克/立方厘米土质粘重,耕性差于耕作,保水保肥性能好,但由于海拔高,温度低,养分分解慢,应增施有机肥和磷肥,注意排水,防止作物遭受湿害三、气候气象三、气候气象天台山旅游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区内前山年平均气温 11.10C,最高月平均气温 20.60C,最低月平均气温-10C,无霜期 213 天,﹥100C 的积温 3604.50C,年降水量 1645.4mm;后山年平均气温 8.80C,无霜期 192 天,﹥100C 的积温 2949.20C,年降水量1844.4mm平均气温低于广元市区 2-40C,具备消夏、避暑、疗养、森林旅游开展的气候条件四、水文条件四、水文条件旅游大区位于嘉陵江上游,白龙江一级支流源头区内水资源丰富,上光槽之水,交大小三沟于区内,沿滚子坪壁底,汇后山涧流于尹家坪,龙家岩之间,注入新点子支沟,总汇白龙江区内地下水出露较多,有天然矿泉五处,并于 1994 年在紧靠天台建有人工水库一座,常年蓄水 22 万立方米,水面 6.7公顷,现名为天池湖。

      五、生物多样性五、生物多样性据《广元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既有调查,天台山旅游大区森林覆盖率 86.7%,活立木总积蓄 112688 立方米,其中华山松 50117 立方米,占 44.5%,马尾松 43446 立方米,占 38.6%,栎类 2985 立方米,占 2.6%,其它树种 16140 立方米,占 14.3%总体来看,区划合理,林相整齐,树种呈片状分布,针阔间杂有序,是人工林和封山育林有机结合的典范同时,天台山旅游大区属“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米仓山植被小区” 现有木本植物 40 余科,100 余种,草木植物 30 余种其中,一、二级珍稀植物有秃杉、水杉、珙桐等 10 余种,珍稀大树 100 余株,另有种类繁多的杜鹃,异香扑鼻的巴蜀剑兰,名贵的野生灵芝、竹荪,以及“绿色食品”蕨菜、薇菜等等目前区内存留的主要原生植被有:水青杠、鹅耳枥、吴茱萸其他常见树种有香樟、柳杉、柏树、灯台、化香、刺楸、桦木、槭等灌木竹类主要有火棘、蔷薇、木姜子、箭竹等种群结构复杂,森林郁闭度总体比较高,完整保存了亚热带植物群落的自然景观天台山旅游大区内动物繁多,有脊椎动物 25 目,58 科,247 种。

      其中兽类42 种,鸟类 175 种,爬行类 18 种,两栖类 12 种其中有金雕、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雀鹰、鸢、雀鹞、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长耳号、狐狸、貉、野兔、黄麂、雉鸡、红嘴相思鸟、画眉、松鼠、乌梢蛇、蝮蛇等动物第三节第三节 历史文化背景历史文化背景天台山,因群峰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台而得名,也取“天上琼台瑶阁”之意,即指天台的峰美、水秀、谷幽、石奇、树古,流传着许多古老动人的传说有王母娘娘在此举行蟠桃宴会留下的蟠桃石;有天鹰偷吃蟠桃被王母点化成倚岩而立的守护神;有汉高祖刘邦避难的汉王洞;有诸葛孔明察民情,采天台板粟充军响的轶事;有孙悟空与牛魔王大战艮山留下的仙人桥;有一代贤相司马光少时的读书台当然,最为有名的,还是这里曾经是女皇武则天童年生活和拜佛之地历史上的天台山,是一座宗教文化十分发达的佛教、道教名山,包括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梵天寺、始建于唐朝的西禅寺、佛光寺以及后建的道教建筑艮台观等后因战火损毁,天台山历史文化资源遭受极大破坏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佛教协会特邀理事、大德高僧净天法师主持,恢复重建了梵天寺和佛光寺,新都宝光寺济善法师筹建了西禅寺,延续了广元天台山的佛门香火。

      并随着天台山旅游的深入开发,恢复了昔日的名山风采第四节第四节 开发现状开发现状天台山旅游大区原为 1958 年建立的天台国营林场,1985 年林地面积达到1.91 万亩(含天然林 468 亩) ,占总面积的 95.53%,总蓄积 7.73 万立方米(不含 5084 亩幼林) ,初步建成集用材、防风、风景、科研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林业基地1992 年经省林业厅(林造批字【1992】105 号)批准将国有广元市天台林场建为四川省天台森林公园,以此为契机,开发森林旅游先期投资 100 万元修建了 500 平方米招待所,增设床位 100 张,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另争取资金 50 万元修建库容面积 100 亩的人工湖一座,并由林场出地,佛、道两家筹资修建道观三座,佛家梵天寺庙宇大雄宝殿一座,观音殿一座,初步建成集垂钓、娱乐、宗教、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此后,天台山旅游大区坚持“边建设,边经营”的原则,共投资 3000 万元,日均接待 200 人左右,共接待中外游客 96 万人次,旅游高峰期日游客量 5000人,收入 6000 万元,实现利润 2000 万元。

      2003 年 12 月 23 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3】241 号) ,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第二章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资源构成及分类旅游资源构成及分类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旅游资源评价应该根据景区的性质和特点,参照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整合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结合野外勘察的成果制定天台山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主要是类别组成、主要景点概况、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专项规划评价天台山旅游资源类别及组成天台山旅游资源景点概况天台山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天台山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二、旅游资源类别组成二、旅游资源类别组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联合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规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在对天台山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和评价:表表 2 2--1 1 天台山旅游大区旅游资源分类表天台山旅游大区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单体旅游资源AAA 山丘型旅游地天台岩、东台坪、狮子包、和尚包、沙磨石顶、尖包梁AA 综合自然旅游地AAB 谷地型旅游地通天溪谷、三叉沟、黑龙潭、AB 沉积与构造ABB 褶曲景观梯子岩、老岩、天台岩、猴子崖断崖、沟谷内两侧的断层面A 地文景观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A 凸峰断头岩、梯子岩、猴子崖、天台岩、老岩、睡佛ACD 石(土)林听涛石、读书台、老君石ACL 岩石洞与岩穴汉王洞、神仙洞、莲花洞AD 自然变动遗迹ADC 地震遗迹蟠桃石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通天河、三叉沟BBA 观光游憩湖区天池湖、上天池BB 天然湖泊与池沼BBC 潭池泉溪潭BC 瀑布BCB 跌水百丈瀑布B 水域风光BD 泉BDA 冷泉观音井、洗心泉CAA 林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山顶矮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CAB 丛树华山松、马尾松、柳杉、桦木林CA 树木CAC 独树不倒翁、状元柏、合家欢、独生子CDB 陆地动物栖息地豹、金雕、猕猴、豺、金猫、大灵猫、小灵猫、长耳饕、狐狸、貉、野猪、野兔、黄麂、松鼠、乌梢蛇、蝮蛇C 生物景观CD 野生动物栖息地CDC 鸟类栖息地白鹭、野鸭、雀鹞、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雉鸡、红嘴相思鸟、画眉DA 光现象DAA 日月星辰观察地艮台日出管径点DBA 云雾多发区 天台云海DBB 避暑气候地天池湖度假区、艮台观D 天象与 气候景观DB 天气与气候现象DBE 物候景观云海、雾淞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梵天寺、艮台观、西禅寺、佛光寺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AG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雪坪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K 建筑小品入口门楼、中式观景楼台、天台宾馆、山庄、度假村FE 归葬地FEB 墓(群)状元塔、状元坟F 建筑与设施FG 水工建筑FGD 堤坝段落水库大坝G 旅游GA 地方旅游商品GAA 菜品饮食菌类、蕨类、天台山老腊肉HA 人事记录HAA 人物刘邦、武则天、司马光、孙司空、王状元HCB 民间节庆女儿节H 人文活动HC 民间习俗HCG 饮食习俗女儿凉粉合计7 个主类 19 个亚类 30 个基本类型天台山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单体涵盖了 7 个主类,19 个亚类,30 个基本类型,资源类型比较齐全。

      其中,以天台岩为代表的地文景观,以天池湖和上天池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各类珍稀树种为代表的生物景观,以日出、云海为代表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以梵天寺、艮台观为代表的建筑与设施,构成了天台山旅游大区资源的主体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景点介绍主要景点介绍一、地文景观一、地文景观1.1.蟠桃石遗址蟠桃石遗址蟠桃石是天台山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因远观悬石兀立半空,状似蟠桃而得名站在蟠桃石上远眺四周,视野开阔,美景万千,但因相对高差极大,也使人头昏目眩,正如一打油诗写道:“站在蟠桃石,四周软如泥,往下看一眼,悬在半空里” 天台山另有“听涛石” 、 “读书台” 、 “老君石”等众多特殊石景现由于地震所引发的山体崩塌,蟠桃石已从山顶塌落,由上而下形成一条地震遗迹,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